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有什么新药 http://m.39.net/pf/a_4622778.html
踏寻地点
大洼区田庄台镇
踏寻时间
5月18日
田庄台
田庄台镇隶属盘锦市大洼区,是大辽河下游发祥较早的历史文明古镇,位于大洼区东南部,东依大辽河,西至渤海南临营口,北接大洼,是盘锦市的东南门户。镇内的田庄台大辽河大桥贯通大辽河两岸,国道(庄林路)等从镇中通过,并与京哈、沈海、丹锡高速公路连通。盘锦疏港高速辽滨互通立交桥位于田庄台镇台子前村。
清康雍乾年间,田庄台就已成为辽河下游商贾云集之地。至清中叶,镇内著名的商号有8大家。清光绪二十年(年)甲午战争中,日军火烧田庄台,许多商号店铺付之一炬。
从清朝中叶至民国年间,田庄台是辽宁南部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地,是省内外有着很高知名度的商贸码头。
田庄台是早于营口的辽河航运最大码头,东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被清政府称为“商贾辐辏之地”。当时是八里河岸,泊船上千;市井繁华,铺户栉比。有各种行业的工商店铺多家,其中持继营业多年的老字号有多家。镇内集市有东粮市、柴草市、席市、肉市、鱼市、菜市、估依市、牲口市、工夫市等。
解放之后的田庄台镇工商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在当时发展迅速。镇内最兴旺时有各类企业多家,芦苇编织业在上世纪70-80年代后期在全国领先。交通运输方面,年,由私人马车合作组织了田庄台运输社,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运输社购进了解放CA10汽车,更名为营口市田庄台汽车队。而后逐渐发展,拥有货运汽车32台、辅助车辆4台,更名为大洼县汽车货运二公司,成为盘锦市仅有的3家专业运输车队之一。
田庄台的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老胡家烧鸡、王把切糕、刘家果子铺等是其中的代表。目前,田庄台有31项传统手工艺项目被列入省、市、区三级非遗保护名录,其中有26项属于“田庄台小吃”系列。年,凤桥酒厂、刘家果子铺、宝发祥糕点铺、王家粘食、宛三爷回回馆五家企业获得了“辽宁老字号”荣誉称号。年,田庄台小吃和特色餐饮年销售额突破0万元。
1
千年古镇田庄台从来不缺少故事,人们都知道这里是中日甲午战争陆地上最后一战之地,镇子南部还建有中日甲午末战殉国将士墓。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战争的国共拉锯时期,这里也发生过三次战斗,其中一次还十分惨烈。
5月18日,我们顶着六七级的大风,奔向田庄台,寻找70多年前的“红色故事”。那时的田庄台在盘锦境内绝对是个大镇子,有居民近千户,多人口,交通便利、商贾云集,是个不折不扣的军事要地。
可能是时间稍显久远,田庄台镇里亲眼目睹过解放战争时那三次战斗的人已很难找寻。幸运的是,在镇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的热心帮助下,找到了一位名为张胜利的老人。这位老人今年76岁,退休后在一家公司打更,对解放前田庄台的历史极感兴趣,他领着我们在镇里开始寻找“红色故事”。
田庄台镇一条南北主街的最北端是原来的柴草市,年日本投降后来到田庄台驻防的共产党部队就在这里驻守和训练。
这是一支怎样的部队呢?是冀热辽军区16军分区72团的一个营,72团是抗战胜利后中共营口市委组建的第一支地方人民武装。72团后与辽东人民自卫军一支队合编,改为东北民主联军四纵十师。驻田庄台部队番号先后称3团一营、30团一营。
张胜利说“:当时部队就住在柴草市附近的老百姓家里,纪律严明,秋毫不范。人们习惯称他们‘八路’。”柴草市西侧原来有一个大车店,前面有一个大的空场,战士们平时就在这空场上训练。如今这里是国网田庄台供电营业厅,后面极大的院落仿佛还有当年的影子。
位于大辽河边码头处的“小白楼”十分有名,这座当年日伪时期的水上警察署目前已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解放战争时期发生的第二次战斗,国民党军就是把这里当成最后的合围地点。白色的小楼虽已显破旧,但依然记得四周那对战的枪声……
2
第一次战斗
第一次战斗发生在年12月7日,其实是当时“盘山事件”的延续。
年11月29日,叛匪袭击盘山县政府得逞后,匪首张海峰被进驻沟帮子的国民党52军任命为盘山县保安队大队长,同时得到了一些武器。
“盘山事件”后我盘山县党政军人员向田庄台转移,张海峰想趁机追杀,以彻底消灭我盘山县党政军全体人员。
12月6日,张海峰率60余匪徒乘轨道车从盘山出发至大洼,当晚住在三道沟村。第二天凌晨,一干人马转乘8辆胶轮马车狂奔田庄台。
7日一早,匪徒们化装成卖柴的,窜入田庄台柴草市,对正在附近训练的我军战士进行袭击。匪徒哪知这是一支正规部队,交火后匪徒便四处逃散。其中张海峰受伤被众匪遗弃,但仍垂死挣扎,我战士高喊“缴枪不杀,宽大俘虏”后继续还击,张海峰打伤我一名战士,后被刺刀刺死。
此次战斗,前后不到两个小时,共击毙和俘虏匪徒39名,缴获胶轮马车6辆。
听闻张海峰被击毙,当时盘山县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第二次战斗
叛匪袭击田庄台刚刚一个月,也就是年1月6日,准备进占营口的国民党52军25师75团已经占领了大洼北面的三道沟村。作为营口防御屏障之一的田庄台,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1月7日15时,国民党军向我驻田庄台守军发起突然进攻。当时我军3团3营准备与3团1营换防,其实参与田庄台第二次战斗的我军实际上是两个营。而国民党军则以75团为主,经过精心策划,从三面合围田庄台,确定的合围地点就是“小白楼”。
国民党军进攻的三个方向为北面、南面和西面。战斗打响后,因敌方兵力及火力占优,我军退入镇内,占领主要建筑物进行抵抗。7日晚上,镇内通宵都在巷战争夺。
激战过程中,我军从大石桥、海城派出增援部队,准备对敌人进行反包围,但进展都不顺利,最后反包围计划落空。
争夺中,双方只隔一堵墙、一座房,互扔手榴弹,踢开房门用冲锋枪扫射。我军一名为蒋洪宽的机枪手,在房顶上整整打了一夜没吃东西,下房时已经不会走路了。
战至8日拂晓,国民党军75团基本占领镇区一半。面对三面而来的敌人,我军仍拼死抵抗,不过因人员伤亡过大,于中午前从镇西南方突围,在碾房村处越过封冻大辽河后撤。8日中午,国民党75团完全占领田庄台镇。
据称,此次战斗,我军打死打伤国民党军多人,这也是国民党52军25师出关以来战斗损失最大的一次。经过这次战斗,我军在田庄台百姓中树立了威信,他们说“:八路军真是好样的,不仅对老百姓好,打仗也不差。”
第三次战斗
解放战争进行到年末,我军已进入大反攻阶段,东北的国民党军主力部队早已龟缩到几个重点大城市和主要铁路沿线。
当时的田庄台镇,仍被驻守营口的国民党军第九师看作前哨阵地,派有两个连(二连、五连)驻扎,此外田庄台还有水上警察队和清剿队驻守。这些人经常以“扫荡”的名义溜出镇外,为非作歹,抓鸡打狗抢粮,欺压百姓。
年2月2日(农历腊月廿三),我人民解放军辽吉军区的吉丹、鞍山两支部队及骑营、炮兵连奉命解放田庄台镇,进而解放营口。
我军于晚8点开始对田庄台进行包围,然后从田庄台东粮市开始正面进攻。战斗一打响,镇内的两个连国民党军、水上警察大队、清剿队乱作一团,没有抵抗就溃不成军。敌军第五连被我军全部缴械,二连及水上警察队、清剿队从碾房村方向过河逃窜到营口。我军仅围困3个多小时并未投入激战就解放了田庄台镇。
这就是田庄台解放的第三次战斗。
3
如今的田庄台镇,大辽河在镇外静静流淌,镇内商铺林立,处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色。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2.73亿元。
这里集餐饮、展示、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田庄台小吃展厅让非遗展示和产品销售有了新平台;这里的兄弟水稻合作社已流转水田亩,稻田养蟹亩,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这里的中央堡田园文化旅游综合体一期建设基本完工,全年接待游客多人次……
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千年古镇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向人们展示着她的繁荣和美丽。
第二次战斗国民党军设定的最后合围地
——小白楼
小白楼,田庄台镇大辽河岸边码头处的一座白色二层建筑,建于年,曾是日本关东军水上警察派出所和伪满田庄台水上警察一分队所在地。解放战争时期,田庄台发生的第二次战斗,国民党军就是把这里当成了合围的目的地,可见小白楼在田庄台的重要位置。
5月18日,记者来到了小白楼。这是一幢中间两层高、两边一层高的白色小楼。小楼被铁栅栏包围着,无法近前观看。楼前立着两块石碑,分别写着“日本关东军水上警察派出所旧址”“田庄台水上警察一分队旧址”字样。
今年76岁的张胜利老人说,他从小生活在小白楼东北角不远的地方,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到这里来玩。这里地面应该比原来高了大约五六十厘米。小楼下面的墙上原来有瞭望口和枪眼,现在都被土覆盖无法看到了。
从看管小白楼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现在小白楼空闲着。原先室内有一个卫生间和一铺炕,在二楼楼梯下边有个地道通向西边,出口在楼的后面。
据田庄台镇党委宣传委员刘坤介绍,小白楼建于年,砖石结构,建筑面积平方米,楼内设有办公室、禁闭室和值班室。二楼楼顶可尽览大辽河两岸。楼体内外全部粉刷成白色,被当地人称作“小白楼”。
田庄台码头当年异常繁华,据史料记载,自开河至封冻期间,每日来往于河面的各类船舶络绎不绝,远望大大小小的帆船桅杆如林,船旗飘扬,蔚为壮观。
年冬,日军占领田庄台。为加强对田庄台及周边的军事控制和进行更大范围的经济掠夺,年建成了小白楼,成为日军田庄台警察署水上警察大队的据点,对所有经过这段河面的船只收缴捐税。
解放后,小白楼由盘山县人民政府接管,年成立的辽西省航运公司办公地址设在小白楼。此后小白楼先后归属营口港务局、田庄台港、营口航务局、田庄台水上运输公司、盘锦市航运处、田庄台航运公司。作为田庄台的船社,小白楼后归营口航务处驻田庄台办事处使用,在通航季节为用户办理航运业务。年盘锦建市后,小白楼划归盘锦市。3年被列为盘锦市文物保护单位,年10月被辽宁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4月,盘锦市文物部门对小白楼进行了重新修缮。
主办:盘锦市委网信办盘锦市融媒体发展中心
记者:翟学军任淑艳刘刚林松王克威
编辑:黄培
校审:王蕾
新闻
投稿邮箱:pjrbxm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