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5日22时15分,久经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著名的水生生物学学者,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大连海洋大学教授,我们敬爱的李咏函老师,因患重病经多方抢救无效,逝世于医院。享年八十二岁。
17日早晨7时15分,李老师遗体告别仪式在辽宁盘锦举行。白雪皑皑,天地同悲。
与此同时,在李老师曾驻足过的海南利洋对虾繁育基地,利洋人自发举行追悼仪式,遥寄哀思。
在李老师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他老人家多少欢声笑语,多少辛勤汗水,多少劳动果实。从年起,李老师受公司董事长马家好老师的邀请,来利洋为员工进行水生生物学专业基础的培训,不为名不图利,只因为他是马老师的大学老师,对于学生的要求,他从来都不会拒绝,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十几年。后来利洋开始培育生态虾苗,李老师又毫不犹豫地来到海南虾苗基地指导科研实验和培训,见证了基地几年的发展,并陪伴着基地员工不断成长。李老师的音容笑貌已经深深地刻在每个利洋人的脑海里。
忽听敬爱的李老师离世,心情无比沉重。回想刚见李老师,慈祥和蔼,总是带着一个草帽,或拿着锄头在种菜,或在池边钓着鱼,或在苗池边与我们讨论生态苗。生态育苗是在李老师多年的关怀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每次来海南他总是不厌其烦的与我们研究、做实验,并亲自指导,多年的努力,终于有所成就。李老师还一直细心地指导我们,帮助我们专业技能的提升。每次来海南都会仔细备课,亲自给我们讲课,就像在大学教学一样。如今再次回想起与李老师一起讨论,一起试验,仿佛他老人家就在身边。
——徐忠
年参加公司的春季培训课第一次见到李老师,他站在讲台上授课,我们几百号的实习生在下面听课记笔,和我们一同坐在下面的还有“张姨同志”。每年入冬李老师都会和张姨到场里住上几个月,大家都已经习惯在每年的这个季节等着他,等着吃他种的玉米、番茄、萝卜……李老师喜欢钓鱼,张姨动过大手术、行动能力不如李老师,所以李老师为了去钓鱼“钻”出铁丝网的时候,张姨很担心却只能在远处等着他回来。我早起上班的时候,经常碰到张姨一个人在那里默默的等待,有时候也会向我抱怨:“说他也不听!”李老师还会在钓鱼的路上寻找用来教学的标本。认为有价值的便带几瓶水样回来看看,教我们做成标本。听说有一养殖户每年养虾成功率都很高,他就带着我们跑到数十公里外的塘口取水样,十几口虾池都走一遍,看水色、辨藻类,并取样回来镜检,接着给我们讲解、画图……抽屉里保存着李老师讲《水生生物学》听课笔记、送给我女儿的童话故事书、回忆着他讲给我们文革时期与张姨的爱情故事、与雷老师的友谊……
——李园园
李老师心态永远年轻。记得年年初,李老师要给我们培训生物饵料的课。这天李老师穿得郑重其事,西装革履,还特意到办公室来跟我说:“孟场长,你看我这身怎么样?”我说:“李老师,您太帅了!穿上这个至少年轻20岁。李老师,我给您照张像吧!”旁边的张姨笑着说:“他太能显摆。”
——孟建
大学时经常听老师在课堂上说起李老师的名字,述说李老师为水产界做出的贡献。当时心想,有机会一定要见到李老师并向他请教。没想到,大学毕业来到利洋公司的第一次培训课就看到了心中仰慕已久的李老师。听他讲课从心底里佩服,因为他对每一种水生生物信手拈来,画的水生生物图解活灵活现,可见功力深厚,心里就是满满的崇拜!李老师每年都会来海南基地给我们培训,并跟我们生活在一起,还经常组织大家到基地周边实地考察、采样,我深深体会到学术研究是这么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李老师这种脚踏实地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安斌
第一次听李老师讲课是在广州培训的时候,他的讲课结合实际生动而形象,他每年的冬天都会来海南这边,自己在工作中遇到过很多的技术问题,每次请教都能够得到耐心的详细解答,尤其做生物饵料这一块,对我们的帮助很大,非常感谢李老师对我们的教导和传授。
——刘冉超
来利洋工作几年,每年的冬天都能在海南基地看到您的身影,犹记得您给我们培训时的一丝不苟,记得您钓到鱼时的喜悦,记得您见到我时常拿我的名字开玩笑,记得您耕地种菜并跟我们分享……您是我等后辈水产人学习的榜样。
——周双平
时光依稀停留在昨日的画面,听您讲课,听您分享宝贵的人生阅历和种菜、钓鱼经验。耳旁总有您的欢声笑语以及对我们的叨唠。我们会将您踏实肯干的精神传承下去,创造美好明天。
——李飞
上大学时我们水产系有一位老师就是李老师的学生,她经常跟我们提起她在大学里跟着李老师学习过程中发生的趣事,给我们讲她在大连水产学院的学习生活,分享她跟李老师学习的所见所得。李老师每年会给新入职的同事培训,特别是大四实习的同学。但我是后来才加入公司,所以错过了李老师的课程。幸好李老师每年都会来厂里给我们做指导,用他那渊博的知识灌溉我们,我们绝不辜负李老师的希望。
——陈孝鹏
时至今日我都不愿相信这是真的,您慈祥的面容,您对生活的态度,您对水产的专注,无一不在我脑海里浮动。您说这种草叫喜盐草,您说树林里有只狐狸精,您说“多喝水,多尿尿,小球藻培养,正需要”,您说您种的南瓜够全场吃一年,您说我家的香肠让您有种回到四川老家的感觉……您说的太多太多了。和您一起种菜,您老是嫌弃我弄得不到位;和您一起钓鱼,您总喜欢讲以前的故事;很喜欢载着您开着那破三轮在场子里转悠,您把我的手拽得紧紧的。回忆是那么的美好,这份美好将在永远定格!李“老爷子”,愿您在天堂能闲一点。
——张民强
15年在海南实习的时候,第一次见到李老师,他精神抖擞,不坐车,每天走路到室外生物饵料车间,来回2-3次。业余时间就钓鱼,石斑、鲷鱼、鲈鱼、罗非通通成为钩上之物。他特别治白癜风昆明哪家医院好中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