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80350.html
在历史长河中,每一段现实都只是一个瞬间。当那些现实渐行渐远的时候,于后人而言,也就成为了历史。历史不应该被湮没。
为了让读者更直观地阅读历史、感悟历史,特此开设《苏家屯历史映象》栏目,将陆续刊发反映苏家屯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群众生活等方面的历史照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不同侧面向读者展示苏家屯人的生活足迹和苏家屯的发展变化。
本栏目共分为五个单元:古迹旧址觅踪、陈年往事回眸、经济建设掠影、社会人文拾零、历史人物风采。相信每位读者沿着时空隧道,触摸岁月痕迹,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感触。
之一
人杰与地灵,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苏家屯,以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物。这些杰出人物,与千百万普普通通的人民群众一起,创造了苏家屯不平凡的历史。作为苏家屯人,有必要了解从这个地方走出去的优秀人物,了解这块土地是怎样一代一代地传承,怎样从披荆斩棘、历经风雨到艰难探索、缔造辉煌。记忆并不遥远,如果想了解这段历史,了解那些曾经战斗、工作、生活在这里的杰出人物,那就随着我们继续阅读吧,也许这里就有你曾经熟悉的名字和面孔。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苏家屯是一片红色的革命热土。英雄的苏家屯儿女把自己融入革命洪流,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红色历史篇章,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早在年,大沟乡蔡家屯村人李笛晨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抵御外侮,追求光明,他舍身救国,一直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年,大沟地区出现了苏家屯历史上最早的中国共产党的支部,为革命群众带来翻身解放的希望,播下革命的星星之火。在最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反满抗日斗争从未间断,无数仁人志士赴汤蹈火、舍生忘死。解放战争时期,为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进而夺得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苏家屯人民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曾在苏家屯工作和战斗过的革命前辈,他们是一座座不朽的历史丰碑,他们的精神和业绩,是苏家屯人民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张寒(—),原名张俊芝,苏家屯区大沟街道大洼村(现杨城寨村)人。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党在苏家屯建立的第一个支部——大洼党支部成员之一。党支部成立之初,临时指定张寒任支部书记,后改为负责宣传工作和青年工作。入党后,张寒积极为党工作,秘密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发展少先队员,发展党的组织。同年10月,党组织遭破坏后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宁死也不泄漏党的秘密,表现出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张俊庸(—),曾用名张蔼风,苏家屯区大沟街道大洼村(现杨城寨村)人。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党在苏家屯建立的第一个支部——大洼党支部书记。入党后,张俊庸积极工作,用传唱革命歌曲、谈心等方法宣传群众,唤起群众的爱国热情,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同年10月,他和张寒到党的秘密活动地点参加中共奉天特委扩大会议,由于叛徒告密,不幸被捕入狱。党组织遭到破坏。面对敌人的酷刑,他始终保守党的秘密张一吼(—),原名张俊武,苏家屯区大沟街道大洼村(现杨城寨村)人。“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参加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并引导李兆麟走上革命道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联络和接送中共北平(现北京)市委、河北省委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到沈阳、辽阳边界一带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在他的影响下,同族兄弟张寒、张俊庸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建立苏家屯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
李笛晨(—),原名李晏春,苏家屯区大沟街道蔡家屯村人。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年开始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苏家屯籍第一位共产党员。入党后,他奔走于沈阳、复县(瓦房店)、大连、吉林、河北易县等地,组织抗日救亡活动,发动和领导工人运动,开展军运工作。离沈入关后,在黄显声、刘澜波身边工作,工作成效显著。年8月在练习泅渡时牺牲。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一伦(—),苏家屯区陈相街道蒲草洼村(现丰收村)人。年考入东北大学,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领导者之一,中共八大、十三大代表,第一、二、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年12月,王一伦奉命到沈阳南郊陈相屯组建中共沈阳市东南郊分委,任分委书记兼沈阳保安司令部政委。其领导的除霸剿匪、反奸清算、减租减息、发展武装、建党建政等项工作卓有成效。离休前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
蒋金流(—),湖南省军区原司令员,少将军衔。祖籍山东诸城,幼年定居苏家屯区民主街道南营子村。年投身革命,参加和凤山领导的八路军独立大队,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十三大代表。蒋金流几乎参加了解放战争全过程,随所在部队从东北一直打到广州,进军海南岛。新中国成立之后,投身于人民军队建设并建树颇丰。年6月,任湖南省军区司令员、党委书记,增补为中共湖南省委常委
罗烽(—),原名傅乃琦,苏家屯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与其妻子、女作家白朗同为“东北作家群”重要成员。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候补委员。年起发表进步文章,代表作有长诗《碑》三部曲、短篇小说集《呼兰河边》、中篇小说《粮食》、长篇小说《满洲的囚徒》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东北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副主席,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顾问等职
王波(—),原名王恩权,苏家屯区红菱街道秀匠屯村人。年参加“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抗日先锋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抗日先锋总队中队政治指导员、八路军挺进军十团政治处主任、丰滦密区队政委等职。王波英勇善战,机智果敢,屡立战功,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年11月,在北京密云县南香峪与日伪军作战时牺牲
师军(—),原名师守田,苏家屯区永乐街道新台子村人。年参加抗日义勇军,年10月投身革命,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师军身经百战,战功卓著,曾与王波并肩作战。解放战争中,先后担任东满护路军参谋长、铁道纵队司令部参谋处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将后半生全部精力倾注于人民铁路建设事业,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新建铁路指挥局副局长,广州铁路局副局长、局长、政委、党委书记等职
郎春和(—),曾用名郎景秋,苏家屯区林盛街道林盛堡村人。“九一八”事变后投身革命,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校内发动和组织了多次反对法西斯教育的学潮,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百团大战、津灵战役、三打保定等重大战役。后长期从事地下斗争,深入敌后,巧妙周旋,在拔除敌人据点、营救党的同志等工作中屡立战功,被评为“模范敌工干部”
齐光(—),原名齐景文,苏家屯区临湖街道大淑堡村人。年入关寻求抗日救国之路,发誓“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党做了大量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东北专卖总局常务副局长、包头钢铁学院院长、陕西省科委副主任、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副局长等职。齐光还是书法家、学者,著有《鸡公山指南》《孙子兵法评注》《吴起兵法今译》和《风雨苍桑》等
夏经典(—),苏家屯区佟沟街道李家二道沟村(现李沟村)人。年参加革命,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深入敌后,大智大勇,多次完成党交给的侦察任务,被称为“地下尖兵”。抗战胜利后转战东北三省,先后担任十六军分区参谋、沈阳保安司令部侦察科科长、长春市公安局警备科科长等职,曾在陈云领导下开展隐蔽战线工作。离休前任辽宁省卫生厅机关党委副书记
王光石(—),原辽中县四方台乡(现属铁西区)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投笔从戎,在河北省参加冀中人民抗日自卫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7月受聂荣臻和韩光同志派遣,秘密返回东北老家,开展地下工作。年冬,在苏家屯成立抗日反满的地下党支部,秘密开展抗日工作。年6月任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五十六团团长,转战台安、辽阳一带,被誉为“威震辽南的王司令”
方言(—),第一任中共苏家屯区委书记。福建省莆田县人。年投身革命,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党的七大代表。日本投降后,于年10月下旬,奉命到苏家屯组建中共沈阳市苏家屯区委,这是苏家屯历史上第一个党的区级组织,方言任区委书记。尽管这一届区委仅存在短短一个月时间,但是方言带领区委的同志们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工作,为此后党在苏家屯地区的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华春(—),苏家屯区第一任区长。原名贾锦荣,河北省行唐县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日本投降后,华春于年11月末,奉命到苏家屯建立苏家屯历史上第一个人民的政权组织——苏家屯区民主政府,并担任区长。在短短三个月时间里,组建了区总工会、民主青年联合会、妇女联合会等群众团体,同时开展了安定民生、反奸清算、发展党的组织等各项工作。离休前任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鹤(—),原名陈曰梅,河北省武强县皇甫区人。年投身抗日斗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月奉调到苏家屯任区委书记。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陈鹤带领区委、区政府开展了反奸除霸、没收敌伪财产、清算斗争,并建立了政权组织和各种革命团体。工厂复工,学校复课,店铺也开门营业,社会秩序日趋良好。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本溪市委组织部部长、黑龙江省煤炭管理局局长等职
江天辉(—),原名江全喜,江西省贵溪县七区人。年7月投身革命,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贵溪县工会创始人和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中共七大代表。年11月来到苏家屯,任沈阳市第二总区(柳匠屯总区)区委书记兼保安大队政委,带领军民开展反奸除霸、清算减租、发展组织、建立政权、建立农会等项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上海市蓬莱区委书记、江苏省委工业部副部长等职
安建平(—),女,原名安芳洪,陕西省米脂县南关区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七大代表。曾在党内高层做秘密交通员。年3月来到苏家屯,任沈阳市东南郊分委民运部部长兼第二总区(柳匠屯总区)区委书记,其领导的姚千户屯和胡孤家子村的反奸清算斗争经验,曾在《东北日报》上连续报道。入选《华夏妇女名人辞典》,是党的优秀政治工作者。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苏东风(—),辽宁省辽阳县甜水乡人。年初奔赴延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1月来到苏家屯,任沈阳市第二总区(柳匠屯总区)区长,领导了所辖陈相屯、宁官、沙河、英守、桃仙、白塔6个分区的反奸清算、减租减息、发展组织、救济贫民等各项工作,带领第二总区人民在保卫本溪战斗中积极支援前线,做出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大连北洋海运局处长,辽宁省统计局副局长、旅游局副局长等职
王正林(—),河北省赵县人。年高中毕业后,他和同学们一起,徒步南下武汉,参加抗战乡村宣传队。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1月来到苏家屯,先后担任沈阳市第二总区(柳匠屯总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组织开展了减租减息、救济贫民、改造政权等各项工作,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离休前任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他对农垦事业呕心沥血,被誉为“北大荒的焦裕禄”
孙毅(—),原名孙连山,于洪区翟家乡(现属铁西区)人。年开始革命生涯,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1月来到苏家屯,任沈阳市第三总区(瓜茄台总区)区长、代理区委书记兼沈阳保安司令部第三保安大队队长、政委。在整顿苏家屯公安分局、奇袭宁官屯等战斗中立功。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沈阳市工商局副局长、沈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沈阳市物价委员会副主任兼党组书记等职
任坚(—),原名任震域,吉林省汪清县人。年,经兰州八路军办事处伍修权同志介绍,到陕甘宁边区入陕北公学,参加革命。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1月来到苏家屯,先后被任命为沈阳市第三总区(瓜茄台总区)副区长、区长,与总区其他领导同志一起,深入发动群众,组织引导群众开展清算斗争,建立民主政权。离休前曾任驻墨西哥大使馆商务参赞、外贸部出口资源局副局长等职
朱鸿翔(—),山东省鱼台县东张乡人。年参加抗敌后援会、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1月任沈阳市第一总区(祝家屯总区)区委书记。年3月,任沈阳县(在姚千户附近的腰堡村)县委书记,率领沈阳县保安团的武装力量在沈阳和抚顺之间,坚持游击战争,有效打击敌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武汉钢铁总厂党委副书记、武汉钢铁设计院党委书记、沈阳铝镁设计院社教工作队副队长等职
王铭周(—),苏家屯解放后第一任区委书记。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人。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1月到苏家屯区任区委书记。他任职的6年间,历经土地改革、救灾度荒、抗美援朝、镇反建政、“三反”“五反”、三大改造等。这6年间,人民当家作主,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全区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后历任中共沈阳市和平区委书记、沈阳市房产局房产处处长等职
王延艺(—),苏家屯解放后第一任区长。辽宁省铁岭县人。年东北光复,王延艺投身民主政府工作。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后,王延艺被任命为苏家屯区区长。11月6日,接管原沈阳县第二区署,成立苏家屯区政府。在治理战争创伤、组建各级组织、进行土地改革中,做了大量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沈阳市第二工程公司经理、东北三公司生产技术处工程师、黑龙江省建委施工处主任工程师等职
田丰(—),苏家屯解放后第一任区委副书记。原名蔡学孔,河北省迁安县驿南府乡人。年投身抗日,年加入八路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转战华北各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田丰奉命到苏家屯任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土改工作队副政委,年4月出任区长,带领全区人民进行土地改革,发展生产。后历任中共沈阳市新城子区委副书记、沈阳市畜牧副食局顾问等职
赵克强(—),苏家屯解放后第一任副区长。原名赵长顺,北京市人。原为东北陆军讲武堂教官,“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带领余名学员组建抗日义勇军。西安事变时,参加了捉蒋战斗。年奔赴延安,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苏家屯解放,赵克强担任沈阳特别市苏家屯区副区长,带领刚刚解放的苏家屯人民救灾度荒,解决了大灾之年群众吃饭问题。后历任铝镁设计院处长、冶金部勘察公司代经理等职
年3月末,沈阳市第三总区(瓜茄台总区)奉命实行战略转移至柳匠屯,并在此成立武装工作队,队长叶林,副队长睢瑞林,以游击形式继续活动于原第三总区一带和铁路两侧,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从而安定民心,扰敌后方。这是年6月8日,叶林(右)、睢瑞林(左)到王楼子烈士墓祭奠年4月在王楼子战斗中牺牲的战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