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牙牙学语
第一次成长独立
第一次恋爱分手
第一次离家远行
……
人的一生有太多太多“第一次”
天津卫也是如此
曾经九河下梢的繁华
在无数个“第一次”中诞生
也在无数个“第一次”中生根绵延
天津有太多太多“第一次”
可你知道,
它们都贡献给了谁吗?
天津第一次被叫做“天津”
天津是“天子津渡”之意。
是明朝皇帝朱棣夺取帝位成功,始发于渡过沽河,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年12月23日)。
传谕旨“筑城浚池,赐名天津”,正式筑城。
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
历经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天津第一次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年天津成为通商口岸以后,西方多国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
天津开始的军事近代化,以及铁路、电报、电话、邮政、采矿、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设,均开中国之先河。
创造了近代中国个第一。
天津自从清末民初时期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近现代工商、金融业兴盛繁荣。
一直发展至今,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角色。
天津的第一辆自行车
“铁锚”牌自行车诞生于30年代的天津,这是产自中国的第一个自行车品牌,生产商是日本企业。
这家企业最早在天津建厂,几年后又到上海投资开设分厂。
新中国成立后,被正式命名为“天津自行车厂”
年,中国第一辆全部自行设计制造的自行车。
在天津自行车厂出生,取名“飞鸽”
那时候骑着“飞鸽”“永久”的感觉,就像现在人们开着“宝马”“奥迪”一样。
天津的第一辆汽车
年,根据抗美援朝的需要
天津汽车制配厂成功试制出第一辆吉普车
它被苏联大百科全书确认为新中国第一辆自己生产的汽车
但此后,这款吉普车并未进行量产,
所以这个新中国“第一”也没有被太多人所熟知。
天津的第一辆有轨电车
从年到年
有轨电车在世界大城市中得到广泛的发展
天津的有轨电车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它使天津成为了中国最早建立公共交通系统的城市
奠定了天津成为全国城市公交发源地的地位。
天津的第一座火车站
天津火车站始建于年,初站址建于“旺道庄”
于年,移址至海河畔“老龙头”处
当时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火车站。年通车,因一列火车外形如长龙,故谓车站为“老龙头”
就是现在的“东站”
天津的第一座机场
天津是中国最早建设机场的城市之一
日军为巩固其在华统治
于年在天津大洼建成了军用机场
年被国务院升格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
后更名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天津的第一座桥
年,随着天津人口增多,城区扩大
于是建造了天津的第一座桥——盐关浮桥
这便是金汤桥的前身,桥面上铺设活动木板
年,盐关浮桥被拆除改建为铁桥
后取名“金汤桥”,有“固若金汤”之意
天津的第一条地铁
天津是中国第二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天津第一条地铁于年6月5日动工,年运营新华路,营口道,鞍山道,海光寺这四个车站。
80年代初期又开始延长,年正式运营,延长到了西站
天津第一条地铁的建造可谓是轰动全市的。
平均每天都有近五千人参加义务奋战,最高峰时多达上万人。
天津的第一条商业街
估衣街这条有余年历史的古老的商业街,
被誉为“天津商业的摇篮”一点也不为过。
这里曾是华北地区小商品的集散地,摊贩遍地。
一些老字号都集中在这条街上,买什么东西您尽管来这条街上寻。
天津的第一家百货商场
年元旦,这家集百货商场、舞厅、影戏院、游艺厅为一体的中原百货正式开业。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来到这里购物、休闲也成为当年的一种时尚。
后来,中原百货在经历一场毁灭性大火后,于年重建,更名为天津市百货大楼。
如今振华百货的前身就是当年的中原百货
天津的第一家电影院
“权仙茶园”初创于年,后经改建,改称为“权仙电戏院”。
当年该电戏院的影片都是由美国电影商人从外洋运来,各种奇景变幻灵动,与众不同,号称资本10万元。
吸引很多年轻人观看。
天津的第一家西餐厅
“kiessling”的洋文招牌格外特别。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西餐走进了天津。用自己名字给餐厅命名的老板不是商人,而是一名德国兵。
年9月17日,法租界中街(今解放北路与哈尔滨道交口附近),一间约有平方米的西式餐厅正式开张纳客。
从年到现在一直在专营西餐的起士林,成为中国西餐不折不扣的标杆。
不单单在天津家喻户晓,更因为张爱玲的文章和南河沿的分店,名驰京沪两地。
天津的第一座花园
早期的天津破烂不堪,百姓穷困潦倒。可英国租界内,却洋房整齐,绿树成荫。
年英国人在租届内开始修建天津首个公园—维多利亚花园。
正式开园时,游园须知上书写的“中国人不准入园”。
至今都是天津人挥之不去的印记!很气!
天津的第一座教堂
望海楼教堂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狮子林大街西端北侧,以其旧址望海楼而得名,旧称圣母得胜堂。
建于年,是天主教传入天津后建造的第一座教堂。
望海楼教堂具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
该教堂作为"天津教案"的重要遗址,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它首次被烧毁,民间称之为"火烧望海楼",史称"天津教案"。
天津的第一份报刊
年,《大公报》在天津今哈尔滨道创刊。
报刊旨在"替穷苦大众说话",曾经鼓舞了多少民心士气。揭露了多少清政府的弊政。
在当年那个动乱的年代,一举成为全国引人注目的报纸。
天津的第一座大学堂
北洋大学始创于中日甲午海战之后,是中国第一所近代大学。
“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天大不仅是一所一流的高校,更是一种刻苦求学的精神。
这里是我们生长的地方,这里是我们埋怨的地方。
我们埋怨这里人涌嘈杂交通拥堵,我们埋怨这里雾霾遮了天空,我们埋怨这里生活成本的每每提升,我们好像在埋怨着天津的一切。
可我们又爱她,爱她灯火通明的夜,爱她车水马龙的繁华,爱她包容着我们的一切,爱她承载着我们一分分的情感
01/live
第一次来天津
你会发现
这里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安逸
这里高楼林立,生活节奏快
和北上广并没什么差别
夜晚你望着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会有一霎那的恍惚
在这里安身立命也许根本没有那么容易
02/work
第一次在天津打拼
你会发现这里写字楼很多,机会很多
生活成本很高
你会有一瞬间的失落
因为你在那个瞬间发现
想找到你理想中的工作
似乎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03/road
第一次走在天津的路上
你望着来来往往疲于奔波的人群
人潮中的自己
就像个夹缝中生存的小蚂蚁
似乎都无法喘息
04/friends
第一次和天津人交往
他们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冷漠
热情的吓人
在你无助的时候
他们会让你收到久违的感动
05/year
你在天津过了第一个年
你发现天津就像个空城
静谧的让你放下心防
这里的饭菜真的有妈妈的味道
你觉得也许真的不再孤单了呢
我们错过了这个多岁的城市太多太多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庆幸,我们终于还是在她的怀中
跟随着她的呼吸,感受着每一次感动,每一次激励
也许是每一次失落,每一次哭泣
关于天津的种种
你可还记得?
这个城市给了我们无数的回忆
都说天津人有些守旧,安于现状
也许只有我们知道
这叫做情怀
文/汇编:尉迟予倩责编:符雨彤
-END-
更多粉丝尊享,尽在『文化天津·粉丝福利群』
加小编82,
暗号:文化天津粉丝
小编拉你进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