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涛年上小学,他的学生时代正是动乱的十年,学校条件又非常简陋,那时课外读物也非常少。在学校里,他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但在那个年代又能学到多少知识呢?他求知欲很强,为了多读书,79年还在商业工作的他参加首批电大学习,报考天津广播电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82年毕业,87年2月他终于成了一名语文教师,实现了他多年的梦想,从此开始了他不悔的追求。
没想到,工作刚开始就遇到一个大难题。当时,全乡只有初三年级一个年级在乡中学,初一和初二分别在下面的五所中学里。他被分到八门城中学教初一(2)班语文,并担任班主任。这个班的前任班主任因病休养了很长时间还没能上班,班里学生纪律差,学习成绩落后,期末考试全乡11个初一班,语文成绩排在最后。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他以满腔热情虚心向老教师求教,并一猛子扎入学生中,和每一个学生谈心,进行多轮家访,深入了解学生在校、在家的情况,并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孙某和朱某两个学生闹矛盾,双方动了手,双方家长也剑拔弩张。他再三调停,两个学生终于和好,家长也握手言欢。男生杨某,一次穿着拖鞋来上学,他当即对其进行了批评。当他得知是因其家庭困难没有换洗备用的、而其仅有的一双鞋又不慎插入泥中时,他跑到供销社花了两块多钱买了一双鞋送给杨某穿上,这个学生感动得掉下了眼泪。还有一件事也给其他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是当他发现班里张某和樊某不会拼音,他就利用课间及晚放学的一段时间给这两名同学补习,经过三个多月的时间,终于使他们跟上了队伍。他还不失时机地表扬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鼓励他们积极向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他组题、刻蜡纸、推油印机印资料,为学生提供方便……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班上的纪律有了明显的改善,学习成绩也有了稳步提高,一个学期下来,他教的这个班的语文统考成绩,由原来的第11名上升到第9名,跟班到初二,一年下来,成绩又由第9名上升到第5名。这个班的学生升入当时的乡中学读初三,其中有7人分别考入宝坻一中和宝坻师范。他的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好评。成功的喜悦更坚定了他扎根大洼、献身大洼教育事业的信念。
28年来,他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教育教学之路。省身自律、完善师德修养。他深知教师的言行不仅仅关系到自身形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他十分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注意自己的师表作用。他还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他积极参加每个周期的继续教育,从不放弃每一次学习机会。他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教师。
20多年来,他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表扬,同事的好评,家长的赞誉和学生的认可。但他却说:自己的工作离党和人民的期望、时代的要求,还差得很远。他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和完善自己,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一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