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名湿疹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聚焦精准扶贫”
访谈节目
-FM95日照综合广播-
本期节目
嘉宾
巨峰西大洼村
第一书记
李祥军
按照组织选派,李祥军于年2月到巨峰镇西大洼村任职第一书记。大洼村位于巨峰镇政府西南部4公里处,紧靠省道北侧,是巨峰有名的贫困洼地,经济薄弱村,年被确定为市定贫困村。全村共有户、口人(其中岭后自然村29户),党员30人。原有贫困户6户9人(年已全部脱贫、年根据上级要求、结合14年和15年共四年10户16口人的贫困户进行把关梳理:脱贫不享受政策1户3人;脱贫享受政策9户13人)。耕地面积亩,林地、山场面积非常小,资源匮乏、地理位置偏僻,成为多年来制约村庄发展的瓶颈。村集体无收入来源,村民收入主要依靠茶叶种植和外出打工。
做好扶贫工作,实现脱贫摘帽,是第一书记的主要政治任务。李祥军的目标不仅仅是摘掉西大洼村的贫困帽子,更重要的是加强班子建设,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这一主线,运用落实好民主管理和组织生活制度,建立完善“主题党日”活动,结合“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使党员队伍整体提升,增加凝聚力,推动村庄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确保不再返贫,实现有“洼”到“峰”的实质性转变。
深入了解民意,理清工作思路
作为一名机关干部,虽然对乡镇工作有所了解,但不够细致全面。因此他把了解村情,找准工作着力点作为驻村工作的第一课。到村后,李祥军利用早上的时间(7:20到村)走访老党员、群众80余户,并通过走街串巷,到田间地头和党员群众拉家常、问冷暖,迅速全面的掌握了村情和村民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深入了解:村班子凝聚力较强,群众认可度较高,但村集体无收入来源,存在想干事无钱办事的现状;党员队伍结构老龄化比较严重,年轻党员外出务工的多;村民收入主要依靠茶业种植和外出打工;村庄东西街需硬化、南北街需拓宽、茶园灌溉缺水严重、办公场所陈旧、村民无健身活动场地等问题急需解决。结合实情,他确定了“跟进班子、利用市定贫困村帮扶政策,改善基础设施”为驻村帮扶的主要思路,并及时跟部长们汇报。然后按照事事召开村两委及村民代表、扶贫理事会会议,报招标平台程序逐步开展工作。
完善基础设施,为脱贫攻坚奠定基础
一是修路配渠。到村第一印象是村容村貌、街道规划都还不错、比较整洁,但存在道路狭窄,排水不畅等问题。到村后首先对入村路经南北大街至村后自然村进行拓宽改造。按照生态文明村标准对路肩进行拓宽、绿化、美化,完成排水沟等相关配套约1公里,总投资41.8万元(财政奖补25.45万元,组织部帮扶资金5万元,空缺资金11.35万元)。同时,协调交通部门争引资金40余万元对东西大街硬化米。二是修缮办公场所。办公场所年久失修,布局不合理,为打造开放式为民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办事,对办公场所进行改造修缮(室内及防盗设施、空调、监控设施等进行更换及完善共投资5万余元)。部内先后3次拨付党建资金14万余元、投影仪一套及老年大学调剂办公桌椅一宗共计16余万元,(后期争取区财政用于文化大院建设资金3万元对新办公桌椅的进行了更换),并协调文体局安装体育器材一宗(锣鼓、二胡、京胡等),后期省有关部门又对省市定贫困村给予充实,满足了村民的娱乐健身需求。三是完善水利设施。制约大洼村产业发展的症结就是解决水的问题,协调水利部门利用政策及包联企业支持总投资58.5万元对村南头大泥汪进行深挖砌井(并于8月16号举行了暖心水竣工仪式)、争取包联企业支持(齐鲁集团10万元,黄海粮油2万元,水利局20万已到位,空缺资金26.5万)。四是电力设施。我与村刘书记一起到巨峰变电所争取50万左右的调剂指标,增设变压器、主线杆更换梳理,现已满足全村电力需求。大井建成后,协调电力部门对村委由东往西免费更换高压电路,增加变压器,电缆等,满足大口井西延送水用电需求约13余万元,线路架设已完工(无偿投资共约70万元)。年下半年对村前大口井北边东西路,后自然村村前,西,后半包围式主村路进行了硬化,总投资20余万元。村庄基础设施的完善,让老百姓吃了定心丸,也为大洼村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制定扶贫计划,脱贫攻坚稳步推进
大洼村当时有贫困户6户9人,年老多病是致贫的主要原因。贫困户脱贫最根本的是通过发展产业脱贫。当前已根据村情,与村班子共同制定了产业扶贫计划:
一是实施“一亩茶园”扶贫工程。根据镇党委、政府工作安排,按照“一亩茶园”扶贫工程工作思路,积极拓展茶业规模,实现特色产业脱贫。
二是建设果蔬种植项目。通过引入山东康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企业+村集体+贫困户”的农民合作社,利用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及第一书记资金在大井西边建钢结构加工厂1处,标准化果蔬种植大棚3个。加工厂通过集中整合劳动力,开展茶叶加工,柳编,花生米加工等作业;果蔬大棚主要用于种植葡萄等果蔬,并依托种植开展旅游采摘、酿制葡萄酒等。总投资50万元,通过“整建整租”的方式与企业合作实现资产收益(每年3.65万元),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岗位,实现岗位收益。年龄超过65周岁又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年实施扶贫慰问,实现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项目共流转土地12亩,并将项目分红发放到贫困户手中(每年3.65万元),由于公司业务头绪较多,无暇顾及此产业,经党委领导与企业协商已解除合同,具体事宜正在推进中。在就是按照区委、党委的要求按部就班的完成了如村级成立红白理事会、孝德基金等工作的推进。
年完成了大井东水西送部分工程(管道早已铺设完成,泵房电机等党委正在完善推进中、总投资近20万元);按照年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资金推进工作,完成了截留塘坝2处并理顺了园中4条道路,满足了村民出入菜园需求、同时将村民入村后公路建桥通巷共10道,满足了老少爷们的生活需要(约8万元),同时按照镇党委的统一部署,改善老少爷们的生活环境打造了林水会战线,对东西路的两边进行了清理绿化。并对厕所按照无害化要求进行了改造,已超额完成(共户,协调政策补贴15余万元)。在就是让村民用上放心水,积极协调水利部门进行政策支持23万元(由于大洼村的地势原因目前已完成时间段供水,利于长远水利局方案正在落实中),在就是贫困户的危房改造(2.7万元),及产业项目北侧便民桥四座(4.2万元)。两年多来共争引资金超余万元,作为“娘家”区委组织部专门召开部长办公会,对所包村的外欠工程款及相关工作专题研究,本着不留尾子,好事办好的原则逐一落实解决。
现在谈谈两年多来的感受及建议:工作的过程中只要把村当家,老少爷们当做自己的家人,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开展工作,在娘家坚强后盾的支持下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更是非常必要的环环相扣。工作中对一部分“等、靠、要”思想体现比较突出的现象,奔着“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的主导思想得以很好的诠释。
入村工作以来,在娘家坚强的后盾支持下,在党委的宏观指导下、在村两委及老少爷们们的共同努力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始终谨记自己是一名组工干部,始终谨记第一书记职责,干好干实每一件事。并有幸在年底,全程参与了整个王沟管区的村“两委”换届工作,历时近两个月。回顾这两年多的付出,他心里非常坦然,看到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老少爷们那欣喜的笑容和对工作的认可,心里由衷的高兴,想想自己的付出也是值得的。目前,村里社会风气得到了很大的转变、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干群关系更加紧密。大洼村获得年度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