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南生态谷于村现代园区位于任丘市于村乡,由任丘市京南梦有限公司倾力打造。园区在宜林土地上打造生态林的同时,还积极发展林下作物的种植,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基地的建设,还为园区搭建起了合作平台,世界木屋博览园、豪安马术俱乐部、千亩京南梦花海……一个绿色、创新的现代休闲园区正在土地里发芽。
政府主导,提高农田利用水平
牛国昌记忆犹新:一年前,刚来到于村乡时,道路两侧的田地中满是等待收获的玉米。 看着这些还挺立在地里的作物,想到还有万亩的作物等待催收,他显得有些束手无策。但是一想到几年之后,这里将成为能够让百姓深呼吸、畅游览的生态谷。他决定不再多想,抓紧投入到了催收的工作当中。 牛国昌是京南生态谷于村现代园区的现场指挥部负责人。去年国庆节前,任丘市京南梦有限公司中标了任丘市政府发出的万亩以上大方——于村大方项目。10月8日,他赶赴项目现场统筹各项工作至今。 去年以来,为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打造京津保中心区生态过渡带,任丘市政府出资,由市、乡两级政府积极引导和推动土地流转,开展了一场全民参与的生态攻坚战。去冬今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任丘市打造了万亩以上大方11个,千亩大方15个。这些大方,大部分选在地力相对较差的土地当中。 于村现代园区的所在地于村乡,是白洋淀的东淀区,历史上素有“十年九涝”的说法。这里的土质以粘土为主,不仅涵水量小,还有早晨软、中午硬、晚上弄不动,下雨天粘脚、晴天裂大缝的特点。地况不好,再加上村子周围副业发展较好,即使是低至元钱的租金,都少有人愿意承包土地。 “不同于以往农户主导的土地流转方式,此次项目的土地流转为政府主导。由村民委托村委会将土地流转到乡级政府后,再面向全社会进行土地使用的招投标。”任丘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刘月梅介绍说。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每年可以收到每亩元的流转费用,均由政府出资补贴。而中标的京南梦有限公司,则需缴纳中标款项,这些资金交由任丘市财政,其中部分资金转由乡级政府管理,进行大方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
土地流转,带动种植结构调整
自10月份开始项目后,田地里的农作物收割缓慢,项目进度并不乐观。不仅如此,在建设生态林的同时,林下的土地要如何利用? 面对诸多问题,经过多番探讨,园区作出了一个决定——将现有土地交予种粮大户合作经营。 “每季度与种粮大户合作,一是让其配合园区完成催收、土地平整等工作。二是种植户对当地的水井、电源都比较熟悉,在种植农作物的同时,还可以配合树木的浇水、养护工作。浇水、用电的花费园区再根据每个村的完成情况给与补助。”牛国昌说。 平整土地、修挖沟渠……各项基础设施加班加点地建设中。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些都直接带动了这里小麦种植面积的突破。 牛国昌说,由于人均地块较多,且基础设施达不到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所以原来区域内大部分百姓只种植一季玉米,只有接近水井的农户才种植小麦。“原来春天少雨时,小麦浇不上水,就容易减产。现在修了沟渠后,大家都种上了小麦。”今年,园区又投入资金,进一步改造基础设施。春季开沟修渠余米,动土8万多立方米,使得原来浇不上水的亩土地实现了灌溉。 小麦丰收了,比原来多了一季的收成,大家伙儿都十分高兴。但是接下来种啥?却又犯了愁。 按照以往,收了小麦,就该种玉米了。但是种树之后,再种玉米,争抢土地营养不说,遮荫也不利于树苗的生长。虽然园区倾向于种植大豆、谷子类的低矮作物,但是由于没有种植经验,很多种粮大户不是拒绝就是观望。 种豆子能不能长角?能不能有好的收成?针对这些疑问,园区又从一些种粮大户手中收回了部分土地,与河南有经验的农户对接,以优惠的方式进行实验性的突破,引进黄豆种植亩地、谷子亩地及亩地的棉花、亩地的药材。对于愿意尝试的农户,则以每亩50块钱的价格合作,让利搞突破点。 魄力的决策带来了作物的丰收。采访当日,园区里收割机来回穿梭,一派忙碌景象。 于村乡种粮大户高立军,通过与园区的对接、沟通,今年在多亩地里种上了黄豆。喜获丰收的他见到牛国昌就说:“亏了我也种上黄豆了,以后再种我也有信心了。” 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园区还通过发展带动周围边家铺、军庄、诗坞基、西八方等22个村0人就业。“现在用工时,周边村子不能出去打工的妇女、老人我们都要雇来干活,每人每天可以挣到近百元的工资。
标榜现代,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打造生态绿肺,实现农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并不是园区的最终目标。从园区命名为“京南生态谷于村现代园区”即可见一斑。现代园区,就是公司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即充分利用林下土地,除发展林农经济、林药经济外,还将以白洋淀景区及现有林业资源为依托,进行旅游项目的策划、旅游景区的开发,形成一、二、三产业联动的循环经济。 深秋时节,走进园区,银杏飘黄,红枫似焰。这些,都是园区种植的观赏树木。 去冬今春,在种植国槐、白蜡、榆树、柳树等乡土树种的基础上,园区还种植了几千亩地的观赏树种,涵盖了银杏、五角枫、美国红枫、丝棉木、玉兰、樱花等多个品种。此外,园区还建设了占地亩的采摘果园。 种植基地的建设,无形中打造出了一个合作的平台,吸引了多家企事业单位前来考察、合作。 今年3月1日,任丘市人民政府、中国林科院、京南梦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约建设“中国林科院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任丘实验室”,项目计划投资2.1亿元人民币。“在此基础上,我们想要打造一个集植物知识普及、植物科学研究及观光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本着‘科研、科普、示范、观光’的定位要求,为游客们创造出一个休闲的旅游环境。”牛国昌介绍道。 走进园区指挥部,二层的空中木屋在一排平房中尤为醒目。白色尖顶、原木造型,为淳朴的土地带来了现代的气息。“这是我们做的一个木屋展示。今年沧州首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公司与中国木材协会和鸿光林业有限公司签约,决定投资万元合作共建世界木屋博览园项目。这个项目以‘人、自然、生态’为主题,搭建出国际木屋及林产品的展示、体验平台,可以满足游客们的户外生态体验及度假需求。” 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期间,京南梦公司还与国家体育总局、河北亚欧质优商贸有限公司合作,签约共建豪安马术俱乐部项目,包括赛马观光、马事比赛等多个内容。与鲜特莱斯集团合作,共建京南梦花海项目,以花海景观和鲜花为特色,种植樱花、紫薇、波斯菊等多种花卉,打造白洋淀千里堤景区特色旅游项目,推广慢生活游乐体验。 “来年再访,园区又将是另一番崭新的面貌。”园区的展牌前,牛国昌一一介绍,意气风发。
稿件来源:沧州日报
编辑:王丽
任丘市新闻中心
政府主导,提高农田利用水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