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浓烈的色彩
旺盛的生命力
灿烂的感觉
你喜欢吗?
猜一猜这些油画的作者
是怎样的人?
红遍中国的“梵高奶奶”
还记得吗?
83岁的常秀峰大字不识
为了哄城里长大的小孙女
70岁开始拿画笔
一笔笔画出了
记忆中的“乡愁”
打动了无数中国心
在大连也有一位这样的老人
她出生于年
今年74周岁
只读过6年书
一辈子都是贤妻良母
年4月
才第一次拿起画笔
已创作的余幅油画作品
赢得多位专业人士的赞叹
她叫邓瑞华
眼下
她正忙着筹备画展
出版画册
01
少年艰辛都成了生命财富
尽管不喜欢别人喊她“梵高奶奶”,可看邓瑞华的画作,那热烈的色彩、抽象的表达,总让人想到梵高和毕加索。邓奶奶笔名木子,她建议:
叫我木子奶奶吧!
我不像任何人,我就是我,我画的都是我心里的东西!——木子奶奶
木子奶奶家住开发区,但她是地道的南方人,出生于江西省黎川县一个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庄。“我的家在武夷山下,家门口有棵大樟树,有河流,有石板路。”时隔70年光阴,她依然清楚地记得老家的模样。
《厨房门口的柚子树》5岁时,家中巨变,父亲去世,姐弟三个与母亲相依为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她勉强读书到六年级,就下来干农活了。
砍柴、打猪草,挑着40斤重的谷子走40里的山路。人小体弱走得慢,别人都把货送到了,她还在赶路。又累又怕,边走边哭,从凌晨4点直走到夜里10点才抵达县城,一趟下来不过挣4毛2分钱……
说起少年时的苦,木子奶奶的眼里泛出泪来。苦是刻骨铭心的,却没有在她的心中留下怨,倒成就了不服输的性格,也成了生命财富,让她在人生暮年里灵感喷发。
《村前有条河》02
72岁时宣布“正式退休”
16岁那年,她招工去了县里,在一家小饭店做杂工。因为勤快朴实长眼色,被常来吃饭的一名年轻人相中。
“他就是我爱人,那时候已经在县科委工作了。”木子奶奶很得意,自己小学毕业,竟找了个大学生爱人。
对方看中的,正是她的善良和能干,认准了她能跟自己一心一意过日子,会对偏僻老家的那些亲人好。
《太阳升起的时候》她18岁就结婚了,也从此担起了丈夫一大家子亲戚的照扶。
这么多年过去,每月按时往老家汇款,帮亲戚们解决各种事情,又把他们一个个带出来。“十多年前爱人去世时,跟我说,感谢我三件事:对家人好,养了三个好孩子,与他同甘共苦。”
年,木子奶奶和老伴从江西来大连,帮儿子带孙子。20年过去,儿女们都事业有成,孙辈们也都去了国外读书工作。
72岁那年,她跟孩子们宣布:“我正式退休了!”一生都在为丈夫为孩子操劳,到老了,该为自己活一把了。
《当黄昏来临》03
对绘画一无所知就拿起了画笔
刚来大连时,木子奶奶也跟别的老人一样,学太极拳、打滚子。几年后她意识到,不能这样“玩”下去,带孙子之余,开始尝试寻找喜欢的事。她学中国传统文化,学古琴,还学书法,却都没有“入迷”的感觉。
直到年去美国看孙子,发现这个国家到处都是博物馆。“一幅幅油画看过去,我一下子就被那种质感打动了,心中喜欢得不得了!”木子奶奶3月回国,4月就拿起了油画笔。
她甚至连需要准备什么材料都不知道,直接去问画店店员。“店员帮我拿了幅40×50的画板、两支笔、十几管颜料,说足够了。”
《岁月在其间》她去老年大学报名,跟李明军老师学画,“我是班里年纪最大的,且没有任何根基。”老师告诉她不必拘泥于章法,“大胆涂”。
这一次学习因为路途太远,仅坚持了半年就放弃了,木子奶奶开始了“自学”。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完成一幅就传给老师看。王中林、林则军、赵宝坤,这些当代油画家都指点过她。“老师们给了我极大的空间,每一次交流都有收获。”
《秋天也可灿烂》04
两年创作了两百多幅作品
见到木子奶奶时,她刚从山东临沂写生回来。和国内余位画者一起参加大洼写生艺术节。
我画了一幅漫天的柿子,取名《我唱着歌从这里经过》。我喜欢大画,憧憬美好,把快乐放在第一位!我就是想用一幅幅的作品,把心里的话说出来,表达对生命的敬畏,讴歌生命的过程。——木子奶奶
木子奶奶的作品中没有沮丧阴郁,有的只是热烈、积极、温暖和豪迈。
她的画总是出人意料,用老师们的评价是“胆大妄为”。她总是先有一个主题,再开始构思,随即就画了。
《一个傻子看月亮》月亮、树林与幽深的夜色,还有一个少年。
《不怕寒风来》一棵枯树,只在枝梢留了两枚柿子。
《东南西北》满画幅的松针,凌乱却充满韵律。灵感来自童牛岭爬山时的一次仰望。
《芦花要出嫁》那两片轻舞的芦花啊,还有满地的金黄。
《奶奶的》一只放在椅子上的老瓦罐,是奶奶的奶奶用过的吗?
《爷爷的》老太师椅上的茶壶,仿佛在岁月里呆了很久。
05
她给画展取名《致敬生活》
每次参加写生活动,木子奶奶总是那个“年龄最大、学画时间最短、最让人吃惊”的人。她的开朗积极乐观影响着每个人,“或许我不是技术最好的那个,但我的画有内容,有思想,不苍白。我不临摹,全是创作画!”
木子奶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反而更加大胆,很多专业画家不敢做的,她都去做了,让画了几十年的人很是羡慕。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是木子奶奶的老师,我只是个引导者。奶奶那种质朴的发自内心的对绘画的热爱,非常打动人。我常常忘了木子奶奶的年龄。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年龄多大,都应该保持年轻的心态,始终学习,始终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青年画家赵宝坤
年轻时丈夫宠她,老了儿子宠她。画油画是个费钱的活,退休金全搭进去了,儿子给她专门准备了画室,供她施展拳脚,办公室的墙上挂着老妈的作品。还时不时地在朋友圈里晒老妈的作品,“一听说是74岁老人画的,大家都赞不绝口!”儿子何纯很为老妈骄傲。
在众人的鼓励下,木子奶奶决定举办人生首个画展,还要出版画册,名字就叫《致敬生活》。眼下,余幅作品正在画框制作中,画展预计于本月底开启。
儿子办公室的墙上,挂着老妈的作品。木子奶奶作品展示
《我说自己的话》木子奶奶笔下的芦荟是红色的,有自己的情绪。
《演奏一曲交响乐》木子奶奶说,画这幅画的过程如同指挥交响乐一样。
《寻找光源》有一天外面下大雨,她特别有感觉,用刷子在画布上刷刷刷,出现了这幅画面。
《月光下》去年11月去临沂写生,晚上大家都出去玩了,木子奶奶一个人在大厅里画下了夜晚的鸡冠花。
《春夏秋冬》木子奶奶非常自信,她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画。她笔下的春夏秋冬充满色彩和情绪,绝不是我们看到的具象。
《少年的记忆》这样的荷花主题作品一共有15幅,组成了“荷花池的故事”系列。木子奶奶说未来她会主力画荷花。
《诺言在这里》向日葵也是木子奶奶常画的内容,她笔下的向日葵是有生命的。
《执着》木子奶奶说,有一天她就想表达执着,便构思了这样的画面。
《走过贫瘠的荒原》一双鞋,泥泞路的尽头是一幅火红的太阳,木子奶奶以此献给所有从山村里走出的孩子。
“
木子奶奶的画里全有故事,全是回忆,是感悟。面对那些画,感受得到画者心中汹涌的爱与热情。木子奶奶说自己天天忙得很,一个人住,却连做饭的时间都没有。要画画,要看书,要写生,还要跟同好者交流。跟木子奶奶聊天,她反复提到一个词:玩,好玩。谁说老年人就只能带孙子做家务,或者打扑克跳广场舞?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74岁也可以追梦。
”
“新闻大连”综合边走边画
文字:一帆
编辑:“新闻大连”燕子
美编:“新闻大连”孔德成
主编:“新闻大连”张溢中
大家此刻都在看这些↓
通报!星海“楼外楼”处理情况
大连步行街要升级!全省试点
定了!公交车“供暖”时间
年薪公布!大连法院招聘了
留神!这些路口信号灯,撤了!
大连市区闹狐狸?啥情况?
原标题:《“梵高奶奶”,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