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蓝色小字丨 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上名校!
说到民生改善,在家门口看名医,可能是大洼百姓最直观的感受。过去五年,我区完成镇卫生院回收工作,积极推进新农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启动“三大会诊中心”建设,把名医专家请到家门口,实现百姓“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的美好愿望。
年12月,大洼实验小学告别老校区,进入崭新的教学大楼;年8月,大洼高中整体南迁,有效拓展了学校的发展空间;年7月,区一中搬离低矮潮湿的平房子,搬入设施齐备的新校区……过去五年,我区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购置标准校车辆,推进完成中小学塑胶操场铺设,新建和改造校园、校舍面积16万平方米,高质量地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检查认定。
新房子越住越亮堂,公交车越坐越方便!“社会进步了,经济发展了,不能让老百姓再住在地势低洼、上下水不畅的棚户区。棚户区改造势在必行!”大洼的决策者说到做到。五年来,我区完成1.3万余户棚户区和2.2万余户农垦危房改造工程,完成万平方米“暖房子”工程,让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年10月,从泰山东路开往清河湾的1路公交线路开通,标志着大洼城区不通公交的历史正式结束。此后,“2路”“3路”“4路”“5路”公交接力开通,公交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域客运公交一体化工作有序推进,惠及城乡百姓。
政府时刻惦记着我们,贴心服务到位!如何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近年来,我区建设了36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6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关怀等服务。此外,还建成区残疾人托养中心,实施贫困残疾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新建余个残疾人家庭康复点。
“农民种地最怕天灾,政府帮咱们买了农业保险,心里踏实多了。”唐家镇北窑村村民王成说。过去五年,我区累计承保农业保险万亩以上,惠及农户超过5万户。
天罗地网让违法现象无处遁形“天网”工程就像“火眼金睛”,遍布于大街小巷,守护着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几年来,我区新建个社会治安高清视频监控终端,实现了公共区域高清视频监控无死角。
同时,积极推进“地网工程”建设,把社会面的视频监控资源科学整合并接入区网格中心指挥平台和公安指挥中心,进一步完善了“3、8分钟”处置圈和“10、20分钟”封控圈,在全区形成了以堵卡空点、巡防控线、派出所控面为一体的巡逻防控格局。
一项项惠民政策的实施,一件件民生工程的建设,让“民生”二字越来越有温度,也激励着大洼百姓奔向更加幸福的明天!
END
来源|张乾/文 李冶等/图
编辑|李伟李华策划|蒋律编审|周德莹
出品|盘锦市大洼区新兴媒体宣传管理中心
大洼宣传
an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