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到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登临阜平天生桥主峰百草坨,一路故事多多!
李爱萍
若干年前的一个入冬时节,我回到阜平家乡,决定到天生桥风景区一游。
这个时节,北京、保定尚树绿草青,天生桥已花草枯黄,树叶落尽,按说不是游山观景的好时候,无奈平时无暇抽身。不过,什么季节看什么景,因时因地著文章。想到此,便欣然前往。
帽盔崖
一大早,为天桥旅游公司做事的刘翠国大哥领着我就来到天桥山下,一眼就看见一座突起的山峰——帽盔崖,抬头望去,此崖齐上齐下,如刀劈斧砍,高差达六、七百米,颇具凶险之感。帽盔崖的脚下有一小山崖,其形酷似蹲着的一只猴子,故当地人称其“猴儿崖”。公司程总说,因它面朝游客进入旅游区的公路,所以,拟起名“迎客猴”。看其形状、位置也很贴切,只要名字起得符合实际,也未尝不可,我想。
将军石
进入旅游区,沿着曲径通幽的小路拾阶而上,行不多时,便见一巨石挡住去路,此石“身高”四、五丈,“腰阔”三丈余,威风凛凛,矗立山涧,这就是人称“大将军”的将军石。峡谷之中何来如此巨石?有人说是天桥桥洞崩塌时落下的,两厢比较,桥洞那有如此之大?大自然真是神秘玄妙,让人不可琢磨啊!
天生桥
绕过“大将军”,登上观瀑台,天桥瀑布即在眼前,只见天生桥“飞架”南北,百多米高的崖壁略成环抱之状,山涧流水从桥洞飞奔而下,犹如一白飘带垂挂悬崖,不能不使人想起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攀上天桥“头顶”,我从平台后侧钻入桥洞,穿堂风嗖嗖而过,顿感浑身发冷。我手扶栏杆向下俯视,好家伙!直觉的头晕目眩,头皮发紧。
在天桥的后上方,还有一落差达60多米的瀑布,瀑流跌落后才从桥洞一涌而下。很显然,桥洞的形成是上方瀑流长期冲蚀致使悬崖崩塌的结果。但当地群众却传说是王莽追杀刘秀时,刘秀情急之下,一头撞出个大窟窿。有人说,哪有这回事。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是不必较真的,试想,天下的传说有几个是真的,天桥这一带的人千百年来就喜欢这样讲,乐意这样说,你愣说没有,岂不扫兴!以我看,有传说比没传说好,它只能增添游人的兴趣,而无损于天桥的风景。
砚汪崖
我随刘翠国大哥边走边看,不觉已达天桥右上方的“砚汪崖”跟前。见此奇观,使我又想起老人们讲过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从前,砚汪崖南侧山凹有个小村庄,叫“旧庄窝”,这个村一户人家娶了房恶媳妇,欺负全家过不下去,丈夫很恼火。一天,丈夫哄骗她爬到砚汪崖山顶观风景。突然,丈夫抓住她两条腿,把她头朝下从悬崖边沿伸下去,吓唬说:“混帐东西!以后你要再不改,我就松手把你扔下去。”直吓得这个恶媳妇连连求饶。从此,她再也不敢耍性子了。我想,媳妇可恶自不应该,不过,完全可以调教,何必采取这种过火行为?这是在旧社会,要是现在,岂不追究你法律责任!
在“砚汪崖”的斜对面山梁上,有两块崖石摞在一起,上小下大,座西面东像个人形。刘翠国大哥说:“这是‘望夫崖’”。他还给我讲了“痴情女子负心郎”的传说故事:很久以前,不几户人家的旧庄窝却出了一个绝顶聪明的儿郎,孩子长大后,父母勒紧腰带把他送出山外读书,几年工夫,学业大有长进。进京赶考前,回家跟邻居一个从小与自己青梅竹马、感情笃深的女孩拜了天地。临走那天,新媳妇把夫君送了一程又一程,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一有好消息马上给家里报喜。可这位郎倌却一去不复返。据说是大考得中,不知到哪做了大官,另娶了妻室,早把深山沟里的妻子和老爹老娘忘得一干二净。可怜妻子日等夜盼无有结果,后来每天爬到山梁崖石上向东观望,企盼丈夫回来。就这样望了好几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有一天含恨死在崖石上,这两块崖石便叫作“望夫崖”了。听了这个故事,我想,旧社会类似这样的负心汉为人们所唾骂。倒是现在人们见怪不怪了,城市漂亮的媳妇说甩就甩了,一个农村媳妇算什么,特别是一些文艺界发了迹的人,找个借口——如没有共同语言啦、感情破裂啦、生活不便啦,等等,就把结发妻子打发了,反正他们有的是钱,什么事都能摆平。
就这样胡思乱想,顺着河沟慢慢悠悠往上走,中午时分到达大洼,就是任家五兄弟打死奉军三逃兵的地方,现在已人去屋损,成为旅游公司安排游客进行篝火晚会和野外住宿的地方。这里有公司的雇工正搭建小木屋,我们村出嫁的闺女刘国兰给他们做饭。半天的爬行已使我饥肠辘辘,当国兰将馒头、面条、土豆炖白菜端到我的面前时,我大嚼大咽,竟吃了两个偌大的馒头和一碗面条。这些年好东西吃过不少,还从没有今天吃得这么香甜!这使我想起慈禧太后吃窝头的故事:当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仓慌西逃,逃到宣化朝阳楼时,饿的两眼发花,却没什么食物可吃,随从好不容易给她找来几个窝窝头,慈禧老东西狼吞虎咽,吃得比蜜还甜。后来回到北京,有一天忽然想起在宣化吃过的窝头是那样的好吃,就传旨御膳房给她蒸窝头。尽管御膳房百般调制,慈禧太后却难以下咽了。看来,这人啊,大概都有点贱骨头!
今天是走不动了。大洼仅有的几小块平地上有公司支开的制式窝棚。午饭后,我挑了一个向阳的钻进去,一觉醒来,看到天空灰蒙蒙一片,“不好,要变天了。”果然,入夜时分,狂风大作,森林怒吼,好像老天爷张开大口要吃人似的,听说夜晚附近还有豹子叫唤,在这深山老林过夜,真有一种恐惧的感觉。我知道野兽都怕火光,就特意要来两盏应急灯,可几个钟头后就没电了。“邻居”们早进入梦乡,我却怎么也睡不着,侧耳细听豹子的叫声,不知是风声大,还是今晚豹子没有来,总也听不到,害得我天亮之前才迷瞪了一会儿。
谚语云:“早风夜住,夜风三天”,这一次却是例外,第二天起来已是风和日丽。我和刘翠国大哥吃了点东西,便向天桥的主峰——百草坨攀登,途经小莜麦屯、大莜麦屯村落旧址。旧社会,这里因有一汪泉水而住着不少人家。一些城里来旅游的人看后百思不得其解,说这里洗不上澡,逛不上街,孩子连学也上不成,进一趟城要走多远的路啊,为什么偏住在这么个山坡上?其实,解放前兵荒马乱,不少饥民为了生存,不得已才举家搬到深山开荒种地,图得是过一个安定的日子。无论到什么时候,人的生存永远是第一需要,连生存都成了问题,还奢谈什么文明呢?
在莜麦屯上边,有个山尖叫“雷公庙尖”。据说过去每逢下大雨时,此山尖处就电闪雷鸣,惊雷滚滚,莜麦屯的人们怕霹伤人畜,就在山尖上垒了一个雷公庙,将雷公供奉起来,希望保佑人们平安无事。在雷公庙山顶的南侧,我们观看了阎锡山部队修筑的一个屯兵洞,见此山洞,我仿佛听到了晋奉两军混战的喊杀声。
站在雷公庙尖北望,歪头山、长城岭清晰可见;朱行塔、杨树塔、辽道背几个小村近在咫尺。在辽道背的下方深沟里,还有一个小村叫高石堂沟,十二、三户人家却出了一位高级干部,他就是原湖北省高院的院长顾万才。顾万才从小贫苦,光着脚丫子、抱着瓦片(写字、算题用)上了三四年学,抗战爆发后参加了游击队,后来到县政府工作,四十年代初“南下”,一直在湖北政法战线工作,从基层升到了省高院,现已故去十来年了。看来,人不完全在于生在什么地方,山沟里的有志者大有人在,城市里的窝囊废也不乏其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胸怀大志、努力拼搏、把握机遇,干出点名堂来还是有可能的。
百草坨主峰
从雷公庙到百草坨山巅,还有一段上坡路,小道旁长满了一尺多长的狼须草,刘翠国大哥从草丛中拔起一根枯茎对我说:“这是金莲花的茎,秋季百草坨遍开黄色的金莲花,人们采集晒干卖给游客,每斤能卖三十元钱呢。”我说:“不贵,如果摆到城市商场,每斤卖六七十元哩。”“唉!只因咱这山沟交通不便,许多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核桃、花椒等土特产及山里的野果便宜的很,至今经济作物也发展不起来。”刘翠国大哥感叹道。
百草坨山巅阜平与五台界碑
说话间,我俩已登上百草坨山巅,顿觉天宽地阔,放眼望去,山西的五台县、河北的阜平县尽收眼底,我不禁吟道:
脚踏奇峰异岭,
手触蓝天白云。
东望王快碧水,
西眺五台巅峰。
茫茫四海,
芸芸众生,
世间多有叽喳事,
你争我夺不肯休,
功名利禄惹人累,
登高一笑皆为空!
“嗬!作诗呢?”刘翠国大哥笑问。我说:“不惑之年的人了,已没了那份激情,只不过胡诌罢了。”
掏出手机一看,百草坨上信号还挺足。我给远在宣化的家打电话,正巧妻子在家,我兴奋地说:“我在百草坨给你打电话呢。”“什么?百草坨?百草坨在哪儿?”尽管我平时曾给妻子提起,但她对百草坨还是不甚了了。我想,连河北地界的人都不太知道,这个旅游区的宣传力度还需加大啊!
“爸爸,下次我一定跟您回去,也上天桥和百草坨看看。”这是女儿的声音,我听了心里高兴:女儿虽小,但她的愿望却预示着天桥旅游业的兴盛。我坚信,天桥连同百草坨总会有闻名遐迩的一天!
来源:塞北利剑头条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阜广有礼
阜广有礼
很土、很纯、很美、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