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家的上学没用

白癜风缺铜吃什么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7007739.html

凡尘俗世,尽在其中

招娣儿78

闻敬

长篇年代小说,《招娣儿》正在连载中,

超级接地气,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哦!

72恶人先告状

73仨丫头轮班陪睡

74两个女的,都不是省油的灯

75四胞胎,全没了!

76不好了,三丫头吃了毒棒子粒儿

77为证清白,以身试毒

时间一晃就是几年。这几年,周金生家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先是大闺女春想考上了本地区的一所师范,能上师范,就意味着脱掉了农民的帽子,抖落掉满头的高粱花子,从此吃上了商品粮,被村里人羡慕不已。

紧接着老二夏想又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乡里的初中教学水平低,初中毕业生一届学生里能出三两个中专生就不错了,或者干脆没有。

中专生是凤毛麟角,再有就是县里的重点高中了,大部分学生,要么毕业后回家务农,要么去镇上同样教学水平低的普通高中。

能上重点高中的,也都是尖子生。

夏想去城里上重点高中,也是让人羡慕的。因为上了重点高中,便有了考大学的希望。

老三招娣和老四周宝珠也都上了初中,招娣的成绩在班里也是前几名,周宝珠调皮、贪玩,学习一般,但非常聪明,只要他用上一段时间的功,学习成绩立马上去一大截。

村里人谈起周金生家的孩子,都竖起大拇指:人家那孩子们,学习是真棒!

甚至村里,有许多大人教育孩子好好学习,也会这样说:“好好上学,到时候考上个学校,分配工作,跟老周家春想似的,端个铁饭碗儿,吃商品粮!”

或者说:“咱那孩子,要跟老周家孩子似的学习那么棒,我砸锅卖铁也供!”

孩子们学习好,对于父母来说当然是光荣的事儿,毕竟说出去也长脸,可是,压力也确实大。一个普普通通靠种地为生的庄稼主儿,两口子供着四个学生,干活儿的少,花钱的多。是真难!

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了,别人家都盖了新房子,周家当然也不能差劲儿,也盖上了五间瓦房。

在农村里,正常的家主,到了什么时候,就要安排什么事儿,盖房子当然也是当务之急。

新房有了,孩子们也都争气,周金生和李凤在高兴的同时,少不了就会唉声叹气:“万一几个孩子都考上学,可怎么供得起啊!”

这个时候,周金生总是憨憨一笑:甭上那愁,考上自有考上的法!

“你说这几个玩意儿也是,都学习那么好,真是愁人!”李凤紧拧着眉头。

“哼!你也真是,别人家孩子死活学不会都没治!咱孩子学习好你还上愁!”

“那能不上愁吗?光花钱一大洼就够你愁的,更别说,万一四个行子都考出去了,家里一个留不住,等你老了,身边儿连个人也没有,躺到炕上想叫人端碗水喝,都找不着,你就傻了眼儿了!”

这样的聊天,两口子不知道聊过多少次。

其实不光他俩聊,别人有时候也和他们聊这样的话题。

有一回放假,李凤带着几个孩子在棉花地里干活儿。

旁边的地,也种的棉花,那一家人也在干活儿。

于是,两家的人,碰到一起,一边干活儿,就一边聊天。

有一次,就聊到了周金生家的几个孩子。

旁边的婶婶先是夸了一通周家的孩子们学习棒,又露出了一丝惆怅:唉!金生嫂,你说你家四个孩子都这么聪明伶俐,要是都考上大学全飞了可怎么着!

“怎么着,都飞了,咱也没法呀!谁有能耐谁飞呗!”李凤笑着。

“到时候把钱都给他们花了,一个个小燕儿似的,扑棱棱都飞了,他们倒是好了,剩下你老俩,可就......为自己想着点吧,可得留一个在身边。”那个婶子逗笑着说。

“听你的,就留一个。留哪个好呢?”李凤也逗笑着。

“春想你是留不住了,人家已经板上钉钉,吃上皇粮了,夏想吧......”

虽然知道这是玩笑话,可还没等那婶子说完,夏想就嚷:“哼!我自己的事儿我自己做主,谁说了也不算!”

“哈哈哈哈,你想留下怕是你娘还不选你呢,嫌你不听话!你娘早就说了,从小到大,就你不省心!”婶子哈哈笑着,继续逗闹。

“不要拉倒,反正我也不想留!”夏想又怼了回去!

“就招娣听话,又懂事儿,老实,还爱干活儿!”婶子夸奖着。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招娣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儿,翻了翻白眼儿:你就知道我考不上啊!

“哟!看了不!又一个大学生!真是一个跟着一个学!瞅瞅人家这孩子!”

其实这样的对话,不止一个人对李凤和周金生说过。

还有人对李凤说:“你家那孩子,可别逼着他们学习,都考上大学,身边一个也留不住了!”

“谁逼着他们学习呀!他们非学,拦也拦不住!”李凤道。

就连周金生的娘,都跟周金生和李凤说过:“你们可拿定了主意,不能有多少孩子都出去上学!身边没个人可不行,小子念个书还有用,丫头家的识那么多字干嘛!”

也真是奇怪了,一家子出一个大学生是令人高兴,令人羡慕的,若是一家里所有的孩子都考出去,作父母的又不由自主地恐慌,不仅自己恐慌,好像周围人也帮着恐慌似的。

可不是吗?上初中的招娣学习非常认真,两个姐姐就是她的榜样,她的标杆,一心向姐姐们看齐。

每天晚上,她写完作业还不肯睡觉,不是预习就是复习,常常一学就是一大晚上。

李凤每天都来催很多次:行了!别学了,快点睡吧!

天天点灯熬油的没完没了!

哪那么多作业写呀!别写了,快睡!

农闲的时节,周末招娣在家写作业,不出去,李凤也往外赶:快出去玩儿会儿去,一天到晚在家闷着,没完没了地看书,书有嘛好看的呀!出去找四焕她们玩儿玩儿去!

李凤越这样说,招娣就越认真。

别人跟父母说的那些话,招娣都记在了心里,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父母怎么想,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坚决要考出去!

未完待续

闻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tianzx.com/dwxxc/12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