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进行时位为新中国成

开天辟地(-)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编者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从年到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开天辟地式的篇章,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4月,中建西部建设将定期组织宣传这一阶段的红色精神和党的代表大会,重点宣传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情况

年7月16日至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号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名,代表全国名党员。

重要内容

1.提出现阶段纲领和最高纲领。

2.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大会之后开始采取群众路线方法。

历史意义

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中共二大会址: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号

井冈山精神

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出自习近平同志年在江西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杨靖宇

杨靖宇(年2月-年2月2日),男,汉族,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

年10月,日本关东军制定了针对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作战计划。在日军疯狂镇压下,杨靖宇带领抗联第一路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

年2月2日,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今吉林省靖宇县)壮烈牺牲,年仅5岁。

杨靖宇把一生贡献给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和永久怀念。在给予他的荣誉和评价中,相当一部分是他所独有的:

唯一在抗战期间被党中央文件点名表彰的东北抗联领导人;

唯一与毛泽东、朱德并列当选为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会名誉主席团委员的中共党员;

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享有朱德题词“人民英雄”殊荣的我军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分别敬献花圈的唯一先烈;

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享有政治局委员和元帅规格葬仪的革命先烈;

唯一受到党中央两代领导核心题词的抗联领导人。

左权

左权(年月15日-年5月25日),字孳麟,号叔仁,原名左纪权。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一期生,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5年12月赴苏联学习;年参加长征,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斗。长征到达陕北后,左权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红军东征。年,他担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率部西征并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协助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粉碎日伪军“扫荡”,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牺牲,年仅7岁。牺牲后,延安和太行山根据地为其举行追悼会,并改辽县为左权县。

左权一生撰写了《论坚持华北抗战》、《埋伏战术》、《袭击战术》、《战术问题》、《论军事思想的原理》等40多篇军事著作,对学习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对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长征时期毛泽东称赞左权是“神枪手”。朱德称左权是“模范军人”,是“钢铁般坚强、狮虎般勇猛的优秀将领”。周恩来于年6月21日在《新华日报》撰文说:“左权足以为党之模范。”

蔡和森

蔡和森(年月0日—年8月4日),字润寰,号泽膺,原籍湖南省湘乡县永丰镇(今属双峰县)。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

蔡和森同志是中共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中央局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担任过中共中央代理秘书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共两广省委书记。

年月,蔡和森出生于上海,后随母亲回到家乡湖南双峰。

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同毛泽东等人一起组织进步团体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参加五四运动。

年10月,蔡和森从法国归来,在中共三大、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局委员,参与中央领导工作。并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随后又兼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5年,蔡和森参与并领导五卅运动。蔡和森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发表了《告全国民众书》,很快地就把这场斗争发展到了广州、香港等城市。

年,蔡和森在组织广州地下工人运动时遭叛徒出卖被捕,牺牲在广州军政监狱,终年6岁。

蔡和森是第一个提出“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人。蔡和森系统阐述了有关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组织原则,他还与向警予、周恩来、赵世炎、邓小平、李富春等一起筹建中国共产党旅欧的早期组织,是党的创始人之一。他的遗著有《蔡和森文集》、《党的机会主义史》、《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社会进化史》等传世。

罗炳辉

罗炳辉(.12.22-6.6.21),男,汉族,出生于云南彝良。5年入滇军当兵,因作战勇敢升至营长。年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东征战争和北伐战争。

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在江西吉安领导靖卫大队士兵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第六军第二纵队长、第十二军和第二十二军军长等职。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率部参加广昌保卫战,并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抗日战争时期,罗炳辉先后以副参谋长和副司令员的名义在武汉从事统一战线工作以及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

9年秋,罗炳辉响应中共号召,在吉安率六百多人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富田地区,反歼唐云山部队,巩固并扩大了赣西革命根据地。

1年,日伪军扫荡仪征,新四军江北副指挥兼第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在仪征以北12里按梅花桩式设伏。新四军以劣势装备毙伤日伪军多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罗炳辉创造的“梅花桩”打法多次以少胜多,战绩卓著,为新四军提供了大量的装备支持。

6年解放战争爆发,罗炳辉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领导枣庄战役,率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队2.8万余人,受降国军余人,迟滞了国民党军北进,为主力部队向东北进军创造了时间,并挫败了国民党打通津浦路的计划。同年6月21日在山东临沂病逝并安葬于临沂。罗炳辉去世后,中共中央认定罗炳辉是“立功尤著”的红军高级将领和抗日名将。

年,罗炳辉被中央军委确定为中国著名的6位军事家之一,是云南籍唯一获此殊荣的将军。毛泽东评价他是“正派耿直”,“在滇军中是革命的”,“战争经验丰富,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的战士。

黄公略

黄公略(—),原名汉魂,字家杞,年1月24日生于湖南省湘乡县,是红军将领、军事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

5年,黄公略参加了打着护法旗帜的湘军,一度在湘军当过文书、国文教员、排长。

年秋,黄公略与李灿、彭德怀一起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年8月结业后回湘军第2师旅6团任副连长、连长。

6年7月,湘军第2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军第1师。因在北伐战争中作战勇敢,黄公略被提升为第2师第0团少校团副。

7年1月,黄公略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高级班。12月,黄公略参加了张太雷、叶剑英、叶挺领导的广州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8年月,黄公略回湖南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5师随营学校副校长、第团营营长,在官兵中宣传革命思想,7月同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1师4团党代表,中共红5军军委委员。后任红5军2大队大队长、第2纵队纵队长。同年11月彭德怀、滕代远率5军主力赴井冈山后,他率部留在平江、浏阳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湘鄂赣苏区。曾先后组织发动了毛田、鲁家湾、老乌塅、金坑等地暴动,指挥了白沙、大胜、永和等战斗,消灭大量国民党驻军和挨户团,在平江、浏阳、修水、铜鼓等县境内开辟了数块根据地。

9年4月,黄公略任湘鄂赣边境红军支队支队长,9月初彭德怀率部返回湘鄂赣边区与红军支队重新合编为红5军,他任副军长。参与制定和指挥红5军向北开辟鄂东南地区,向南打通与湘赣苏区联系的作战行动,扩大了湘鄂赣苏区。

年1月,黄公略调任红6军军长。他率部在赣西南地区领导发动群众,发展革命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使分散的游击区连成大块的革命根据地。同年6月任红1军团第6军军长,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委员,后率部参加文家市、长沙、吉安等战斗。同年7月,毛泽东率领红4军、红12军再次来到赣西南,同红军会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黄公略所部直接接受毛泽东、朱德的指挥。

年9月15日,黄公略率部参加方石岭追击战,歼灭中国国民党军队第52师等部。在指挥部队转移途中,黄公略于吉安东固六渡坳遭敌机袭击,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岁。毛泽东在黄公略的追悼会评价了黄公略的一生:“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降;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张学良

张学良(1年6月日-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0年恢复人身自由,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岁。

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END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党建部

责任编辑:王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tianzx.com/dwxxs/110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