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国家介绍专栏丨Namibia

大家对昨天介绍的基里巴斯感觉如何?今天将介绍纳米比亚????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纳米比亚共和国(英语:TheRepublicofNamibia),原称西南非洲,北同安哥拉、赞比亚为邻,东、南毗博茨瓦纳和南非,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公里。全境大部分地区在海拔~米。西部沿海和东部内陆地区为沙漠,北部为平原。主要河流有奥兰治河、库内内河和奥卡万戈河。气候燥热少雨,年平均气温18~22℃,分春(9~11月)、夏(12~2月)、秋(3~5月)、冬(6~8月)四季。该国分为13个行政区和50个地方政府,首都温得和克(Windhoek)。

15-18世纪,荷兰、葡萄牙、英国等殖民者先后入侵。年被德国占领。年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成立,开始进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年联合国大会根据西南非洲人民的决定将“西南非洲”更名为“纳米比亚”。年3月21日实现独立,成为非洲大陆最后一个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次日,中国与纳米比亚建交。

纳米比亚地广人稀,矿产资源丰富,矿业、渔业、畜牧业为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制造业不发达。

习俗

纳米比亚居民绝大多数属于班图语系的非洲土著黑人,风俗习惯既带有非洲土著人的突出特点,又具有欧洲人的鲜明色彩。

纳米比亚人注重礼貌,讲究礼仪,认为得体的称谓是知识、文化和修养的体现。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纳米比亚人十分注重见面理解,讲究社会交往活动的着装,流行“尊老敬长”、“女士优先”的风气。

艺术

纳米比亚的舞蹈的节奏强烈,它的动作特征,主要是强调了人体每个部位,如头、颈、肩、胸、腰、胯和四肢的表现力,其中最突出的是头部的甩动、胸部的起伏、腰部的屈伸、胯部的摆动和旋转。在赤道以南布须曼人居住区的岩洞上的壁画表明,早在多年以前,这里就有了舞蹈。舞蹈动作并无严格的规定,只有比较统一的律动和节奏。舞蹈服饰十分简陋,舞者大多全身赤裸,仅在腰际系一遮体物。随着生产和文明的发展,贝壳、羽毛、上了颜色的种子、小珠子、各种金属制品、植物纤维的编织物以及各种兽皮都被精心地加工美化用作舞蹈装饰。

旅游资源

野生动物园埃托沙

埃托沙公园位于纳米比亚北部,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著名的野生动物园。早在年,当时的德国总督宣布该园为动物保护区,此后公园面积不断变化,年达近10万平方公里,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园。独立后,纳十分重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将可持续利用野生资源写入宪法。全国约15,5%的土地被列为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各种珍稀和濒危动物因此得以保护。年,纳环境与旅游部成立“纳野生动物娱乐有限公司”,时所有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实行企业化管理,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保护野生资源。

作为纳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的埃托沙公园,纳政府一直付该园实行专业化管理,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园内动物和环境,并严格控制园内旅馆的数量和规模,因而使公园至今仍保持着原始风貌。纳政府已为该园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波帕瀑布景观

英文名称:PopaFalls,由于卡凡古(KavangoRiver)河水在进入博茨瓦纳和奥卡万戈三角洲的途中流经波帕瀑布,流速极快,水流冲刷地层是底层陷落而形成高仅2-4公尺,但宽却长达1.2公里的波帕瀑布。波帕瀑布由此得名。然而名字为波帕瀑布其实是不太准确的,因为它只是非洲南部第三长河奥卡万多河段上一系列的急流。称不上瀑布。但是波帕瀑布及其周围的风景是很美丽的。

波帕瀑布还是mahango国家动物园的一部分,因此,可以在此地观赏带许多鸟类,如:鹦鹉、雨燕、犀鸟、黑山雀、短趾画眉、猫头鹰等。还可以观赏此地的各种湿地植物,其中两栖、爬行动物类主要有青蛙、龟、蜥蜴、壁虎和蛇等。

温得和克

首都温得和克,海拔米,位于整个纳米比亚的中心位置,认可31万,四分之一是欧人后裔(年统计)。市内有行政机关大楼、国家博物馆、中等学校和非洲奥古斯丁高等中学。温得和克附近的卡图拉和科马斯达尔是非洲人聚居的城镇。在温得和克,还可以看到德国殖民地时代遗留下来的各种形式的建筑物。这里欧韵浓厚,琳琅满目的商店,餐馆,咖啡馆,酒吧,遍布市里;尖顶圆拱的基督教堂,日尔曼风格的城堡,色彩鲜艳,错落有致的庭院别墅,再加熙来攘往的金发碧眼人,直让游人错把这里当作一处欧洲城镇。

从温得和克市往北可到达伊多夏国家公园。该园建于年,面积达平方公里,动物种类繁多。园中还有伊多夏盐池。特有的大洼地在该市北部工业区。有一座著名的专门批发零售中国商品的“中国城”,90%的货物从这里转口安哥拉。

文章来源:综合整理自百度百科

责任编辑:Sylvia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tianzx.com/dwxxw/78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