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新区石化产业逆势增长,首季开门红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疫情来临,多地的复工复产按下了暂停键,辽东湾新区石化产业却稳中有进,从眼前的危机中捕捉发展机遇,逆势增长,在春回大地之际,新区石化产业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多项指标大幅增长,实现首季开门红。

数据显示,一季度,新区石化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实现36.3亿元,占新区比重的9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实现5.1亿元,占新区比重的70%左右;实际利用外资一季度完成万美元,占新区比重的%;实际到位内资一季度完成9.16亿元,占新区比重的47.5%。

产业不断转型升级

近年来,新区依托石化产业基础和临港区位优势,充分发挥盘锦港及东、西港区专业化学品码头原料及产品便捷的运输优势,确立了以宝来集团为龙头,以台湾长春石化、台湾联成化学等企业为骨干,以瑞德化工、辽宁赛菲等企业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改变了起步区分散的发展模式,逐步完成了向西扩区石化园区、精细化工产成品园的集群化发展模式转变,加快向基础设施一体化、物流一体化、能源一体化、消防一体化、安全环保一体化和产业企业产品协同化方向发展。域内石化企业实现了由“油头”向“化身”蜕变,并逐步向高分子新材料等产业链尾端拓展。随着生产装置不断转型升级,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企业产能逐步释放,产品抵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企业产值不断增加,其中,盘锦北燃沥青燃料有限公司今年一季度预计实现产值亿元,同比增长40%,有力地支撑了新区石化产业发展。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瑞德化工、鸿鹤化工、华路等迁址新建企业陆续投产运营,赛菲年产吨水性表面助剂、臻德10万吨每年废润滑油综合利用等17个在建项目加快实施,新区石化产业由原材料产品、中间产品向精细化工等终端产品方向加快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已全面起势,正在积蓄起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重点项目支撑开发建设

新区始终坚持树立“产业为先、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把项目作为提升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聚集发展后劲的根本,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为产业集聚储备新动能。在疫情防控期间,新区各部门不断攻坚克难,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致力于打通开工、用工和疫情防控环节,不断克服困难,战胜挑战,成功协助宝来轻烃综合项目近名现场施工工人如期返工并做好疫情期间的施工现场的人员管控和安全管理工作,确保项目建设安全有序。在项目服务上,创新建立了“一企一表”机制,进一步明晰了项目的基本情况、手续办理情况、基础设施配套情况及企业施工进度情况等,一表在手,企业信息全知晓。结合新区已建立的“项目专班+项目管家+全程代办”全链条服务保障机制,逐个疏通项目推进的“堵点”、打通审批上的“痛点”、补上服务环节的“断点”,在要素保障、疫情防控、服务保障上组合发力,打出一套企业服务组合拳,为项目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提供动力保障。推进了宝来60万吨/年ABS、北燃70万吨/年低碳烃加氢装置改造、长春5万吨/年环氧树脂装置二期共3个新的石化项目开工建设,赛菲年产吨水性表面助剂、臻德10万吨每年废润滑油综合利用等14个在建石化项目全面复工,预计一季度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3.9亿元,成为新区稳定增长重要支撑。

产业链招商作用凸显

新区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世界级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的超强战略谋划与前瞻布局,推动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宏伟蓝图,立足于市委市政府擘画的石化产业发展链条、立足于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的实施路径,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不犹豫、不观望、不懈怠,从危机和挑战中捕捉创造机遇,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围绕华锦阿美、宝来巴赛尔两个“龙头”项目,不断拓链延链补链强链,突出发展石化中下游深加工及高端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和石化产业相关生产性服务3个产业集群,结合炼化一体化,抓好乙烯、丙烯、碳四、芳烃4大产业链建设,深挖域内的石化产业资源、通过以商招商、以产招商的方式,成功签约落地了以英国威格斯聚醚醚酮新材料生产项目等2个化工项目。用“屏对屏”“线对线”等现代化的沟通形式,通过电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tianzx.com/dwxzx/82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