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璋吴氏名人

安徽金寨的汤家汇镇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国家级地质公园金刚台脚下。这里森林茂密,资源丰富,盛产中药材,素有金寨“西山药库”之称。在革命战争年代,汤家汇镇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这片红色的土地留下了许多光荣历史和革命遗迹。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副军长吴国璋烈士的家乡就在这里。

吴国璋,1918年生于安徽省金寨县。由于家境贫寒,他幼年帮过工讨过饭,7岁时就下地做活,9岁给地主家放牛,经常挨打受饿。1929年,商南地区(今属金寨境内)的农民革命运动搞得轰轰烈烈,吴国璋也参加了儿童团,组织儿童集会游行,宣传苏维埃政府的政策主张;带领儿童团员站岗放哨、化装侦察敌情,为红军、游击队和苏维埃政府传递情报;给红军家属打柴、挑水。

1930年10月,吴国璋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随红25军参加长征。途中双脚严重冻伤,以惊人的毅力坚持行军打仗,达到陕北,被誉为“长征中的小英雄”。193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吴国璋率领游击队奔赴山西,开展敌后游击战,后到冀鲁豫军区任职,先后任营长、团政治部主任、团长,率部粉碎日寇多次“扫荡”“清剿”,被誉为“百战百胜的吴团长”,冀鲁豫军区授予他“战斗模范”光荣称号。

1945年9月,吴国璋奉命从山东菏泽出发,挺进东北,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2纵5师参谋长、师长,参加长春阻击战、大洼反击战、三打靠山屯及大黑林子追歼战、昌图攻坚战等数十次战斗,此后又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等战役。

1950年,吴国璋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志愿军第39军副军长。参加了第三、第四、第五次战役。1951年10月,美军集结大批机群对志愿军阵地狂轰滥炸,吴国璋在阵地前沿遭弹片击成重伤,不幸牺牲,年仅33岁。

吴国璋牺牲后,在他的衣袋里发现了一份染着鲜血的账单,账单上清楚地记录着他从志愿军后勤部门所借100元钱的开支情况:看望老首长,修理收音机,警卫员和司机有病住院补助等等,连几角几分都未遗漏。如今,坐落在鸭绿江边的抗美援朝纪念馆里,依然陈列着这份血染的账单,并收藏有吴国璋的干部履历表、部队发给其家属的烈士通知书等珍贵物品。

在烈士的家乡,每年杜鹃花开满大别山的清明时节,当地的干部学生和父老乡亲都会自发地去烈士陵园缅怀追思吴国璋等烈士,烈士的精神在大别山人的血脉里代代传承。

吴国璋,原名凤宝,乳名继生,1918年10月16日生于安徽省金寨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吴国璋幼年曾帮过工讨过饭,7岁时就下地做活,9岁给地主家放牛,经常挨打受饿。阶级仇恨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孕育着。

1929年,商南地区(今属金寨境内)的农民革命运动搞得轰轰烈烈,吴国璋看到农民协会的叔叔大婶们扛着刀矛、土铳和红缨枪,押着平时在穷人面前作恶多端的地主豪绅到处游乡,高兴得唱呀、跳呀、拍手叫好,并自发地邀一些小伙伴加入游行队伍。他也举起小拳头,随着大人们高呼:“打倒土豪劣绅!”他家住在吴家店太平村,他除了把村里原有的儿童团小组进行整顿外,又发展了四个小组,共50多人,成立了儿童团大队,他任大队长。他经常组织儿童集会游行,宣传苏维埃政府的政策主张;带领儿童团员站岗放哨、盘查行人、监视坏人、化装侦察敌情,为红军、游击队和苏维埃政府传递情报;给红军家属打柴、挑水。在他的带动和串连下,全乡八个村都先后成立和扩大了儿童团组织,担负了同样的任务。有一天,他得知,本地一个无恶不作的恶霸地主张品清对儿童团活动极为不满,扬言要搞掉几个秃崽子,才解他心头之恨。吴国璋理直气壮地带领儿童团员30多人,扛着红缨枪到张品清的家进行质问。开始张品清抵赖不承认,后经揭发,不得不低头认罪。吴国璋不仅带领儿童团员在本乡本村活动,还经常到离家数十里之外的斑竹园、小河口、丁家埠家地,宣传红军政策,慰问伤病员。

1930年10月,吴国璋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营部当勤务员。1932年他在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负伤,未能随红军主力转移。伤愈后他回地方游击队任游击队队长,组织发展农会,扩大地方武装,坚持苏区斗争。一天晚上,吴国璋带领游击队200余人从廖家湾出发,走了大半夜进至脱甲岭(现属湖北省罗田县)。这里驻有国民党民团头子柯寿桓的一个分队。吴国璋兵分两路,一部分从东侧,一部分从西侧,迅速将民团包围,集中兵力进行猛烈攻击,当即打死打伤俘虏敌军50余人。少数残敌冲出包围圈,狼狈逃窜。游击队跟踪追击了十多里,转回来又在潘家湾、毛家坳(今属吴家店乡境内)一带打了几家土豪,发动群众,开仓分粮,颇受群众拥护。1932年12月,吴国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4年,吴国璋参加红二十五军长征。1935年11月,部队在遭到敌人围追的情况下,他强忍着冻疮的疼痛,随部队跑步行军30余里,被誉为“长征中的小英雄”。同年12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历任战士、排长、指导员等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吴国璋率领一支游击队奔赴山西,开展敌后游击战。次年,吴国璋调冀鲁豫军区,先后任营长、团政治部主任、团长。1942年4月,他率部粉碎日寇多次“扫荡”、“清剿”,有力地保卫和扩大了抗日民主根据地,被誉为“百战百胜的吴团长”,冀鲁豫军区授予他“战斗模范”光荣称号。

1945年9月,吴国璋奉命率队伍从山东菏泽出发,挺进东北。1948年春,他任东北野战军二纵五师师长,率部在四平一带休整。9月,在辽沈战役中,第五师奉命与三纵主攻义县,肃清锦州之敌的外围据点,一举解放义县,全歼守敌,生俘敌暂编第二十师师长以下7000余人。同月14日,他率五师与兄弟部队经过31小时激战,解放了锦州城,俘敌东北“剿共”副总司令范汉杰、第六兵团司令卢浚泉以下8万余人。随后他又率第五师北上、南下,参加解放沈阳、天津等战役。1949年秋,他奉命率部渡江南下,于榆树湾歼灭白崇禧匪部一〇〇师大部,清扫湘西残敌匪帮。11月,部队经湘、黔入桂,取道罗城,直逼柳州,继而克忻城、渡红河,在上材、宾阳歼敌鲁道深、黄杰兵团一部,横扫广西残敌。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吴国璋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副军长,赴朝鲜作战。其间,他率三十九军在临津江战役大获全胜;继而在第四、第五次战役中,率部猛攻,屡战告捷,为抗美援朝立下赫赫战功。1951年10月,美军集结大批机群对志愿军阵地狂轰滥炸,吴国璋在阵地前沿遭弹片击成重伤后,不幸光荣牺牲,年仅33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tianzx.com/dwxxw/9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