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洼村原属涉县张家庄乡管辖,撤乡并镇后属涉县更乐镇管辖。远离县城,地处偏僻,是典型的深山古村。这里既有原生态的石屋石楼石板街,又有充满现代气息的砖瓦混凝土建筑,民风淳朴,村民和善,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画家写生、作家创作、游客观光和企业家投资的好去处。
声声汽笛
划破了山村的沉寂
摄影师来了
背着三脚架挎着照相机
画家来了
支起画板挥动着彩笔
作家来了
带来了图书和外面世界的神奇
镇长来了
带来了慰问品和振奋人心的消息
企业家来了
要开发古文化赋予新的创意
……
摄影家温先生的《山村立交桥》
获得了国际金奖,拿了世界第一
画家李女士的《太行山居图》
上了一家刊物的封底
作家杨先生的代表作
成了人们畅谈的话题
镇长满面春风地告诉山民
这儿将会出现在《文化名村》的名录里
……
也许你认为是鬼斧神工
或许觉得是自然界的堆砌
然而都不是
它是大洼人创造的奇迹
十几丈高的石砌大堰
上面坐落着石屋石楼
高低大小远近错落有致
石缝里长成的参天大树
更增添了十二分神秘
出门就爬山
犹如登天梯
山连山,峰对峰
大洼就坐落在这深山里
有位作家称其为“布达拉宫”第二
从远处看确实还有点相似
围坐着张金水老人的人们
成了他的铁杆粉丝
津津有味地听着
不时地还在做着笔记
遇到不明白的事情
总爱刨根究底问个仔细
从大窝儿讲到大洼的演变
引申出“一窝儿不容二鸟”的传奇
日本鬼子无孔不入
偏僻的山村也未能免袭
爱憎分明的大洼人
从心底里痛恨着强盗的铁蹄
从久旱祈求龙王下雨
讲到人定胜天,抗到龙王头低
老人有着讲不完的故事
大家听得如痴如迷
不再是“一窝儿不容二鸟”的时代
而如今四海之内皆是兄弟
“山村立交桥”下的小广场
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天地
猪八戒背媳妇的滑稽表演
逗得人们笑破肚皮
高跷队的小伙子们
和着鼓点不偏不倚
划旱船的大姑娘小媳妇们
腾挪跳跃无人能比
山民们粗壮的大手
灵巧地弹奏着民族乐器
横笛婉转悠扬
回肠荡气
唢呐声振高远
声声不息
锣鼓铿锵激越
雄壮有力
横笛声声
奏出了大洼人的魅力
唢呐声声
吹出了大洼人的豪气
锣鼓阵阵
擂出了大洼人的志气
撒金桥的踪迹
至今深深地印在大洼人的心里
视金钱如粪土的大洼人
看重的是与人为善的品质
诚心对待山外来客
农家小吃展示山里人的手艺
一家有事相互搭手
和睦相处、与人为善他我你
可谁能预料
“7.19”来势汹汹,遇到天敌
好端端的古香古色
霎时间面目全非,一片狼藉
山洪暴发
处处堆满了乱石淤泥
桥断路毁墙倒屋塌
失去了往日的容颜和风姿
不屈不挠的大洼人
灾难面前没把头低
各级领导和救援队
给了他们重建家园的勇气
搬走乱石
清除淤泥
架设桥梁
加固河堤
重垒石堰
整修墙壁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
崭新的大洼村昂首崛起
为大洼村点赞吧
那里有传奇的故事
为大洼村点赞吧
那里有山民创造的奇迹
为大洼村点赞吧
新时代的强音再次响起
为大洼村点赞吧
她将成为美丽乡村、特色村落的范例
段秋顺:中学高级教师,已退休,现任涉县光华中学校报主编。出版《探索追求》一书,主编《南寨村志》《情暖万家》。
佛刘赏多赏少都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