刘家峡风浪

从深圳来的蔡先生到兰州后我们便打算去举世闻名的刘家峡炳灵寺石窟一游。第二天本该一早就出发,因突发的几件事缠身,等处理完后已近中午,顾不及吃饭我们便驱车前往刘家峡水库。刘家峡最著名的水电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关乎国家命运的一百五十六个重点项目之一,第一次建设始于苏联援建。之后,中国决定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安装,建自己的水电站。一双巨手托起长八百四十米,高一百四十七米的雄伟大坝,锁住黄河两岸高耸的险峰,成就了一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业。“高峡出平湖,当今世界殊”。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五日,百米落差的黄河水从大坝的进水口直泻而下。二十层楼高的厂房里,五台水轮发电机组轰鸣着,自豪地向世界宣告,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的大型水电站胜利竣工!从此,刘家峡强大的电流,源源不断地东送关中沃野,西上青海高原,南通陇南陕南,北达腾格里浩瀚大沙漠,光亮了方圆几千公里的西北大地。刘家峡水电站现在已经是被誉为“黄河明珠”的中国首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了!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刘家峡水库,车沿着库区的路崎岖地绕上坝顶,时辰已近中午两点,一瞬间几位船主过来和我们洽谈,因时间已晚,加上库区的水位下降大船很难抵达“炳灵寺石窟”。

我们包租了一条快艇,很快快艇便加足了油开了过来。驾驶快艇的是一个技术娴熟的小伙子。

刚刚驶离码头,快艇便呼啸着箭一般向前冲去。快艇如同旋转的狂风向前飞驰,艇尾处拖出一条长长的水迹,我们乘风破浪前行着。

顿时,雪白的浪花飞溅起来,从舷窗扑进船舱。我还是第一次坐这么小的快艇,感觉像汽车在石子路上颠簸,咯噔咯噔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

快艇溯河而上,在浪尖上蹦蹦跳跳,一会儿功夫就超过了好几艘快艇。

越向前视野越开阔,宽广辽阔的水库如同大海般迷人,远处的天,近处的水,水天一色。

导游时不时指着远处向我们介绍库区水域内新增设的旅游景点,空中跳水、快艇飞人等等。

蔡先生也激动地对我说:“没想到刘家峡水库内景色这么优美。”随着快艇的飞驰,我的心律也加快了跳动。

不知飞驶了多久,水面渐窄,快艇往西转弯进入了峰峦对立的炳灵峡。

抬眼北望,只见山崖陡峭临水而立,奇峰异石,挺拔险峻。有人说它是“石林”。

有人说它比石林还美。还有人说这比石林还美的石林是大禹“导河积石”搬来。不管说什么,这些红砾岩山,经过几千年的风雕水刻,成了典型的丹霞地貌。

虽然山上没有一棵树,没有一株草,但脚下绿水川流,头上蓝天云映。嶙峋岩山,千姿百态,有的如黄蟾观天,有的似金猴窃桃,有的犹如龙虎争斗,有的更像达摩面壁……延宕的群山,奔流的碧水勾画出一幅别有韵味的画卷。

船移景变,让人目不暇接,也惊叹不已!

正当我们被二岸的风景吸引时,天气转阴了,乌云弥漫着天空,突然起风了。举目远眺狂风阵阵,白浪滔滔。随着风力的加大,快艇如同树叶般在滔滔的浪尖上颠簸,时左时右、忽高忽低,吓得导游小姐花容失色,赶紧拽出救生衣分发给了我和蔡先生。

浪,一浪比一浪高,一浪比一浪险,快艇在浪尖跳起了舞。驾快艇的小伙倒还镇静自如,给惊恐的我们带来了些许安慰。

风险浪急,只见远处水域狂风卷着浪涛像一群白色的巨龙向我们扑来。

本来直行的快艇突然倾斜着向库区山边驶去,快艇在浪尖上左、右摇动,颠簸着向岸边靠了过去,在一个S型旁的水弯里快艇停了下了,虽然停靠在山旁,但风卷着浪向我们扑来,快艇还是靠不稳,随着风浪左右摇摆。

山的边沿有很大一片高低不平的岩石和水位下降后裸露出的空地,驾艇的小伙加大油门使快艇的头向那片裸出的土地伸去。

导游和我们说:“你们快上岸躲一躲。”于是我们三人手拉手小心翼翼地从快艇上跳到了那岸上。

当我的脚实实在在踏在那片土地上时,我才长长吐了一口气。看着水里的快艇还被风浪摇动着,我们急切地呼唤驾艇的小伙也快离开艇。

这时远方有一艘大船向我们鸣笛,并用高音喇叭向我们呼叫询问,驾艇的小伙对我们说:“太好了,快上艇,我们有救了!”

我们又手拉手地爬上了快艇,快艇迎着远处那艘大船开了过去。当我们的快艇靠近时,我才看清楚大船上的船号“莲花三号”。缆绳抛向了大船,大船拖着我们向一个更大的避风港驶去......

大船泊了下来,避风港内风平浪静,我们终于踏上了大船。

船舱里,几位头戴白帽的回族老汉热情地将我们迎了进去。经交谈才得知这艘大船是他们包租的旅游船,由炳灵寺返回临夏,船内共有十几位男女老少,我们进去后有位老人下跪在长沙发上,一边嘴里默念,一边双手合拢放到胸前祈祷着。

有人为我们切开西瓜,端来了茶水。一位老人幽默地对我说:“同是天涯旅游人,炳灵水库遇风浪。”

不多时他们又为我们端来了一大盘刚出锅的手抓羊肉,在他们热情地邀请下我们喝着茶吃着肉,共同躲避着港湾外那狂风恶浪。

终于风平浪静时已近下午6时,我们和热情的少数民族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快艇离开大船向着库区驶去。

驾快艇的小伙对我们说:“像这样的风浪我们都很少遇见,很幸运,如果我们早出发几分钟,到水域更深处连避风的地方都没有。”

蔡先生也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虽然没有看到炳灵寺石窟,但是今天见到的风浪今后不一定能遇到。”

刘家峡之行让我们经历了风浪也领略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神奇!

谁看见过风呢?

谁也没见过却感到它在流动谁看见过风呢?

谁也没见过

鸟儿在风雨中搏击

谁看见过风呢?

谁也没见过

树叶在风中起舞

谁看见过风呢

谁也没见过

它却有丰富的感情

它也有稍纵即逝的生命

谁也抓不住它

它的存在使你感到寒冷和凛冽生机与力量郭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第五、六届理事,中国游记名家联盟成员。出版有诗集《走向远方》获兰州市第四届金城文艺奖二等奖,散文集《行者的足迹》获第四届冰心散文奖优秀奖,散文单篇《藏在小巷中的北京》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天津文学》《飞天》《滇池》《散文百家》《读者欣赏》等报刊。多次入选中国散文排行榜,获冰心散文奖、黄河文学奖等奖项二十多项。

/往期回顾/

(?点击下方标题,即可阅读)

敢壮山之行攀登华山鼓楼巷的岁月莫干山上“洋家乐”行走中的风景——作家郭伟印象藏在小巷深处的北京喜欢那片海湾……花与海之城北海不仅有海还有木棉花北海的榕树北海的雨云雾笼罩涠洲岛阅读品赏:朴中味厚,常态见奇78号大院/一只船八十年代的文学青年35年后的相逢烟袋斜街/临窗的风景寒冷的冬夜/病房/艰辛的母亲陌生人/气味/一群蚂蚁雪域行读“独龙江上的小学”白庚胜村庄/大洼湿地/找不见的吕梁/峨眉山猴趣白色/天堂寺的诵经声/在卓尼禅定寺灌顶/淡淡的米兰我的良师益友/好人难忘/相信缘分/我有了自己的房子阅世界,悦无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tianzx.com/dwxls/103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