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蟹肥丰景美乡村振兴谱新篇盘锦

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贯彻二十大辽宁在行动#

盘锦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安排,落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要求,在牢牢坚守耕地红线基础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打造盘锦稻谷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持续开展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领跑,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正在盘锦大地上徐徐铺展开来。

大米河蟹两大“产业联盟”助农增收9月6日,盘锦市首届河蟹开捕节启动。在数以万计蟹农期盼的目光中,盘锦河蟹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季。“通过‘河蟹联盟+基地+农户’的方式,我们持续做大做强了河蟹产业。今年总产量有望突破8万吨,河蟹产业产值有望突破62亿元。”盘锦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农业专家李佰双说。“盘锦大米、盘锦河蟹品牌价值,如今已分别达到.42亿元和.81亿元!”9月23日丰收节当天启幕的第四届中国·盘锦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上,官方发布的这一最新数据,令人振奋。盘山县陈家镇四家子村的田野上,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潘轩摄大米、河蟹是盘锦农业的重要支撑产业。今年,盘锦市水稻播种面积万亩;河蟹养殖面积万亩,其中稻田养蟹面积达到93万亩,带动从业人员22.6万人,养殖规模在10亩以上的养殖户达2.9万户。盘锦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稻蟹综合种养基地和全国最大河蟹种苗生产基地。盘锦市在牢牢坚守耕地红线基础上,通过推广“红海滩1号”“光合1号”优质水稻、河蟹品种,推行盘锦大米“1+7”、盘锦河蟹“1+6”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创新“产业联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地+农户”利益链接机制,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稻米全产业链创新发展之路。今年,盘锦市开始实施“盘锦大米品牌提升工程行动”,把提升盘锦大米品牌,提高盘锦大米质量和竞争力确定为工作目标,加快推进盘锦大米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大米产业联盟,盘锦市进一步完善“产业联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地+农户”利益链接机制,不断推进土地规模化、品种优质化、种养生态化、生产标准化、全程机械化、营销品牌化。通过订单、流转、自建基地等方式扩大规模化种养面积,引导联盟企业种植“红海滩1号”等优质水稻品种。今年,盘锦大米联盟完成土地规模化面积51.9万亩,种植“红海滩1号”等优质水稻品种15.7万亩。目前联盟已组建13家稻米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辐射带动农户近6万户,促进农户户均增收余元。作为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河蟹产业发展上,盘锦市先后提出把“稻田养蟹”变为“蟹田种稻”,由“大养蟹”到“养大蟹”,大力发展生态蟹苗孵化、稻田养蟹、苇田养蟹、坑塘养蟹、水库养蟹、沟渠养蟹、河流养蟹,同时着力推广“光合1号”优质河蟹品种,使全市河蟹产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农民增收。借助优质稻米优势,盘锦市积极打造东北粮食储备集散中心和精深加工基地,并已形成以益海嘉里、神州沃良、盘锦市粮库、鼎翔米业、丰之锦为龙头的盘锦稻米全产业链。链上龙头企业充分利用稻米副产品稻糠、稻壳、碎米不断开发出稻米油、米糠蜡、白炭黑、活性炭、阿魏酸、蛋白粉、麦芽糖等高附加值产品,把产业不断做精做深。依托全域美丽乡村“升级版”,盘锦市坚持把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业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乡村振兴发展增添活力。目前,盘锦市以插秧节、碱地柿子节等为载体,开发稻作人家、田庄台古镇文化等乡村田园游、民宿休闲游、乡村采摘游等多条旅游线路,累计培育国家级重点旅游村1个,省级重点旅游村10个。今年上半年,多渠道实现增收的盘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万元以上,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可以说,盘锦的各项工作干在了实处、走在了前列,乡村产业越来越兴旺,农民生活越来越富裕。真金白银投入提升农民幸福感“家家用上天然气,彻底告别了烧柴做饭的烟熏火燎;出门就是柏油路,路灯亮堂堂,还有公交车和健身广场;垃圾及时清运,每天都有环卫工人给清扫;大棚里种的碱地柿子,家门前就卖上价了。”9月24日,盘锦市大洼街道小堡子村村民李小秀说起居住环境和生活的改变,乐得合不拢嘴:“腰包鼓了,村子美了,咱农民的小日子一点儿不比城里人差,越过越有滋味。”道路平坦干净,路旁鲜花争艳,家家户户的院墙内外,栽种着茂密的绿植。走进小堡子村,俨然走进了一座宜居宜游的花园。“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我们村高标准实施了村屯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文化创新传承等一系列提升工程。”小堡子村党支部书记贾庆坤说,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村民的心气也越来越高,“大家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村屯治理与建设中来。”今年是盘锦市乡村振兴三年行动专项方案实施的第一年。盘锦市在以往苦干实干加油干取得突出成效的良好基础上,以更大气力、更大投入,聚焦现代化,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遗余力开展乡村建设行动。盘锦市出台了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工作,倾力实施乡村建设示范引领工程。加快推进全市.7公里农村公路建设,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完成总工程量的30%。推进73公里“一事一议”村内道路建设,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确保村内道路建设任务顺利竣工。巩固农村饮水安全,目前总投资31.42亿元的辽西北供水应急支线项目管线工程部分已完工,总投资5.08亿元的农村饮水达标巩固项目正在开展招标工作。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年初以来,盘锦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推进农村改厕“提质年”三项工作。目前,全市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万多吨、农业生产废弃物多吨;对于排查出来的6处农村黑臭水体,将于明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改;组织开展新一轮农村问题户厕排查整改,提升农村户厕运维管理水平,巩固农村厕所革命成果。在资金保障上,盘锦市真金白银投入,市级以上按照每年15万元/村(涉农社区)配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理资金万元,已及时拨付人居环境整治及乡村建设各类财政资金万元。与此同时,盘锦市不断提标扩面乡村公共服务,积极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踏实推进农村养老服务。目前,盘山县已累计投入1亿元以上用于艺体综合楼建设、学校维修改造及教育教学仪器设备采购;全市累计培训基层医疗机构专业人员72人,提前实现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全覆盖;建立全市统一的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为全市乡镇敬老院、农村社区互助幸福院的多名失能、半失能的低保、低保边缘和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免费上门服务。引才聚贤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眼下,正是盘锦河蟹上市时节。在盘山县胡家镇经销商郑直的河蟹店里,多名工人正在分拣河蟹,郑直则按照线上线下的订单及时发货,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每天河蟹出货量有斤左右,主要销往河北、山东一带,如今附近养殖户的河蟹都不愁卖。”他说。蟹王争霸赛备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tianzx.com/dwxls/154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