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之声沂蒙山大洼人文地理三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7/5602607.html
大洼的山和水在了解了大洼名字的由来之后,让我们再来聊一聊大洼的地理地形情况。

如果我们将大洼的概念定位为富泉村以上的山峪,那么这条曲折的山峪实际上由两段山峪组成的,中间以马拦山为界,可以形象的将这两段山峪比喻成“香蕉+山药”组合。自富泉行政村最外面的分水岭居民点开始,一直到马栏山,这段山峪总体呈东北西南半弧形走向,形状类似一支香蕉;越过马栏山后,先是一小段东西走向的山峪,之后整个山峪变为几乎南北垂直走向,这段南北走向的山峪形状恰似一根山药。

巧合的是,“香蕉”山峪属于富泉行政村,“山药”山峪大部分是大洼行政村的地方,而“香蕉”与“山药”相结合的地界,则是大洼林场和大洼驻军。

在“香蕉”山峪的两侧,最著名的山是驴友们非常喜欢的小刀山,这座山两侧陡峭、形似一把刀,又因高度和体量不如山后百花峪的刀山,因此得名小刀山。不过在当地居民口中,它有一个更霸气的名字——龙王山,或许在百姓眼中,这座山更像是一条巨龙。上个世纪30年代末,八路军与日本侵略者在此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血战,烈士的鲜血又为这座龙王山增添了一份悲壮的色彩。

马拦山是一座东西横卧的小山,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屏风,将整个大洼山峪分为内层的“山药”形山峪和外层的“香蕉”形山峪两个组成部分。诚如上一篇文中所言,以前的人们如果要进入内层山峪,必须要翻越马拦山,虽然这座小山山势不高,但是估计骑马翻越也有难度,或许这就是这座小山得名马拦山的原因。后来又或许因为方言相传的方便,当地人现在又称呼这座小山为马连子山。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为大洼驻军修筑营房的工程兵,选择马拦山东西两个山口中地势较低的西山口,将山口整体炸低,修建了第一条进入内层山峪的公路。

进入内层山峪后,山峪两侧的山峰随之逐渐增高,在整个“山药”山峪的东西北三面群山中,东面最为险峻的是三柱山,这座山峰海拔其实并不高,只有八百多米,但是山顶却有三座兀然矗立的大石柱,极难攀爬,因此三柱山也被驴友们列为“蒙山十险”之一;在山峪的西面,隔群山与金线河流域相望,再往西就是蒙山山系的主峰龟蒙顶。

在山峪的北面,有三座山峰一字形排开,中间的山峰最高,名曰大云蒙峰,两边山峰略低,一座名曰小云蒙峰,一座为无名峰。三座山峰一起构成了汉字“山”的形状,据说当年仓颉造字,就是看到这三座山峰得到了灵感,由此创造出汉字“山”,这三座山峰也被称为“山字之源”。又因其形状类似笔架,所以又有笔架山的称谓。

?

既然大洼被前来写生的艺术家们认为是一个世外桃源,那么按照《桃花源记》的描述,只有山显然是不行的,还要有水。流经大洼山峪有一条河,名曰银线河,该河发源于洼店自然村西北海拔米的山顶,蜿蜒流淌29公里后,在地方镇东固一带注入浚河。

在清朝光绪版《费县志》的山川图中,对这条银线河就有明确的位置标识。然而在该志书正文中有关治水(浚河的古称)的支流却是这样记载的:“(治水)再至东固,北山塔石河入焉”。由北向南在东固一带注入治水也即现在浚河的只有一条河流,同一部志书,山川图中标识为“银线河”,而正文中又写成“塔石河”,确实让人费解。

为了弄清楚这条“塔石河”为何方神圣,笔者又翻阅了更早的地方志书。然而无论是清康熙二十八年版《费县志》,还是明万历二十四年版《兖州府志》有关费县的部分,都没有关于“塔石河”的记载。倒是两部志书都不约而同的记载了一条叫“塔河”的河流,但是两部志书中记载这条“塔河”源于蒙山紫荆关三山下,紫荆关在大洼山峪东侧,“塔河”显然不是“塔石河”。

塔石河可能不是银线河的另一个名称,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银线河却实实在在的有过另外一个名字——资邱河。因为银线河下游流经平邑县曾经设立过的一个乡镇资邱镇,所以在平邑县编辑的水利志中,这条河流的名字是资邱河。后来随着资邱镇的撤销,人们又开始用银线河来称呼这条河流。

河流名字的变迁反映出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变迁,然而不变的,是大洼的一片绿水青山。

(未完待续)

—END—

本文作者:寇磊

责任编辑:蒋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tianzx.com/dwxxw/83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