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呈现
河北广播电视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今日河北》6月0日推出衡水篇。
衡水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
衡水所辖冀州为“九州之首”,河北省简称“冀”,就来源于此。衡水自古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西汉一代大儒董仲舒,使儒学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余年。大家所熟知的边塞诗人高适、文学家孙犁、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都是这方水土孕育出的英才先贤。
衡水,依水而生、因水而兴。位于主城区的衡水湖,是华北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京南第一湖”“京津冀最美湿地”和“东亚蓝宝石”。许多珍稀鸟类选择在此栖居,繁衍生长。衡水湖,不但是河北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更见证着人与自然的水乳交融、和谐共生。
衡水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处于南下北上、东出西联的“黄金十字交叉处”。京衡高铁、石衡沧港城际开通后,形成与京津冀各大城市的一小时工作圈,京南第一大交通物流枢纽的作用日益凸显。
衡水年撤地设市,是河北最年轻的设区市,距今只有5年的历史。
衡水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98年前8月的一个晚上,衡水安平人弓仲韬,在台城村“平民夜校”里,主持召开台城村共产党党员会议,中共安平县台城特支自此成立,组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弓仲韬把南湖革命航船上的火种,引到滹沱河畔的冀中平原腹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年成立的中共安平县委是河北省第一个县委。
弓仲韬在平民夜校里点燃的星星之火,在贫苦百姓中燃起了希望之光。如今的安平大力弘扬“敢为人先勇于奉献”的台城精神,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凝聚起“团结一心、干事成事”的精神动力,朝着建设“富美安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断前行。
产业振兴强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市最大的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平台,衡水高新区紧紧扭住产业项目这个“牛鼻子”,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和水平,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后劲、强支撑。00年,全区市场主体家,生产型工业企业多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家。
衡水宝力(集团)有限公司从十几个人的小作坊企业,发展成为集产学研为一体的企业集团,生产能力达年产值近5亿元人民币。产品应用到京津塘高速公路、国家大剧院、南京长江二桥、青藏铁路等重点工程。
衡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型建筑设施和建筑技术,曾在汕头海湾大桥、我国第一条准高铁(京津城际客运专线)、京沪高铁、蒙华铁路等众多超级工程中大显身手。
冀衡循环经济工业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含氯消毒剂生产基地和亚洲最大的氨基乙酸生产基地,也是国内最大的硝基复合肥生产基地。它采用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能源梯级利用模式,确保园区的长效运行。
借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衡水市实施了“百家服装企业进衡水”战略,建立创意服装产业园区。河北格雷制衣是首个从北京迁到衡水的项目,目前年生产量达到80万件套。企业员工由刚刚搬来时的人增加到了1人左右,70%都来自衡水当地,极大地解决当地就业问题。
葵花药业集团(衡水)得菲尔有限公司集科研开发、药品制造、医药商贸于一体,拥有完善的口服固体制剂产品生产线,主要生产九大剂型、个批准文号的产品。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京津冀科技创新支点城市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衡水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挖京津创新资源宝库。为此,衡水市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京津冀科技创新支点城市”的目标任务。建成了衡水科技谷、衡水创新港、衡水科创中心和“中科院+”“院士+”等协同创新平台,也就是衡水的“一谷一港一中心”。
科技助力成果转化。不久前,中科院设在衡水科技谷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实验平台建成投运,终结了我国相关研究缺乏实验条件的历史。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招商引资是衡水上下念兹在兹、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为了加快发展,衡水提出了打造“六最”营商环境,也就是: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
围绕高端高新、名牌名企,紧盯世界强、全国强、大型央企民企外企和行业隐形冠军,衡水用心用力用情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战略支撑力强的大好项目,“顾家家居北方生产基地”、隆尼施德国钢琴产业基地、正大故城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衡水,为高质量发展留下了生生不息的项目和人才。
故城县东大洼现代农业园区的绿康·德国农庄以德国风情为主题,集农业生产、科技运用、旅游休闲于一体,一定会刷新你对“现代农业”的认知。
产业项目是衡水的“发展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源”。发展产业,要无中生有,也要有中生新。丝网、橡胶、皮毛等等,都是衡水市的传统产业,近年来,衡水市大力打造传统特色产业集群,引导这些产业迭代升级,加快从中低端向高端迈进。
大儒之乡醉美湖城
衡水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董仲舒、孔颖达等儒学大家都是衡水人。尤其是董仲舒,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在历史上有“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的说法。来到衡水,一定要感受一下浓厚的“董子文化”
感受“董子文化”,就要去董子故里文化旅游园区走一走,这里由景县、枣强县、故城县三县通力合作打造,可以全面了解董仲舒求学、研读、讲学等遗迹遗存和文化脉络,全方位感悟“董子故里?儒乡衡水”文旅新品牌的魅力。
武强年画,构图丰满,线刻粗犷,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俗特色浓厚,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武强年画博物馆,有馆藏文物00余件,运用AR、投影、3D等科技手法,充分展示年画工序和传统制作工艺。
“冀派”内画,引入国画的皴、擦、染、点、勾、撕等技法,立意深邃,构图严谨,书画并茂,雅俗共赏。衡水的内画艺术博物馆,收藏有国内外内画作品近千件,全面展示“冀派”内画发展史。
衡水湖是华北平原惟一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系统。来到衡水,一定要打卡衡水湖,去欣赏它的美。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衡水市位于华北平原中部,是华北地下水超采和地面沉降漏斗区的“锅底”。这座城市多年来水资源一直严重短缺,水体污染也很严重。衡水治水,一直是衡水市民生实事的重要工作之一。
自00年开始,衡水市开展河湖水系连通整治大会战,着力构建全域“生态水网”,大做“兴水、蓄水、引水、供水、节水、治水”的“活水”文章,全市清理整治河渠公里,初步形成了河湖、沟渠、坑塘互联互通、水源互引互济的水系格局。
衡水将“全市范围内彻底消除农村纳污坑塘污染”确定为衡水市政府0项民生实事之一,将个坑塘全部设立明细表,建立工作台账,一坑一策进行科学施治。在此基础上,衡水市还对部分坑塘进行了改造提升,打造了个景观、景点,89个鱼塘,废旧坑塘变身生态公园,成为了一道亮丽风景线。
为彻底消除污水直排或溢流入河的问题,衡水市还科学组织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对主城区15条主干街道、4条次干街道,和部分小街巷老旧排水管网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确保城市“血管”通畅。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衡水始终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大责任”扛在肩上。一项项便民举措落地实施,一件件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解决。
摘下“穷帽子”,全力奔小康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与贫困作斗争,始终是贯穿衡水发展史的一条主线。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衡水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施策,让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贫扶到家。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开对“药方”,才能拔掉“穷根”。衡水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放在突出位置,涌现出了许多有特色的做法。武邑县通过电商扶贫,带动起像“跑步鸡”这样的一大批网红产品。除了电商扶贫,“合作社+农户”、扶贫车间等等这样的全产业扶贫长效机制,也纷纷在衡水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广袤的湖城大地,一个个扶贫项目落地生根,一座座扶贫车间拔地而起。贫困群众也积极行动起来了,种大棚、装光伏、忙手工、当电商……昔日贫瘠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信心和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衡水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多点开花。特别是在01十四五开局之年,衡水市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抓手”理念,以求贤若渴的态度招商引资,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为实现跨越赶超、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大动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个赓续传承着红色基因的衡水、一个在奋进路上奔跑追梦的衡水,每一天、每一刻都在妙笔绘就着山川画卷、书写着时代答卷。多万衡水儿女,以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为契机和新的起点,通过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阔步前行!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
责编:大千编辑:丸子免责声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还有这些你感兴趣的01年衡水主城区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录取政策详解衡水城市公交进一步推出移动支付乘车优惠活动衡水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综述衡水市将开展“最严”交通秩序整治大会战桃城区各新冠疫苗接种点库存数量公布←6月15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