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正当时,错过又要等一年

“冬病夏治”时间

头伏: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7月21日-7月30日

加强伏:7月31日-8月9日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何为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的理论最初来自于《黄帝内经》中提到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说,对“能夏不能冬”的阳虚阴盛体质者,夏天时用温热之药预培其阳,则冬天不易发病,此便为“冬病夏治”之法。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正是进行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在这个时候对阳虚阴盛的人进行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从而达到冬季少发病或彻底治愈的效果。

哪些“冬病”适合“夏治”?

呼吸系统疾病

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易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一般在冬天容易发作的感冒、哮喘、鼻炎等,大多是因为体质阳虚、体内阴寒太盛所导致的,迁延不愈,导致年年复发。如果能利用夏天的外热调养好阳气,到冬天时这些呼吸道问题就不会轻易复发。

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胃胀、胃酸、胃痛、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等。

由于虚寒而导致的一系列消化道问题,是适于冬病夏治的主要健康问题。日常表现为消化不良,容易胃酸、胃胀,喝冷饮或吃寒凉食物易引起胃痛、拉肚子等。

妇科疾病

痛经、月经不调、产后怕冷、坐月伤风、慢性盆腔炎、子宫脱垂等。

从阴阳学的角度来讲,男属阳,女属阴,而女科疾病不外乎经、带、胎、产,而在诸多妇科疾病中,寒证或虚寒性疾病占了很大的比例。在三伏天的高温条件下,利用机体阳气旺盛,肌肤腠理开泄之际,选用温热发散的药物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可以起到温阳通经的作用。

疼痛疾病

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关节疼痛等。

中医认为寒主痛,风寒、湿邪都会加重骨伤病痛。夏天的时候,人体毛孔疏松、血液流通顺畅,这时候进行冬病夏治可以有效地祛除体内的风寒、湿邪,减轻关节骨痛。

儿科疾病

小儿反复感冒、咳嗽、哮喘、纳差、厌食、多汗、遗尿、慢性腹泻等,气虚、阳虚症。

相对成人来说,儿童由于脏器清灵,肌肤薄嫩,贴敷疗效会更明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儿童的皮肤娇嫩,能否进行正确地贴敷治疗,家长务必先带孩子去问诊,由医生来判断,家长切不可随意贴敷。

亚健康调理

阳虚体质(畏寒怕冷)、气虚体质(气短懒言、体倦乏力)、免疫力下降等。

不适宜人群

1.有严重心、肝、肾疾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恶性肿瘤患者。2.严重过敏性疾病,皮肤上有严重皮损者。3.正处于发热、咳嗽、咳痰等疾病发作期者。4.孕妇,小于2岁幼儿。

医院“冬病夏治”预约时间

区二院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周日上午

预约地点:门诊二楼针灸科

-

区三院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日,8:00-11:30;13:00-16:30

预约地点:门诊三楼国医馆针灸科

-

医院

工作时间:每周二至周六全天

预约地点:门诊楼3楼中医馆针灸推拿科

-

素材来源:区二院

区三院

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tianzx.com/dwxzx/135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