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古山,位于洛南县寺坡以西,刘洼村以南,它横卧在姬河和刘洼之间,将两个村分开,身后是滔滔的姬河,前面是古山一条沟。山势从东向西延伸,层层叠叠约有四五里地,因形似骆驼,别名骆山驼,山不算高但有点险峻,一年四季松柏长青,郁郁葱葱。犹为称奇的是山体连绵不断呈笔架型,当地人又称笔架山。古山紧邻一山,名尖山。尖山顶上有棵古松,松下有一神庙,据说非常灵验,过年过节,村民都要上山烧香拜神。保佑四季发财,家庭平安。此山风景奇异,有时晴空万里,蔚蓝无际,有时山顶乌云密布,大雨滂沱。山下顺着山势自然生成一条沟,沟不很宽,自东向西依次分布前场、大洼口、西古山三个自然村。村子不大但较集中。一条宽敞的水泥路和蜿蜿蜒蜒的小河连接东西,村民的房子沿路、河两边而住。这里民风纯朴,民情淳厚。谁家有红白喜事全村出动。过事那天总管的权利比父母大。端盘洗碗,切菜做菜,抹桌搬凳分工明确,毫不马虎。一桌八人为一席,男女搭配,吃席间打闹戏耍为常事。趁女人不注意,男人抓一把饭菜给女人裤档塞,女人也抓了男人的命根子,疼得男人喊爹叫娘,甘拜下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土地不算肥沃,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香瓜、西瓜,萝卜、白菜、西红柿、红薯、土豆等瓜果蔬菜,起初几家试种,后来带动一条沟,因土壤里有淤沙酥散松软,不施化肥,全用农家粪,种植的瓜果香甜如蜜,山风一吹香飘四溢,馋的人直流口水。遇到外人路过园子,瓜农也让进园尝尝,吃的来人余香未尽,回味悠长。自掏腰包,带上十斤八斤,瓜农既赚了钱有做广告,一举两得。小孩是瓜园的常客,提个笼蓝子在园子边转悠,稍不注意,不管生熟抓起两个就跑,甚至连藤提走。搅得瓜农心神不宁,只好搭建个庵子,牵上家犬放哨。偶尔夜间也有偷瓜贼光顾,瓜贼往往是几个二十几岁小伙,手提强光灯对准瓜农脸,带上泡了酒的肉包子给狗吃了,狗呼呼大睡,贼人就肆无忌惮。深知来者不善,只好忍气吞声……瓜果蔬菜运到集镇就被一抢而空。一年下来收入可观。从此,就有了瓜果蔬菜村之说。村民吃水不用桶提用盆端,房前屋后用手刨刨就是一潭清水。冬饮不冷,夏饮甘甜。古山沟的水源远流长,水从沟沟岔岔流出,虽然不大,从未干涸,悠悠顺沟而下,流进姬河,汇入洛河,奔向远方。……村头有口不起眼的井,是石头砌的,说是井不如说是潭,深不到五六尺,水儿老是满满的,盈盈的。这几年吃这水六七户中就三四家儿媳生了双胞胎。生儿虎头虎脑,生女楚楚动人,消息传开,一片哗然,邻村急着想传香火的大婶大妈不顾路途遥远,大桶小桶运输神水。山沟东连何村,西连郜渠,土地相互穿插,收种两季,吃饭时分,地离谁家近就在谁家吃,家具不论你我,能用则用。日久生情,有打儿女亲家的,有给小孩认干爹干娘的,成了割不断的线。沟里红薯土豆尤为干甜,不论蒸煮还是烧烤,干面如栗,咬一口不喝三口水不能下肚。这里人杰地灵,在沟口的前场组何氏家族里,有一古式四合院建筑,楼牌上题写有“梅月堂”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门前是小溪潺潺,这是不久前刚刚辞世的何伯群先生故里,先生祖辈耕读传家,名闻乡里,一生钟爱书法,中青年时出访日本名扬东瀛,先生为人恬淡博学,诗书画皆能,书法大气磅礴,如奔涌的江水一泻千里。先生虽逝,作品犹存。观其书忆其人,先生之风神宛然如在眼前。古山沟西头的大姓张家,有个名扬故里的张金虎,从小热爱书法,颇有名气。他励志读书,后来考入陕西重点医学高校。从事了医学行业,医院的主任专家,陕西名中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闲暇之余练练书法陶冶性情。古山人因他而骄傲和自豪。古山沟因人而名声大噪,有人说此地出名人是山之灵气,也有人说这是水之灵光,说来也怪,方圆喜欢书画写字的人比比皆是,过年过节对联都是自家提笔挥洒,有的家长不惜金钱买来笔墨纸砚,培养孩子从小习书绘画,将来有所出息。不论富有贫穷,学识高低家家都有中堂挂字画的习惯,走进村子就能闻到翰墨飘香。我家位于西古山中间一丁字型的大洼口,门对青山四季如春,每每雨过天晴,太阳洒在古山上像一美女刚换了新衣越发的翠绿,轻轻柔柔的岚缠绕在山巅,像美女的围纱飘飘浮浮。树枝上、野草上的露珠儿滴滴答答弹奏着自然界的音乐,天蓝的出奇,一道道彩虹挂在山顶,似牛郎织女在此约会……小时候,常在古山上玩,砍柴放牛,捉蚂蚱,收山鸡蛋。放学回家肚子饿就上山摘野果子吃。同大人村民一起上山挖野菜,逢星期挖一天。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在山顶左侧有块平地,中间有潭进水,一圈野草包围着,水儿透明见底,饿了喝了爬下喝一肚子水,一会出汗又饿了,再喝一肚子水,一天下来喝好几次。挖几布袋野菜,勉强一家人能吃上几天,完了再去挖,就这样是古山用乳汁、山果、野菜养育了我们。说起放牛,有个伙伴年长我们几岁,个高劲大,自然就成了牛官,村里有头种牛,毛色黝黑,非常壮实,又名烟熏,那是牛官的专用,此牛脾气暴躁和牛官一样霸道。牛官胆子大带头骑牛,一次上山,他让小伙伴牵牛在前后充当鬼子兵,他骑上种牛腰间自制挎一马刀,学电影里鬼子扫荡,得意忘形之时,谁知我牵的小母牛情窦初开,种牛闻到气味突然兴起,大头一摆鼻子一撅,尾巴一翘猛的朝前一扑,牛官刚举起刀,一下子从种牛背上翻下了山沟,头砍烂,腿甩断。幸亏刚上山又是斜坡,几个月后伤好了。心里愤愤不平,在古山下的河里洗身子,故意说蚂蝗钻子钻我屁股了,要使劲打虫子才能出来,将我屁股打的肿了一个星期不能上学。……也许是借了山岚之气,小时我就喜欢书法,师承家训。长大后在何伯群先生影响下,在书法的海洋里浸淫了几十年。现居古都长安,经常也穿梭于碑林之间,领略书法之神韵。然而,因智力愚钝,只能为邻里村民写写中堂,补补墙壁而已。月是故乡明,山是故乡美,古山,是毓秀之山,神灵之山,敞开你宽阔的胸怀将祥瑞降临给你身边的村民,用你的甘甜继续滋养着在这里繁衍生息的生灵。
作者简介:
吕九鹏,书法家,洛南寺坡人。陕西财经技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司马迁《史记》研究院专职书法家。
往期作品荐读:
吕九鹏(陕西洛南)
木槿花
洛南文友汇运营团队
刊首题字
石冬鳌原康生车振山陈涛麻新平李民孙安乐
顾问
张宏运张忠良刘剑锋吕三运何慧娟
编委
郧扣劳冀政良齐永良李昌蔚陈大维朱伟民胡永宏
长期友情
合作伙伴
洛南县宏安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洛南县柳林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柠檬工坊(金江广场六楼)
WENYOUHUI赞赏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