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党性修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奋力进取的精神。5月9日上午,临沂艺术学校美术科利用在平邑大洼写生的机会,组织部分师生前往九间棚教学点开展红色沂蒙教学实践活动。
一大早,美术科28名师生走进平邑县九间棚红色教育基地。在展览馆内,全体师生怀着崇敬的心情跟随讲解员的讲解,追寻红色记忆,感受澎湃人心的精神力量。详实的文献、实物、浮雕及影像资料,再现了以九间棚党支部书记刘嘉坤为代表的九名共产党员带领群众架电、修路、引水、栽果树、办企业的场景。他们怀抱“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坚定信念,以“不怕吃亏,不怕吃苦,不怕吃气”的高尚品德,以“永不服输,永不停步,永不变色”的顽强意志,带领九间棚人艰苦创业,开拓奋进,实现了由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向“沂蒙明珠”的华丽转身,铸就了“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九间棚精神,成为沂蒙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后,师生参观了天潭水库、九间棚旧址,切身感受九间棚旧貌换新颜的历程。恰逢母亲节之际,在九间棚旧址前,美术科主任张琳珠为学生们作了党史故事“沂蒙母亲王焕于”的宣讲,带领大家一同重温了那段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的艰难历程。她强调不论是抗战时期的沂蒙精神,还是新时期的九间棚精神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鞭策同学们要以史为鉴、刻苦学习、奋发有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为创造祖国辉煌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看着那一张张图片、一组组文字、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倾听英雄人物的事迹,重温艰苦的历史,大家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历经百年沧桑的石屋前,学生们情不自禁的拿出笔和画本,现场描绘九间棚旧址,用绘画来追思先烈。
两个肩膀一双手,九间棚里写春秋。大家被九间棚人精神所感动,思想受到了震撼,心灵得到了洗礼。学生们纷纷表示,少年强则国强,要从自身做起,奋发图强,牢记历史,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