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县东大洼现代农业园区推进一二三产业深

白颠病症状 http://m.39.net/pf/a_4710686.html

衡水市故城县东大洼现代农业园区

创新“农业+”模式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本报讯(于凯春、王希录)今年以来,故城县东大洼现代农业园区按照“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的思路,创新打造“农业+”发展新模式,推进农业与农产品深加工、电子商务、生态旅游等产业合作,努力实现一产接二连三,三大产业良性融合发展。

创新发展“农业+基地”模式,促进现代型农业稳步发展。一是建立科研基地。引导各入园企业与高校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新引进了覆盆子、栗香薯、草莓等新品种30多项。梅颂园公司与中国农科院合作,计划在东大洼建设“产、学、研”基地;新希望六和集团建成高科技现代化父母代猪舍,规划进一步建设“养殖-沼气-发电-加工”新型“四位一体”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泰国正大集团规划拟建设高科技孵化区、动物营养研发中心和动物试验推广示范基地。二是订单基地。发挥园区传统种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瓜果、中草药等订单农业。辉业源公司与日本、韩国签订种植合同,出口秋月梨、水果胡萝卜、阳光玫瑰葡萄等高端果蔬。三是示范基地。日本伯格地球规划建设亩领先国际水准的育苗、育种基地;梅颂园应用设施栽培、节水灌溉、立体种养等农业新技术,规划建设国际领先的日光温室+鱼塘的种养模式。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的实用技术,使园区发展成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基地,成为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地。

创新发展“农业+市场”模式,促进示范型农业迅速隆起。从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市场销售3个环节入手,构建现代化的农业营销体系,实现与京津市场的全面无缝对接。一是规划建设冷链物流批发交易市场。该项目计划占地亩,总投资10亿元。分两个区:东区为市场交易区;西区为冷储、加工区。规划建设冷库、加工车间、交易大厅、电子网络推广订货交易平台、安全追溯系统等,总建筑面积规划为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配送中心有机衔接、产地市场上通下联。目前,园区内入驻企业与北京新发地、天津王顶堤等十几家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上百家超市建立了合作关系。二是大力发展“线上交易”。全面推广电子商务线上交易模式,引导企业主动与阿里巴巴、快手等电商平台开展合作,目前,已有芦笋、番薯干、有机水果等20多款农副产品上架实现了网上销售。下一步,园区将联合所有入驻企业举办文化采摘节,依托快手和淘宝直播,实现线上大量销售。三是培育知名品牌。目前,园区10多个蔬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和无公害产品认证。注册蔬菜商标“东大洼”、“梅颂园”、“农妙鲜”、“鲜益友”等11个,“东大洼”被认定为河北省著名商标。通过打造知名品牌来提升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提高园区内农业企业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园区生产的各类农产品远销美、日、欧洲等国家。

创新发展“农业+旅游”模式,促进休闲型农业绿色崛起。通过“挖掘、整合、造势、合作”,发挥农业“自然、绿色、生态”等传统优势,推动“农业+旅游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一方面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依托园区内水系布局,与龙头企业合作,深入挖掘悠久的农耕文化,充分展示运河传统农耕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和运河特色餐饮文化,突出不同时代农业发展的特征。一方面发展特色观光农业。园区启动了一系列特色农业观光项目:绿康-德国农庄项目占地亩,总投资1.2亿元,以展示异域农业产业风光为主题,集异域农耕展示、农产品采摘、休闲观光等于一体;正大集团正在建设肉鸡养殖参观场,该项目建设全封闭式参观走廊,实现整个养殖过程可观摩展示;鳄鱼养殖利用养殖过程中淘汰的肉鸡为食物,实现无害化处理,将整个产业链打造成绿色、循环产业链条。另有东大洼菊花博览园、樱桃园、千亩桃园和亩花海项目已全面实施。东大洼园区将观光农业、旅游项目与悠久的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将农业发展和生态旅游经济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和农民增收互惠共赢。来源:衡水新闻网-衡水日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tianzx.com/dwxxc/80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