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运河今朝媒体行rdquo

激光308 http://m.39.net/news/a_6291548.html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千年前,唐代诗人皮日休一首《汴河怀古二首》铺开了大运河的漫漫画卷;千年后,大运河以其留下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再次吸引了媒体的目光。5月25日至28日,“运河今朝媒体行”报道组来到衡水,对大运河衡水段沿岸进行全媒体采访报道,展现大运河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

据悉,本次活动由省委宣传部和省发改委共同组织谋划,旨在弘扬大运河文化,讲好新时代大运河故事,切实推进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来自人民网、中国新闻社、中国经济时报、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长城新媒体、百度网等中央及省市近10余家媒体记者及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先后到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景县白草洼村、运河西岸渡口、阜城县刘老人村、本斋纪念园、故城县董子学村、故城县大运河博物馆、以岭康养庄园、郑口挑水坝、故城县东大洼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地,实地探访大运河沿岸的前世今生,认真解读那段“桨声灯影、商贾云集”繁华岁月的密码,详细了解衡水的历史文化与运河美食。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开掘于春秋,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开凿到现在已有多年的历史。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和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衡水段位于衡水市东部与沧州、德州交界处,是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系的一部分。河水从故城县南部辛堤村入境,流经故城、景县、阜城三县,总流程为.05公里,约占河北省全长的1/3左右。

近年来,衡水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带的丰富内涵,科学布局流域内村镇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具有衡水特色的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各县积极培育区域特色,激发文化活力,不断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先后挖掘和整理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故城龙凤贡面手工制作技艺、景县传统布艺、阜城剪纸技艺等,这些荣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见证了运河的文明发展,它是大运河的精髓,大运河的灵性,更是衡水大运河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

河北日报记者郝东伟表示,通过本次“运河今朝媒体行”活动,他对大运河衡水段沿线的运河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对衡水当地对大运河的保护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他会用脚步记录衡水的运河故事,用媒介传播衡水的运河精神,并号召更多的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tianzx.com/dwxly/11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