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m.39.net/pf/a_4444047.html
鬼谷子村——东山书院
在鬼谷子村,除了有关鬼谷子的遗址、传说和故事,还有一座有着多年历史的书院——东山书院,这座在古代费县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书院,历经两次搬迁,现在在大洼山峪最深处的村庄——鬼谷子村重新焕发出光彩。
根据东山书院曾经的遗址和现在的地址,可以将东山书院的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康家寨时期、贯庄时期和鬼谷子村时期。
东山书院的创始人叫康恭,字辅之,费县仲里狄家村(今属平邑县仲村镇康家寨)人,元代进士,朝廷谏官。元朝皇庆二年(年),为了兴办教育、造福乡里,康恭与仲里人唐某一起捐资在狄家村北建“东山书院”。书院建成后,因康恭是朝廷命官,无暇顾及书院的日常事务,于是安排自己的两个儿子康若泰、康若霖管理书院,之后在几代康家人的呕心经营下,东山书院在元、明两朝成为了蒙山费邑一带的人才摇篮,从这里走出的进士就多达7人,佼佼者如康若泰更是官拜礼部侍郎。明朝末年,康家家道中落,东山书院也随之萧条冷落,陨于荒草杂石之中,书院的第一个时期——康家寨时期结束。
到了清朝,自康熙四十八年(年)至雍正七年(年),费县贯庄(今属平邑县贯庄村)人郭选、郭良贵、郭翘楚祖孙三代,历时整整二十年,移建东山书院于蒙山南麓的贯庄村,并沿用了康家寨时期“东山书院”的名称。郭翘楚,字绍庭,号醇庵,是清代费县著名的学者,他毕生潜心研究程朱理学,深谙宋代儒家理学之精髓,毕生著作无数,只可惜大部分都已失传。清朝光绪版《费县志》对于郭翘楚的评价是,“邑中数百年来,堪称通儒者,翘楚一人而已”。或许是受郭翘楚名声的影响,东山书院重新落成之时,第六十八代衍圣公孔传铎的胞弟、翰林院五经博士孔传鋕作《移建东山书院记》一文,镌碑立于书院,次年,大学士陈世倌书“东山书院”匾额悬于讲堂。在清朝乾隆七年(年)和嘉庆十年(年),东山书院又经历了两次重修,足见当地人对该书院的重视。清朝光绪年二十九年(年),东山书院改建为小学堂。抗日战争时期,东山书院遭到破坏,之后再次失修倾圮,书院的第二个时期——贯庄时期结束。
年,山东省书法协会副会长燕守谷等人结伴游蒙山,在看到贯庄东山书院遗址后颇为感慨,决定恢复这一历史文化遗迹。年,东山书院注册成为民间文化社团,由于贯庄周边已不具备重建条件,燕守谷等人遂决定将新的东山书院改建在大洼深处的鬼谷子村。年6月15日,东山书院在大洼鬼谷子村重新开院,标志着这座有着年历史的古老书院在鬼谷子隐居之地得以重生。
重建后的东山书院设置了兼顾修行、学问、艺术、生活等方面的课程和活动,并将书院茶室、手工陶坊、山林之地综合运用,打造了一处修心养性的禅意空间。不久之后,在东山书院的基础上,一个高端民宿——梧桐林山居悄然出现,“东山深处觅书院,梧桐林中论山居”,文化与旅游的巧妙结合,将东山书院这段尘封的历史,展示在每一位游客面前。
(未完待续)
本文作者:寇磊
责任编辑:王馨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