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nb.ifeng.com/a/20190521/7442256_0.shtml
——刘松柏老师在台上讲话
5月30日,我们有幸邀请到刘型的女儿刘松柏老师和她爱人梁汉平老师,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同学们分享他们父辈的故事,在同学们充分的准备和两位老师的配合下本次活动圆满完成。整场采访会历时两个小时,二老目前担任井冈山红军人物研究分会授课团教师、江西干部学院红军后代授课团教师、延安儿女故事团成员,为讲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做贡献。本次采访的主办方是“讲好地质故事,传承地质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本团通过探访知名校友,分享地质故事和传承地质精神,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地质精神的魅力。除实践团成员及嘉宾外,到场的还有慕名而来的同学。采访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听两位老师的红色故事和刘型校长的生平,之后又提出问题与老师面对面交流,在融洽的交流中结束采访。
目的与意义:
地质精神到底是什么?地质精神又是怎么产生的?
我们有幸邀请到刘老师和梁老师来到地大;从他们的视角,了解我们地大第一任校长刘型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进一步追根溯源,思索地质精神的深刻内涵。同时,这两位老师也是红军的后代,流淌着红色的血液,从小在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从他们的经历,去体会革命精神,去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经历。
下午两时许,在外联同学的陪同下,二老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下缓缓走进教室,同学们送上鲜花,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实践团的成员其声领唱《勘探队员之歌》,歌声嘹亮,悦耳动听;邀请二老入座,采访正式开始。
主持人说:在座同学都知道我们的刘型老校长是我们地大也就是当时北京地质学院第一任院长,同时呢,我们的刘老校长也是一位老革命跟随党参加过许多战斗,刘老师您的父亲有没有提及他是怎样把他的这种革命精神融入到创建北京地质学院的办学理念中去的?
刘松柏老师谈到:“我总结我的父亲有三大法宝。”
刘老校长有三大法宝
01
用政治工作铸军魂
—政治工作保证精神
“当时,红五方面军中回民战士占了很大一部分,由于习俗的差异,闹出了“不吃腊肉就是不革命”的流言,我父亲主动下到连队中去了解情况,知晓原因后,委托红联向当地老百姓购买老弱的牛羊,作为回民战士的肉食,在回民中选举出阿訇(负责宰杀),建立回民排、连、团,不仅化解了战士间的矛盾,还受到了毛主席褒奖。”刘松柏老师回忆到,除此外,刘型在军中传递民主观念,建立核心班子,逐步构建军中之魂。在担任地质学院院长期间,刘型坚持政治工作保证教育精神,积极发展动员教授入党;参与学生团日活动;与留苏学生谈话;此为法宝之一。
02
带头冲锋
—向科学进发
带头冲锋是刘型的三大法宝中的第二大法宝。在水口战役中,我方一共歼灭敌军15个团,光在水口战斗中就歼灭了敌军10个团。刘型的一句“跟我上”和国民党将领的“给我上”有了天壤之别。在成为北京地质学院院长之后,他仍旧带头冲锋,带头向科学进军,做院长时他有40多岁,但他每天坚持学习俄语,两年时间在下班后学习初中数理化,又两年时间,在上班前学习地质专科知识补充自己的不足。每次苏联专家讲普通地质学他都很早的坐在前排准备听讲。就因为他带头向科学进发的做法,使学校中的学习氛围为蔚然成风。
03
爱护战士
—培养他们,重用他们
“我父亲曾经三度上雪山,过草地。在长征过程中,他发现有战士昏倒,他果断拿出粮食喂食,士兵转醒后,又拿出自己仅剩的草鞋送于他,这个士兵开国后被封为中将,他就是李雪三,解放后,他也说过,是刘型部长送给他的一双草鞋,保证他完成了长征的任务。”
在教学期间,刘院长以身作则,担忧自己知识不够丰富,他坚持每天下班后学习2小时数理化,学习地质普查大专课程,并获得学历。正确处理内部矛盾,在反右斗争中不打压学生,保证学生的积极性。
——刘松柏二老听同学提问
刘型任北京地质学院院长六年,六年间培养了18位院士,占中国地质大学到年培养的院士的约百分之六十。刘型校长为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精神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
听了你们的故事,我们有一个疑惑,是什么力量让你们坚持这么多年去讲红色故事,传递红色声音呢?
刘松柏老师首先总结了他们的工作,已经多年坚持在多地举行宣讲会,坚定理想信念,传递发扬红色精神,她说:“我们已经在井冈山、延安、北京的一些地方,面对不同的群体,坚持讲红色故事十多年,初心不变。”回忆起他们启程宣讲的原因,语重心长的说:“当时的社会的风气不一样了,出现问题了,很多人污蔑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我们很担心会不会走苏联的老路,为了传承红色精神去讲红色故事。在自己家中,我们谈及争钓鱼岛,孩子说日本统治钓鱼岛已经五十年,就应该是日本的,心都凉了。自己的内心深处在挣扎,党的作风和故事要发声,让更多的后代去了解这些事情,就连红军的第三代都不了解红军故事、理解红军精神了,别人就更别提了。”正是这样的初心鼓舞着他们前进,十年如一日,不忘初心,坚持在各地宣讲,传承发扬红色精神,让红色精神,红色故事,永葆青春,在祖国沃土上尽情绽放。
——刘松柏二老解答同学问题
2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立远大的志向,拥有坚定的信念,并且将自己与国家紧紧结合在一起?
梁汉平老师激情答道:“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就是人的思维是什么,你们的思想是什么?你是爱国的,你是让祖国强大的,你是让人民生活幸福的,只要这样的人,都没问题。其次要培养革命理想信仰,就是大多数人要入党,就是要干革命为人民服务。中国这个民族就是那么神奇,就是有那么一批人,那是文化的积淀,中华民族是有传承的,从古至今,传承的是爱国,我们要把国家搞好,下定决心,搞好哲学和科学,不怕牺牲,传承革命精神传承信仰。”
——梁汉平老师为实践团题字
在愉快的交谈中,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了两个小时,采访交流阶段结束,实践团邀请老师题字,老师寄语“走正路行大道”,希望同学们承担历史使命,为国家做贡献。在所有实践团成员的陪同下,来到地大图书馆前方刘型校长雕塑前合影留念,留下美好的回忆。在不舍中,结束了今天的采访活动。
——实践团全体与二老在刘型院长雕塑前合影
文案
“讲好地质故事,传承地质精神”社会实践团
图片
张雨曦、刘国臣
排版
徐旭文
审核
实践团宣传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