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可以治愈白癜风吗 http://m.39.net/pf/a_4612159.html
1/湿地仙踪
辽河历经千里奔腾,到了盘锦境内,舒缓下来,像历经沧桑的长者,雍容、宽厚,不再泥沙俱下,而是洗尽铅华,干干净净地一头扎进渤海的怀抱,完成了最后的自我救赎。
站在辽河入海口的海风里,望着浩荡而来的一河阔水汇入茫茫大海,天地之间,唯有漫漫的乡愁和自豪,这一脉盈盈水色,是先祖遗传的血脉,滋养着大地和人民,孕育了辽河文明的壮美画卷。
岁月自源头,默不作声地爬过每一个荒凉角落,辽河,你一声浩叹,花落水流之间,已是稻花丰年,已是蒹葭苍苍,已是百鸟齐翔……
把所有的沧桑和波涛,丢给大海,留一片富饶、开阔的湿地,在公里逶迤的海岸线上舞出一曲大风歌。占整个城市面积80%的“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的辽河口湿地,成为盘锦这座城市的命脉,成为万千生灵的命脉。
北方的二、三月,春寒料峭,12.8万公顷的辽河口湿地,已经成为了鸟们的乐园,做为多种鸟类的中转站和栖息地,辽河口湿地的春天别具一格,大宁静里的大喧嚣,晚霞铺陈,万千只鸟会突然从某一处芦苇荡里,铺天盖地翱翔于天际,这壮观而无声的飞翔,会带给人“记忆里终生的轰鸣”,这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相遇。至于凌波微步的丹顶鹤已经和盘锦人民水乳相融,休戚与共,成为这片湿地乃至整个城市的标识;濒危的黑嘴鸥选择了辽河西岸2.8平方公里的“南小河”做为自己的家园,让这里成为了世界最大的黑嘴鸥繁殖基地。还有来自太平洋的斑海豹,这些机警、挑剔的小兽,千万里地追寻着辽河入海口而来……
做为天然的物种基因库,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充满着生命的传奇。
2/碧苇红滩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原因,河流纵横的盘锦大地上,生长最随意、最多的,当属芦苇,随便的沟沟岔岔,都会有芦苇或成群结队、或孑然而立,就像我们的邻家亲戚,朝夕相伴。但是,在大凌河、辽河入海口三角洲,远离人群的广袤滨海沼泽湿地上,芦苇长成了世界上最浩大的群落,长成了天地之间的横无际涯,它们已经不是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而是莽莽苍苍的仪式,当你驾驶着爱车,奔驰在横亘期间的公路上,或者,船行碧水间,人瞬间被浩瀚点燃,这欢迎的仪式实在是太奢侈,太震撼了,那一刻,你就是自己的王,是思想的芦苇,是一只水禽,或者是一湾静水,也是好的!那一刻,每一支芦苇都是我们的亲人。
这片湿地,寂若天堂,又生机勃勃,随处写满生命的印痕。万千只鸟藏身于辽河口浩浩荡荡的芦苇荡里,芦苇便成为了盘锦又一张引以为豪的名片。
海河交融的盐碱湿地,世界第一大芦苇荡和浩瀚的大海之间,生长着接天连叶的碱蓬草,当冰雪消融,湿地上再一次晾现雁声鹤影,生机勃勃的辽河口从沉睡中慢慢醒来。人间四月天,作为盐碱湿地上的独苗,纤柔、倔强的碱蓬草悄悄地从泥滩中探出绿油油的头,还没来得及呼吸一口清凉的春风,扑面就被涨潮的海水淹没,面对暗蓄风雷的潮涌,在大海席卷而来的湍流和漩涡里,稚嫩的碱蓬草不挣扎也不退缩,储备真理一般执着之力,气定神闲地享受着海潮的纠缠、浸润,小小的草芽摒弃了大海的浮躁和喧嚣,汲取她克制的深情、适度的咸,来培养自己生长的勇气和爱的能力。
待潮水退向远方,翅碱蓬灰头土脸地依旧稳稳地扎根于泥滩,阳光倾泻而下,不离不弃地拥抱着每一株碱蓬草。加上受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日光月华的洗礼之下,怀揣涛声的翅碱蓬立刻抖擞精神,迅速退去绿色的外衣,举着嫩红的笑脸,迎接自己潮气蓬勃的盛年。
历经海水无数次淬练,碱蓬草越发地汁液饱满,每时每刻都在调试着体内蕴藏的炽烈之火,以不断变换着的红颜,表达着大海留给大地的誓言,执手生死相依的芦苇荡,鲜明的色彩、陪衬,连浩瀚都是相互匹配的,这是大自然最好的相遇,最契合的互证,这是天作地和的一段传奇。
不刻意、不张扬,翅碱蓬随遇而安地埋首这片得天独厚的盐碱湿地,以天下独有的品格,爱给你看,与你无关,又有关。无关,是因为,它只选择独自地生长,无需人类插手它们的生生死死;有关,是因为,翅碱蓬不仅仅给你视觉上的冲击,一望无际的红色火焰,燃你的心为一湾柔软的浅水,还会在饥馑的年代,捧出种子、嫩叶和茎,合着玉米面做出的红草馍馍,被理所当然地消化在人类的肠胃里——我的美是你的,命也是!相遇,有时是一种最好的成全,是拯救。
金秋十月,红海滩也进入了生命的盛年,她的红变得激烈而阔绰,那是生命的铺展、包裹,是大海留给人间最精美的女红。
饱含物华秋实的丰盈,红衣胜火地长成退海滩涂上叹为观止的盛景,轻易使来者陷入美的深渊,并给予她幻境般的憧憬和美好的寄托。天地之间,红海滩开阔地铺陈,相爱的人啊,披着雪白的婚纱,执子之手,仿佛两只引颈缠绵的丹顶鹤,走过大自然的红毯。
到了十一月份,北风变得越来越凛冽,仿佛乐队指挥家手里的指挥棒迅速向下一挥,曲子戛然而止,舞者齐刷刷收起舞裙,红海滩一夜之间退去饱满的嫣红,委顿地埋首于荒滩,怀抱着种子等待另一个春天的到来。
全长18公里的盘锦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凌驾于滨海滩涂之上,沿途壮观的红海滩、芦苇荡,海风习习的中心观景平台、鹤岛、接官厅码头、湿地休闲广场、栈道、廊桥、游船航道……无不展示着盘锦这座城市的大气之美。
相对于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的壮观和精美,辽河口红海滩景区又多了一份粗狂的野力,在鸳鸯沟,曾经乘坐豪华游艇,去领略海河之间的红海滩,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鸥鸟环绕的天地之间,人是画中人,是仙!目光追逐着这红色的波涛,那么,将所有的爱恋和记忆,复活成飞鸟,在大海与红海滩之间,舞成大自然最玄幻的红丝带,仿佛梦境,将人带离荒寂的大海,红衣胜火地,逐迹于虚构的远方。
3/湿地精灵
辽河三角洲,表达着一条大河千山万水积攒下来的丰富和内涵。三千多平方公里的沼泽湿地,海河交融处,一百二十万亩的芦苇荡,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
莽莽苍苍的大芦荡,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二百八十多种鸟类是这片领地的王者。摄像头为我们记录下了这样的盛况:铺天盖地的鸥鸟,在夕阳的光辉中,一齐飞向天空,浩大的群落,史诗般汹涌地展现在视觉里,这样的奇缘,要有足够的好运气,才可以遇见。
在这片荒无人烟的沼泽地上,第一个嗅到春天的,一定是那些聪玲的候鸟。凛冽的北风稍微一软,就有鸟儿们煽动起飞翔的翅膀,循着春潮和水声,开启了北归的旅程。万千生灵汇集,使辽河口更加清寂而又生机勃勃。
丹顶鹤,是这片广袤湿地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春寒料峭,我站在沁凉的海风里,辽河入海口的冰河还没有完全消融,远远地望见,几只丹顶鹤站在冰面上,脑海里一闪而过的只有四个字:凌波微步。“这遗世独立的高蹈,自带着绝尘的清雅和最贵。那一刻,我只怨自己没有翅膀,不能再近一点,哪怕彼此望一眼也好啊,哪怕做辽河口水边的一棵芦苇,随风轻拂一下这带着闪电和雷鸣的羽翅……而我,是不能入它们的法眼的,否则,丹顶鹤连望一眼的资格都不给我。
它的傲慢藏在优雅里,不可亵玩焉的气度,自然而然地让人类退避三舍,只能寄托笔端、诗情和画屏上,寄情于鹤鸣九霄之象,感应玄天上帝,护佑事业亨通,天赐良缘、感遇天恩。
北归的丹顶鹤赴约般,逐水而来,大多数把辽河口作为中转战,停留二十天左右,补充给养,攒足精神继续北上飞往黑龙江、俄罗斯,有的丹顶鹤却乐不思蜀,留了下来,在这里谈情说爱,筑巢产卵,哺育下一代,天使降落凡间,成为这片湿地名副其实的主人。
有颜值,又很专情的丹顶鹤,才是在水一方的那个伊人,蒹葭深处,这自天而降的脱尘仙子,波光掠影间,已是盘锦人的千年一梦。为此,我们甘愿把一座城市的名分让给它!
辽河口湿地,也为世界濒危鸟类黑嘴鸥备好了2.8平方公里的滩涂——南小河,成为了世界种群数量(占世界黑嘴鸥数量80%)最大的黑嘴鸥栖息地和繁殖地。
荒寂的天地之间,它们只需将简陋的窝搁置在稀疏的矮草和碱蓬间,不知道为什么,天性敏感的黑嘴鸥,对承载全部希望和未来的家,如此的漫不经心。产下4到6枚卵,黑嘴鸥便开始在光天化日之下,孵化下一代。它们实在不屑于用一腔的悍勇之气衡量周遭的环境,团结的力量,使黑嘴鸥洋溢着理想主义者的浪漫气息。
黑嘴鸥机警、敏锐,爱憎分明,如果有人侵犯了它们的领地,黑嘴鸥会义愤填膺地,尖叫着,群起而攻之,向敌人的身上拉粪便、啄你的头,直到敌人落荒而逃;黑嘴鸥也是最有爱的鸟,遇到暴雨、冰雹的时候,它们不顾自己的安危,用翅膀护着幼鸟,哪怕被暴雨、冰雹拍晕也岿然不动。
千百年来,这种智慧的小家伙,通过不同的叫声,向同伴通报天气的变化,不成想被人类摸清了套路,这一环节,人类用智慧战胜了自己不够敏锐的触觉,可见,人与鸟,需要借助彼此的长处,过着更便捷的生活。
过去,渔民在寂寞的渔猎活动中,黑嘴鸥也成了最好的陪伴,茫茫大海之上,唯有黑嘴鸥的飞翔给予了渔民们生命的活力,为枯燥的海上生活增添了无尽乐趣。如果遇上迷雾,渔民们只需跟着黑嘴鸥飞翔的方向,一定能寻找到海岸。黑嘴鸥为盘锦渔民留下了很多的记忆和传说,那是人与鸟和谐共处的一段传奇。
也许,黑嘴鸥遭遇过什么苦难和打击,本就数量稀少的它们,蓦然逃离了人的视野,长达一个世纪,全世界遍寻不到黑嘴鸥任何的蛛丝马迹。仿佛梦境,幡然醒来时,它们已经去往虚构的远方。
直到八十年代末期,在辽河口湿地发现了黑嘴鸥的两个巢穴和四枚卵,从此黑嘴鸥揭去了神秘面纱,回到人类的视野,成为我们的掌上明珠,宠着,爱着。
春风十里,不如你——天鹅,在高远的天空排着人字队形,自天边御风而来,它们身体的发条敏锐地感知着,最省力的方式,减少空气的阻力和摩擦。但是,它们是如何寻找北归路线,靠什么辨识沿途的落脚点呢?
天鹅驾驶着身体内精密的仪器,精准地将自己放在辽河口苇海中,宽阔的水域,拍动云朵的翅膀轻轻收拢起风雨和雷电,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或许是胸怀天空和长路,就连歌唱都是高亢、开阔的,充满了生命的欢愉和傲慢。所以,最爱面子的人类不惜放下自尊,将理想挂在天鹅的翅膀上,来自我标榜。
气宇轩昂的大天鹅,羽毛非黑即白,纤尘不染,就像它们的爱情,忠贞不渝没有一丝杂质。这内外兼修的品格,让不可一世的人类,甘愿举着天鹅的羽毛,一叶障目地给自己插上天鹅的翅膀,获得精神的慰藉。
同样成群结队浮在水面的野鸭和鸳鸯,就显得有些婆婆妈妈,忙忙叨叨地在芦苇丛里进进出出,琐碎的叫声里,都是人间烟火的味道。而鸳鸯,最善于逢场作戏,自欺欺人的爱情,也只有人类深信不疑,晋·崔豹《古今注·鸟兽》里说:“鸳鸯,水鸟,凫类也。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思而死,故曰匹鸟。”事实上,为一场交欢做出的姿态,如美丽的肥皂泡转瞬即灭,雄鸳鸯已另寻新欢,我们看见的鸳鸯戏水,不晓得是雄鸳鸯第几次出轨了,留下雌鸳鸯独自筑巢、孵蛋、养育儿女……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刘禹锡的《白鹭儿》和李白的《白鹭鸶》都以白鹭意出不与尘世同流合污的纯洁自守和孤独。事实上,白鹭因为不具备防御能力,会选择集群营巢,它们既惧怕人类又不得不与人类为邻,大约,惧怕始于伤害,而选择靠近村庄的田间地头、丘陵山地、沼泽湖泊、海边滩涂等地方活动,则是因为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可以免受其它猛禽的伤害。
一日黄昏,我去亲戚家的鱼池玩,鱼池就在大洼区疙瘩楼水库的东侧,这里离村庄稍远,稻田、鱼塘遍布,我站在偌大的鱼塘岸边,望见对岸的水库边上,很多白色的大鸟栖息在高大的树丛上,很长时间一动不动,亲戚说这种鸟叫老等,也就是白鹭,它们特别机警,专门等没人的时候,看见水面上有鱼游动,便闪电一样,飞过去,长嘴准确地叨起鱼飞速逃离。它们在这片树林里嬉戏、打斗甚至谈情说爱。爱给了白鹭自内而外的滋养,恋爱期,它们的头上会长出两只十分漂亮醒目的羽毛,酷似辫子,俗称“繁殖羽”,有的前胸后背会长出“婚羽”,眼和喙裸出的部分由黄绿色变成淡粉色,交配前眼睛血红。大白鹭在发情期脸部变成耀眼的蓝绿色,腿变成红色。恋爱着的白鹭,不停地展开洁白的羽翼,以各种舞姿全方位地展示着自己的美,爱着就是美的,万物概莫能外。
“老等”在与人类若即若离的红尘世界,等食物、等爱也等美好的未来,爱巢里,雌白鹭节制地产下四、五枚卵,开始繁育后代。有时候,我会想,白鹭是不是识数的啊,明明拥有产下十枚卵的能力,却只产下一半,偶尔丢失或者弄破了,再产下一枚补充数量。或许,白鹭是懂得量力而行的吧。
还有大杜鹃、鸿雁、各种鸟雀……数不尽的生灵,每一个都是这片浩瀚芦苇荡里,最珍贵的客人,是大自然最美的一个音符。
4/乡居民宿
第一次去农业“认养小镇”大洼区的新立镇,日式的米仓民宿还在建设中,米仓式的建造主体全部是木质结构,主体是锥形卯榫构造,屋顶为东北特色的拍苫记忆。
第二年我们再一次来到新立,就住在了这里。
我们去的时候,有游行团在导游的带领下,四处参观,待他们离开,偌大的院子迅速安静下来,这时候,池塘里的青蛙早已经按捺不住,此起彼伏地叫起来,大白天地,还有我们一行人呢,它们就这么肆无忌惮地叫着,而到了夜里,这里彻底是它们的天下了,一直叫到繁星满园,叫到梦里梦外。
不同风格的民宿,在盘锦随处可见。丰腴的自然资源,成就了时尚、开阔、独特的地域符号,她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给你一个惊喜——
距辽河入海口18海里的绿水湾,百年历史的上口子古渡口,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国工匠”,二界沟排船大王张兴华,采用传统手工工艺打造的六艘古老木船,组成了旅游船队,像一个古老的传说,追寻着辽河的古老文明,续写着新的传奇,还有竹排悠悠,行进在宽阔的大河之上,踏歌而来,两岸蒹葭苍苍,鸥鹭是碧苇间开出的花朵,不时地在眼前绽放,天光云影共徘徊,宽阔的河流之上,人,是哪一个?
而岸上,用传统与现代工艺,精心烹制,刚刚捕捞的辽河所产的河刀鱼、鲫鱼、鲤鱼、鲢鱼、梭鱼、黑鱼、嘎牙子鱼等,绿水湾全鱼宴在等着呢。
到绿水湾,做一个农人吧,住农家屋、睡农家炕、干农家活、吃农家饭,采《舌尖上的中国》里演绎过的美食——蒲笋,去百亩荷塘,捞一枚公园年的月亮,送给劳顿的自己;或者做一回文人雅士,竹林疏影中,吟诗作画,奇花异草间,掏空俗念,忘了天上人间,唯记忆的壳附于雕梁画栋间,弥久不散。
其实,离开绿水湾,还有更多的去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盘锦,绝不是奢侈之事,70个民宿村落拉开了盘锦“全域旅游”的大幕,民俗文化村遍布这片黑土地,流连于河流逶迤的绿水湾、徜徉在稻浪汹涌的水田栈道,或者静卧于凤塘小镇独特的民居,都会让人放下旅尘的颠沛,身心迅疾地清爽、从容起来,在这样宁馨的光芒里,所有的喧嚣、挣扎,都湮灭在此起彼伏的蛙鼓里。
在向海街道的石庙子村,仿佛,万物都安装了马达,每一样,都急于展示、表达,人在这样的相遇里变得缓慢、迷幻——必须搁置曾经的自己,必须以文化的标签与一个村庄拥抱在一起,并重新布局她的过往和未知的光耀。从南到北,盘锦大地上一个又一个各具特色的民宿村落,相继形成,稻香小镇、番茄小镇、辽河口民俗小镇等不同风格的民宿主题,大洼区天然的地下温泉、认养稻田、地域特色的美食、以及古渔镇二界沟的渔雁风情……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约三两个知己,随便的一隅乡居,酒是好酒,人是好人,只道是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5/天下美食
纪德说:“你在旅途上,首先寻找的不是客栈,而是干渴和饥饿感……”,那么,尝一尝这人间粮食——因为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粒粒珠玑的盘锦大米,这背负着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人文背景、历史渊源等一身荣耀的盘锦大米,绝不是徒有“驰名中外”的美誉。吃不了,还可以做为好礼,兜着走哦!
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的大米,只有盘锦的水煮出来的盘锦大米,才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米饭。
“横行”天下的盘锦河蟹,也叫中华绒鳌蟹,据说,过去(六、七十年代的人小时候都经历过),真的是遍地爬的,“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同样也不是虚传,足可见曾经的盘锦多么荒凉而富有。现在,每到金秋时节,做为北方最大的河蟹养殖基地的盘锦,随处都可以买到味道鲜美的河蟹,并大量销往世界各地,同样,物美价廉的盘锦河蟹,也可以吃不了兜着走地。至于去古渔镇二界沟享用来自渤海辽东湾的海鲜和海产品,二界沟盛产“天下第一鲜”的文蛤,全国著名的文蛤繁殖、出口基地。饕餮盛宴,仿佛大海置于人间的真理,并不是那么难以获得。
凡事,与古字联系起来,就会徒然地让内心多了一份沧桑和厚重感来,古镇田庄台便是,这座承载着盘锦历史风云的古镇,目前有十几种百年传承下来的小吃项目被省、市、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比如老字号的传统工艺酿造的烧锅——风桥烧锅酒,它在田庄台一条深深小巷子里,弥久留香;还有“刘家果子铺”,“田庄台馅饼”,“老胡家烧鸡”……味蕾之上,是一座古镇传承下来的百年情怀。
6/冰雪故乡
从春天到秋天,这片繁华的大地上,有一阵凉似一阵的风自北方以北吹起,粮食归仓、游鱼入海、候鸟南迁,浩荡的辽河在一场大雪之后,进入了银装素裹的盛年,这是冬天的辽河口,“辽河口冰凌穿越”、“冰上钓蟹”、“冬季渔猎”、“冬泳”,我们还可以以人力,制造独自的雪乡,希望有更多的人,带着辽河氤氲的气息,为盘锦这座胸襟开阔、气质优雅时尚大气的水城,诱来一场又一场大雪,我们一起去新立镇的雪乡寻找属于自己的王子和白雪公主吧!
我来时是盛夏,万物蓬勃,生灵喧嚣,鸳鸯沟的冬天也不逊色,苇海栈道的尽头,就是中国最北海岸线冬季冰凌穿越赛的起点,用芦苇一层层搭建起来的“撮罗子”(网上资料:“撮罗子”又称“斜仁柱”或“撮罗昂库”,是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东北狩猎和游牧民族的一种圆锥形“房子”。“撮罗”是“尖”、“昂库”是“窝棚”,这是赫哲人的叫法;“斜仁”是“木杆”,“柱”是“屋子”,这是鄂伦春、鄂温克人的叫法。把两种名称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用木杆搭起的尖顶屋”,这正是“撮罗子”最主要的特征。)为冰上的湿地增加了童话的色彩。
鸳鸯沟湿地公园蕴藏着太多的奇迹,,因为她太丰富了
不一样的季节,一样的精彩。
天地寥廓,辽河文明沐浴着的盘锦,满目好景,一年四季,都是我爱着的样子。
作者简介:
海默:原名王丽,满族,辽宁盘锦人,辽宁省作协会员。盘锦市作协副主席,散文、诗歌等散见《海燕》,《鸭绿江》,《诗刊》,《星星》,《诗选刊》,《散文诗》,《诗潮》,《芒种》,《山东文学》等多种报刊杂志。入选多种年选,多次获得征文奖。获得中国作协年少数民族重点作品出版扶持专项,出版诗集《等风来》
散文诗女作家微刊·新女性·新散文诗
顾问:耿林莽车前子宋晓杰
主编:香奴
制作编辑:庞白丛林嘟嘟
征集以故乡、乡愁为主题的散文诗、散文、现代诗,九月末截稿,字内,评出五章优秀作品有厚奖。作者性别不限。择优编发宋体小四及简介及清晰近照附件发送。
邮箱:fenxg
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