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馨肃宁年1月23日

德馨肃宁年1月23日

石振立“军地两用”的养殖能手

邵庄乡北河东村的石振立是一名复员军人,在部队时他学会了养貂技术。复员后,他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开始养殖水貂,后来又从事养狐和养貉,由于刻苦钻研养殖技术,他养殖的狐狸和貉子在当地毛皮市场很受欢迎。今天的《德馨肃宁》,我们来认识他。

今年55岁的石振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以“沧州地区养殖珍稀毛皮动物第一人”的词条载入肃宁县志。

年,20岁的石振立高中毕业后走进了军营。他在部队的任务是负责养殖一百多只水貂,这让石振立掌握了不少有关养殖毛皮动物的技术,为/此后从事珍稀毛皮动物养殖打下了基础。

年,石振立退伍回家后首先养起了水貂。虽然他在部队养过水貂,但在部队养貂是执行任务,自己不用面对市场;而在家养貂是产业,要独自面对市场。年,毛皮行情一落千丈,让石振立多年的积蓄一朝化为乌有。石振立不甘心自己的养殖技术就这么荒废了,他重新振作了起来,改养狐狸和貉子,并扩大了养殖规模,还把养殖场从自家院子搬到了邵庄村东大洼。

从年算起,三十多年的养殖经历,让石振立成为当地珍稀毛皮动物养殖行业小有名气的“专家”,他精通各种珍稀毛皮动物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在他看来,动物也有语言和思想,比如他能通过狐狸的眼神、叫声和散发的气味,了解它们的身体状况。

石振立的养殖场,与一般的养殖场大不一样,整体感觉是干净整齐,没有一点异味。他的养殖场,分为养殖区、产仔区和隔离区,所有设施都是自己设计,既现代又方便。笼舍与笼舍之间留多大距离、距离地面多高等都十分精确。他所用的笼舍比一般的要大很多,这样的笼舍动物运动量大,进食多,长势好,还不易传染疫病。他还根据野生动物的特点自己设计了产箱,提高了幼仔的成活率。

他说,要想让动物皮张又大又好,留种提纯是关键。近两年,毛皮行情低迷,石振立根据多年经验,判断今明两年的养殖形势不太乐观,但他没有灰心,他采取的应对措施是控制存栏数量,进一步改良、提纯。

邵庄乡北河东村振利养殖合作社社长石振立:养殖皮草业,在咱们国家来说受国际动态影响,经济动态和市场流行趋势影响,行情不断出现波动,有的时候行情好,有时候比较低迷,养殖户受到挫伤很大,咱们怎么让养殖户度过低迷期?我建议这时候别灰心,发展好的品种,把皮放起来,等行情好的时候再出售。所以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咱们一定要把咱们的种群打理好,把种群的质量培养出一流的水平来,将来行情好的时候把种群扩起来,都是质量好的,这样来说在市场上咱的皮有竞争力,咱的效益也会更好。

年,他被哈尔滨金富康集团评为“科学养殖”模范户、“我是养狐大王”一等奖,被沧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农村实用人才”。他满怀信心地说:好品种才能出好质量的皮,好质量的皮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要培养自己的优良种群,争取创出一个自己品牌。

主持人:养殖珍稀毛皮动物是石振立在部队学会的一技之长,他复员后把技术带回了家里,继续从事养殖业,这些年虽说也有过失败,但他从不气馁,而是凭着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刻苦钻研,终于获得了成功,成为真正的军地两用人才。

本台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tianzx.com/dwxxc/9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