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刊我在盘锦过大年二

火树银花不夜城

——美化亮化营造幸福之城浓厚氛围

火树银花不夜城,五彩缤纷贺新春。春节期间,记者带着节日的喜悦,驱车环绕盘锦城区,重点采访了各县区(经济区)美化亮化情况,实实在在地观赏了一次城乡的美丽夜景,在感受了这人间仙境带给市民们的浓厚节日氛围的同时,也从人们那喜悦洋溢的笑脸上,看到了盘锦人生活在这座幸福之城的自豪感。

从采访中可以看到,今年由各县区负责的春节美化亮化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不仅投入到位,而且精心设计,彰显各自的区域特色,而又均突出了和谐、幸福、欢庆的主题。

兴隆台区:精心点亮“四街、三路、一广场”

夜幕降临,作为主要城区之一的兴隆台区,几条主要街路彩灯闪亮,熠熠生辉。而位于城区核心区域的世纪广场,特色亮化,更是美不胜收,夺目耀眼。这是兴隆台区为节日精心打造的彩灯雕塑。

据了解,兴隆台区把城市亮化作为城市的名片来打造,本着“日常与节日相结合”、“点面逐步推进”的原则,目标是提升城市规划新高度、树立亮化新典型,实现兴隆台区亮化质的飞跃。为此,聘请专业测绘人员,对全域进行了现场勘察测绘,做到每条街道、每棵树的造型、特点了熟于心。对比以往亮化方案,实行保留优点、去其瑕疵的方法,把特色亮化方案落到了实处。充分考虑节日与日常相结合、环保与节约想结合的原则,既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热烈的节日气氛,又要从政府财政及环境角度出发,打造既符合潮流又节约成本的亮化新形象。

同时,本着地标式亮化、打造三小时夜游经济圈的布局,根据兴区城市规划和地域特点,把打造地标式亮化工程与打造夜游经济圈相结合,借助亮化唤醒兴区经济繁荣新活力。本次节日亮化及日常亮化重点选取了“四街(兴隆、石油、市府、惠宾大街)、三路(向海大道、泰山路、辽河路)、一广场(世纪广场)”作为亮化主要载体,其中节日亮化重点对象为街路树木、绿地,日常量化主要为上述区域固定建筑物。实施中,传统与现代双重手法的运用,既有传统的电光源、射灯,又有处于世界领先科技的声光电多媒体手法,打造符合世界潮流的、又有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特征的亮化精品工程,从亮化和美化上,紧跟国际化城市的步伐。

火树银花本报记者刘刚摄

双台子区:七路三街五广场绽放缤纷色彩

夜晚时分,沿着双台子区的主要街路巡游一周,你会情不自禁地为这缤纷的彩灯所惊叹——真美!不仅仅是街路,还有城区的几个临街广场、公园,更是彩灯覆盖、星光灿烂!

据了解,今年春节前夕,双台子区对美化亮化工作进行了专门的研究,由城建部门专业人员勘察设计、制定方案,请专业队伍精心施工,确保了每个彩灯塑型的精美、每条街路彩灯布设的安全标准,正是这样的科学布局与每项施工的精心,才有了全区域亮化整体的协调、分布的科学、造型的精致。

双区今年春节道路亮化总长达22.5公里,主要分布为向海大道3.5公里(东桥隔音带-朝阳街路口),以行道树树枝蓝光LED串灯及白光流星雨、树干粉红色LED串灯、灌木绿色LED串灯为设计造型,让向海大道北段的夜色旖旎非凡。而在1公里的渤海路(二百路口—红旗大街),行道树树枝蓝光LED串灯、五彩流星雨、树干绿色LED灯带、路灯杆大红灯笼,与节日热闹的商街相呼应,形成了城市的亮丽与繁华。3.2公里的辽河路、1.9公里礼贤路,行道树暖白、粉红LED串灯、枫叶,亮丽而温馨。中华路、湖滨路、公园路,行道树LED串灯、树干粉红色LED串灯、树墙白色LED串灯,景观树采用多色彩LED串灯组合搭配,公园门岗五彩渐变LED数码管都各显特色。东西向的长征街、红旗大街、胜利街也完全被LED串灯、白光流星雨、粉暖白LED灯带点亮,多姿多彩、分外妖娆。

同时,双区还亮化了火车站、城北广场、凤凰广场、儿童乐园广场、文化广场、公园广场和川贵小吃一条街仿古牌楼。亮化了湖滨公园两座步行桥,制作了5个主题灯饰。

大洼区:突出“一纵一横”辐射三个街道

“白天看景,夜晚看灯,今年春节大洼变得更美了,亲戚朋友们都说,咱过年不用去外地旅游,就看家乡的真景!”说起家乡美化亮化,市民吴先生深有感触。

在大洼区,重点实施了向海大道、红海滩大街、西湖公园等亮化工程。作为一个由县城转身为区的新城区,大洼的亮化设计更为新颖,自然吸引了来自城乡的群众来此欣赏这多彩的美景。在城市道路照明改造上,与北京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对城区的大洼街道、田家街道、向海街道路灯进行改造。新建和改造路灯杆基余套,把原有的高钠光源更换为LED节能光源,更换光源盏。同时,还进行了城市道路及老旧小区照明改造。如,对大洼街道、田家街道万平方米小区进行综合改造,新安装LED路灯和庭院灯套,实现了城市亮化无死角。

盘山县:突出城区“七个重点”

“盘山城区的美化亮化很有特色,可以远观,也可近看,有主题,更有意境……”夜幕下的盘山县城区,有许多观景的人流都来自周边农村,他们一边拍照一边品评,这美丽的的景色为他们的节日增添了幸福与快乐。

据了解,今年盘山县主要围绕七个重点区域实施美化亮化:一是在政府广场安装了射灯和小品灯;二是盛世桥、太平桥和中华路桥安装射灯、小品造型灯和洗墙灯;三是府前大街安装洗墙灯和节日串灯;四是电商物流园两处路口安装了小品灯;五是高速路口安装了立式LED字形灯——“幸福盘山”;六是湿地公园安装了灯带、庭院灯和射灯;七是盘锦北站迎宾路、站前广场行道树安装了LED彩灯。

另外,结合“服务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要求,采用政府主导、企业投入的方式,推进了县城住宅小区亮化。完成了水岸蓝桥、水岸雅居、华发地产、广达公馆、御湖国际、御景湾、丽景湾、阳光尚城、龙翔花园、学府名城等9家企业10个住宅小区的楼体亮化工程。

辽东湾新区:炫丽的彩灯靓丽的风景

夜幕降临,灯饰将辽东湾新区的夜景装扮一新,炫丽的彩灯成为新区夜色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点亮辽东湾、助力民生、服务企业”。为了提升城市美化亮化水平,让广大市民过上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今年新区精心设计并实施了春节亮化工程,本着“提倡节俭、营造氛围、体现特色”的要求,利用简洁、新颖、多样的灯光、灯饰全方位装点城市夜景。在亮化上,根据道路区域布局及承载功能,分别安装或更换了造型各异各具特色的照明灯、节能灯、景观灯等。通过实施道路亮化美化工程,营造了精致、简洁、大气、流畅的辽东湾新区的夜景。以“苇海观鹤”“科技之光”、“一帆风顺”等为主题,重点实施了向海大道、滨海大道、正邦路以及水韵嘉邸小区、玉带明珠小区、赛格公寓、宏冠大厦周边路段亮化工程。

辽河口:流光溢彩让乡村的夜更美

五彩缤纷乡村夜,流光溢彩辽河口。当夜幕降临,辽河口街区会准时亮起彩灯,千灯闪烁,流光溢彩,呈现出乡村少见的美景。马路边,绚丽多姿的彩灯,目不暇接,更是让人流连忘返。高高挂起的红色灯笼,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在东郭街道,在色彩斑斓的彩灯映衬下,秧歌队员们舞动着腰肢,脸上挂着喜悦的微笑,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度过每一个快乐幸福地夜晚。晏屯村口挂起的大红灯笼,格外吸引眼球,成为乡村的美丽点缀。

羊圈子镇,主街的每一根路灯杆和树上都挂着好看的灯笼。夜幕下,闪烁的灯光,让人们心情更加愉悦。

石新镇,玉石街的五彩灯树格外耀眼,古老建筑与彩灯交相辉映,构成了小镇的又一美景。

本报记者黄世盛

辽河口渔家菜:

年夜饭餐桌上唱“主角”

“河蟹豆腐,煎烹河刀,清蒸稻田蟹,文蛤炖茄子,农家拼盘”,这些耳熟能详的菜名,既是辽河口渔家菜的招牌菜,也是桃源新村饭店的招牌菜,“早在小年之前,预订年夜饭的电话就开始连续不断,从小年到大年三十的包房全部爆满,散台也被预订一空。”盘锦市桃源新村餐饮管理集团总监李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到饭店吃年夜饭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但是辽河口渔家宴升级为饭店年夜饭餐桌的“主角”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不仅是在桃源新村饭店,在我市锦祥餐饮一条街等6条街区的其他饭店,辽河口渔家菜同样大受欢迎,已被市民渐渐熟知。

干锅蒲笋

近两年,我市深入挖掘辽河口餐饮文化资源,打造底蕴深厚、富有盘锦特色的“辽河口渔家菜”特色品牌,使其成为承载地域文化的符号,形成具有盘锦特色的餐饮体系。大力支持鼓励龙头餐饮企业做好“辽河口渔家菜”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及研发、推广工作,形成具有盘锦特色的“辽河口渔家菜”菜系品牌,依托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辽河口渔家菜相关工作,提升餐饮业服务质量,打造独具盘锦地域特色的餐饮文化品牌,推动餐饮业发展。

文蛤手撕茄子

我市详细制定了《盘锦市餐饮行业服务管理标准》、《盘锦市特色餐饮街区建设规范标准》、《“辽河口渔家菜”示范店服务标准》、《“辽河口渔家菜”创建店申报流程》。“辽河口渔家菜”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同时,样板店的建设不断推进,店内外标识实现了六统一,即统一制作“辽河口渔家菜”吊旗、腰线、橱窗图、围裙、胸牌、牌匾。此外,小时候文化餐厅、陆海口等样板店还用店内摆件用具体现辽河口餐饮文化特色。目前,我市共建设示范店3家,特色店14家。在推广样板的基础上,又开展争创“辽河口渔家菜”创建店活动,强力营造“辽河口渔家菜”店内特色氛围。大洼区创建店内还制作精美的体现盘锦特色和餐饮文化的挂画,截至目前,我市已申报建设创建店33家。规范建设了锦祥辽河口渔家菜等6条餐饮特色街区,4条街区已挂牌。“辽河口渔家菜”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餐饮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形成了以县区为主体,街道社区共同参与,各部门协调配合的良好局面。

盘锦米饭

我市借势活动载体,强势提升影响力。首先借助传统媒体,加大宣传,着力提升地域餐饮文化的影响力,提高餐饮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的积极性和参与创建的主动性。继“辽河口渔家菜”烹饪大赛之后,制作并发放“打造‘辽河口渔家菜’品牌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宣传单份,免费发放,做到县区餐饮业户全覆盖。制作“辽河口渔家菜宣传画册”份,在宾馆酒店、商场、车站等人流较大场所免费投放。通过广泛宣传,“辽河口渔家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市广播电台在“大美盘锦行”栏目中,邀请“辽河口渔家菜”餐饮企业参与直播节目,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形成了“赏天下奇观红海滩,品盘锦美食渔家菜”的良好氛围。同时,引导行业协会以参与国家赛事形式,向外推介“辽河口渔家菜”品牌。去年9月,以总冠名方式参加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国字号大赛—“第六届东北美食节”,美食节是由辽、吉、黑三省商务厅和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共同承办,是辽宁广播电视台、新华社、辽宁日报、东北新闻网等10余家媒体共同支持。我市以实景展示红滩绿苇、盘锦特色美食文化。全市10余家餐饮企业、20个厨师和53道菜品参与展览和竞技,中烹协组委会为我市政府颁发了“中国地域餐饮品牌奖”,为福德汇公司颁发了“辽宁金牌名宴”奖,大赛中我市获得了31个团体及个人奖项,“辽河口渔家菜”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成为继红海滩之后的盘锦又一名片。同时在美食节展示的芦苇、草编旅游产品也引起人们购买兴趣,更激发了参观者一睹盘锦红海滩的真实面貌的热情,对引客入盘起到了拉动作用。此外,鼓励“辽河口渔家菜”餐饮企业走出去。引导现有“辽河口渔家菜”的示范店、特色店加大投入,发展连锁经营,目前,已在省内沈阳、鲅鱼圈,省外北京开设了连锁店,省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特色餐饮街区建设已逐步形成规模效应。我市指导各县区、经济区各建设一条辽河口渔家菜特色餐饮街区,同时保证特色餐饮街区内的餐饮店铺不低于60%;特色餐饮街区内经营辽河口渔家菜的创建店达到5家以上。目前,兴隆台区锦祥餐饮街区等6条街区完成了辽河口渔家菜餐饮一条街的定位和改造,4条已挂牌。

文/本报记者赵艳摄影/本报记者赵之钢

美术馆:春节里浓浓的文化味

今年春节期间,辽河美术馆正常开馆,让周边居民多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美术馆目前正在举办三场画展,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一楼南厅的“觉晓”广厦艺术街迎春画展和二楼南厅的“春新”中俄油画作品交流展因为朝阳,似乎更受欢迎。正月初六上午,家住油田河畔小区的赵阿姨和老伴儿带着俩孙子,在美术馆的大厅里玩得正欢,赵阿姨说,因为春节这几天天气好,每天他们都带着俩孙子到广场玩,冷了就带孩子进到美术馆里,里面暖和,还有画展,场地阔,还安全,大人看看画,孩子们就随便玩儿,这种艺术氛围浓的环境,就算是小孩子在玩儿,也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偌大的美术馆里,像赵阿姨一样带孩子来“玩”的,不是一个两个,有年轻父母一家三口,也有老少三代一起来的,看来美术馆这个艺术氛围浓郁又暖和舒适的好地方,已经成了附近居民的好去处。

在二楼南厅外,一对白发老夫妻正饶有兴致地观看“春新”中俄油画作品交流展介绍,老先生一边看,一边读给身边的老伴儿听,等他们读完了,记者才敢上前打扰。这位已经退休十年的李农大爷说,他们老两口家住西水湾,离美术馆大老远,老两口吃过早饭,溜溜达达就走过来了,一是为了走走路锻炼身体,二是来看看画展,虽然不会画,但愿意看。李大爷说,他是从市环保局退休的,退休之后,老两口的退休金都花在了旅游上,老两口曾经骑着自行车去上海,他特别倡导绿色出行,如今都70岁的他还经常和老伴在家附近骑行,他们年下乡到盘锦,今天再去看盘锦农村,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通过在全国各地的走走看看,他觉着盘锦在环境保护和宜居乡村建设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他为他的第二故乡感到骄傲。

初六当班的马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美术馆除夕都正常开馆,他除夕、初二、初四、初六都值班,每天都有人来观展,带孩子来的居多,现在很多家长都意识到了对孩子进行文化艺术熏陶的重要性,春节放假还有美术馆这样的好地方对外开放,人们自然不愿错过。

本报记者冯海鹰

春节看电影家家七天乐

大年初四傍晚,周女士在大商影城等着看《功夫瑜伽》。她说,算当晚那场,春节这几天她都看四场电影了,有时候带着老爸老妈一家五口,有时候两口人带着孩子,春节期间的电影都是贺岁搞笑的,老少皆宜,出来转转,看看电影,家里人都挺开心。

正坐在侯影区等待的年轻妈妈小陆说,儿子刚四岁,带孩子出来看场《熊出没》,吃点西餐,这样的节日生活感觉更放松更惬意,不然在家除了电视就是手机,顿顿大鱼大肉,太腻了。

大年初二上午九点多,记者登录美团电影,见下午两点多、三点多、四点多的正中位置都已经被人选走,要想要个好位置,就得选六点钟之后的场次了。据介绍,全市所有电影院春节期间几乎场场爆满,人们看电影的热情较之平时空前高涨。水游城CGV星聚汇影城客服赵雪告诉记者,除了除夕当天他们营业到下午两点多闭店过年,从初一开始就正常营业了,观影人群比平时多了许多,且大多都是举家前来。

刚看完《功夫瑜伽》的曹女士可能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她说,和她同场观影的有80多岁的老奶奶,还有三两岁的孩子,电影放映之前有段片花是预测最新广场舞,结果电影结尾真就有段广场舞,喜庆、欢快,估计这段广场舞在能火,现在的电影如此接地气,受众广,大伙过年也不在家守着,而是出来看电影,找乐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报记者冯海鹰

盘锦日报新闻热线

辽河晚报新闻热线

小编:雪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tianzx.com/dwxxs/100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