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八仙桌品味大洼文化感悟生态之美主

总策划:李冬张徽贞

主讲:张华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沧州市散文学会会长,第三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主持:祁凌宵

执行:刘伟高海涛哈薇薇李晓盈

品味大洼文化感悟生态之美

■本报记者祁凌霄哈薇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以南大港湿地这片大洼淀为中心,独特的地域,积淀了独特的历史故事,塑造了独特的人群性格,经文化工作者的不断提炼升华,逐渐上升为大洼文化,并产生极大影响。大洼文化,尤其是生态文化,是“生态之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家张华北,用笔墨描绘着大洼文化,呈现出大洼文化独特的人文精神。

地域广袤苇海茫茫

沧海桑田遗存累累

主持:对于大洼,土生土长的人耳熟能详,可是对于大洼本身,有不少人却说不清楚。你个人如何给大洼定义?

张华北:大草洼简称大洼,是当地俗称,即大湿地、大洼淀的意思。历史上沧州东部地势低洼,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洼淀。如南大港、黄骅骅北淀、海兴杨埕湿地、南皮大浪淀。北大港湿地亦原属沧州。

目前我们所说的大洼,狭义指原南大港湿地,面积在2万公顷以上;广义指沧州东部沿海的南大港、黄骅、海兴、天津南部大港区低洼地带及山东北部黄河以北,南北近多华里。环渤海湾湿地还可延伸至辽宁南部沿海盘锦一带。大洼文学中的大洼应指广义大洼,而大洼文学又属于大洼文化。

主持:请谈谈大洼的历史及独特的文化。

张华北:据地质考证,10.8万年前,渤海西部沿岸是低洼地带,分布着森林和草原等植被。10.8万年前至距今年期间,发生过三次海侵,即:“沧州海侵”“献县海侵”“黄骅海侵”。此后,大海东退,形成大致今天的海岸线,“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正是这片土地演绎的图景。

这一带也是历史所称的九河下梢,大禹治水疏浚九河,泄水入海,沧州东部沿海则是主要洼淀泄洪区域。黄河曾流经沧州并多次改道,古代沧州东部即是黄河入海之地。

历史上这一带洼地是东亚飞蝗的孳生地,是旱涝交加之地,也是土匪出没之地。也有过抗日救国军民御敌的惨烈。这里有诸多的自然、历史遗存,有世界三大贝壳堤之一的古贝壳堤;有形成于10万年前火山灰堆积成的小山。

沧州东部,春秋时主要属齐国,兴渔盐之利;秦始皇在此置柳县;徐福建丱兮城率领千名童男女由此入海东渡;还有西汉所建郛堤城,武帝东巡观海时筑的武帝台;清代抗击八国联军的岐口炮台等。

万灶青烟煮海凝盐

勇敢坚韧生性豪放

主持:沧州东部11年前曾出土过东周时期的煮盐工具“将军盔”,也发现许多盐灶遗存;通过现在许多村名,如六里灶、辛立灶等,仍能寻觅到先民生活生产的蛛丝马迹。刘长卿也曾写诗描述这里煮盐的盛景。那么,古代大洼人是如何生活、生产的?

张华北:春秋时管仲在沧州沿海组织煮盐,齐国“以渔盐之利雄天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霸主。东汉有“万灶青烟皆煮海”的盛况。至今沿海仍有六里灶、辛立灶村等,是那时的古村名遗存。古代煮盐,沿海居民编为灶户,以灶为计量单位。

晒盐是从明代开始,延续至民国,形成中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场——长芦盐场。

大洼民众除少量耕作外,多以治渔、养苇、围雁、晒土盐为生产方式,换粮为生。

治渔,网具有拉网、挂网、旋网、流网等十多种,最普遍的是下箔,用芦苇编成的箔在浅水中插成迷魂阵捉鱼。

历史上南大港大洼面积30多万亩,洼淀是洼民们的产业。那时洼淀为洼股子(每股亩)。洼淀产芦苇、鱼虾。冬季,在冰面上收割芦苇贩卖。

每年春秋时,也是大雁、野鸭等候鸟迁徙的季节,大洼是候鸟的驿站。洼民用排枪(大抬杆)在苇荡中围猎。用所打飞禽换粮。南大港管养场最后一场围雁是年春3月,出动枪排(小木船)11艘、排枪22杆、壮汉22名。凌晨时分,22杆排枪一齐开火,惊天动地,打死大雁1余只,伤者无算,真是“哀鸿遍野”。

老百姓在盐碱地上刮回咸土,淋出盐卤晒盐。规模稍大的在盐碱地上修成小型盐池晒小盐。土盐除自家用,也私下交易。

共和国成立,在国家“以粮为纲”政策指引下,洼淀区大规模开垦,引水植稻,南大港农场一度成为北方著名的鱼米之乡。

上述生产方式,构成农耕与洼淀生产相融合的区域。

主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洼的地域特点,对大洼人性格形成有什么影响?

张华北:大草洼的苍茫,滋养着这方水土上人们的性格,也利于落难的豪杰隐身。清朝,官府还派出旗人到今南大港大洼边扎营放养军马,今存马营村,其后裔犹在。

清同治七年(),西捻军全军覆没,首领张宗禹潜藏在大洼边的孔家庄,20余年后(约年)死于此庄,至今存墓。

大洼人的草莽精神尤为突出。

民国十四年()冬,奉系军阀李景林一部南下溃逃,烧杀抢掠,王徐庄百余人奋起抗击,用大抬杆、土炮、铁叉草钐、大刀长矛和溃兵格斗,死45人、伤无数。土匪冯冠奎,就在大洼深处小村四堰里长大。

大洼人以吃苦耐劳著称。上世纪60年代“根治海河”,大洼人在海河工地鏖战,抬大筐、推小车,总是最早完成河工。

环境的广袤、生存的艰辛,养成民众粗犷、豪爽、守信的草莽精神。加上与农耕文化的交织,又造就了这一带人民吃苦耐劳、勇敢直爽、坚韧逞强、奋进不屈的性格。

东西交汇南北融合

精灵古怪故事连篇

主持:大洼文化很有特色,可不可以说是各种文化的大融合?

张华北:千年前周边民众向这里延伸,在这里开辟、繁衍。明“靖难之役”后,全国各地民众一部分经山西集结迁移至此。清代山东等地也有不少人迁移而来。与当地文化交融,形成大洼浓郁的特色文化。

民俗文化基本融合了北方地区的特点,婚丧、民间节庆、民间避讳许多风俗由来已久,大同小异。还有建筑文化如土坯房、土炕等也颇具特点。移民地域集中了各地文化。南大港农场本是农垦系统,人员构成来自五湖四海,本身就是文化大联盟。

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黄骅的麒麟舞、五虎棍、后街烧饼、青萍剑、渔村剪纸、渔鼓,大洼放花、龙灯、大鼓,至今仍然焕发着异彩。

主持:大洼发生过不少故事,这些口头文学,是大洼文化里的璀璨明珠,也是写作的好素材。如那个有名的《蜘蛛精》的故事,故事里“好壮的烟啊”,很有些冷幽默。请具体讲一下这个故事。

张华北:大洼人在千年寂寞的大洼里生产生活,流传了许多奇特的民间故事、传说。“蜘蛛精的传说”就很有特色:

有一年冬,洼里打苇。晚上窝棚里几个汉子歇息,有个年轻人吹箫解闷。

突然,“唰啦”一声,窝棚里的人听见棚顶上像撒下了一层豆子,惊呆了。有个毛头小伙子,推开草门子往外想看个究竟,一张大网竟罩住了窝棚。一摸,那网绳子足有手指粗,粘手。小伙子慌忙缩回来关紧门。就听见小窗外一个低沉的声音说:“摸儿个吃,摸儿个吃。”人们吓得缩成了一团,浑身都是鸡皮疙瘩。外面闷音又响:“再吹个,再吹个。”吹箫的小伙子手直抖,心想:“这不是吹箫引鬼来了吗?”没别的法,他战战兢兢又吹起来。吹一段累了,想停一停,外面闷声又作响:“摸儿个吃,摸儿个吃,再吹个。”只好又吹,直吹到月牙儿西沉天拂晓,外面才没了声响。

此后,那家伙夜夜如此,小伙子吹箫达旦,搞得一帮人心神不安。一个老汉出了主意,到了天黑,人们把大鸟枪装上药,再装上一大把铁砂子。

随着棚顶子上“唰啦”一声响,那家伙又来了。箫声一停,外面又叫:“再吹个,再吹个。”棚里老汉喊:“歇歇吧,你老先抽袋烟吧。”随着把枪筒子从小窗户口伸出外面。“咔嚓”,那家伙咬上了枪筒子。老汉问:“点烟了?”闷声答:“点吧。”“咚”的一声闷响,听见外面一声叫:“好壮的烟!”再也没了声音。

第二天早晨,人们出了小窝棚,小窗户下一滩黑血,顺着血迹找去,在一人多深的荒草台子上,发现一个大窝,一只斗大的黑蜘蛛死在里面。从此,这个地方人们称“蛛窝”。

洼里人粗犷,精怪也豪气十足。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

空灵浩淼名家辈出

飘然高举毓秀钟灵

主持:大洼故事精灵古怪,粗犷又充满智慧。从大洼走来的文化名家,也不在少数,比如著名诗人刘小放等。这与大洼文化有什么关系?

张华北:这是一片出作家的沃土。值得一提的有诗人刘小放、何香久等。田松林的小说集《老洼》《黑船》,在国内文学界享有盛名,是大洼文学的组成。

这里是艺术家的故土,他们吸取了大洼丰厚的营养。如画家田云鹏、书法兰亭奖获得者胡庆恩等。

他们生长于斯,大洼文化中的坚韧、奋进影响着他们,这一片水的空灵浩淼滋养着他们。大洼造就了他们性格上坚韧豪放,又不失细腻;眼界开阔,却又脚踏实地;大洼一代代文化名人,也成为下代人的标杆,带动他们前进。

主持:大洼莽莽苍苍,烟波浩淼,在那里荡轻舟,淋细雨,看苇花,确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飘然出世的意蕴。大洼是人们心灵的栖息地,是文化人创作的源泉之一。你的散文《丹顶鹤的那些事儿》非常传奇,请谈一下如何描绘大洼文化之美?

张华北:年底,我接受国家创作濒临野生动物丹顶鹤的专题。寒冬之时,自费南下,在黄河口湿地看丹顶鹤在云水间畅翔、在黄海岸边盐城湿地听丹顶鹤在风中的长唳。年春,又乘车北去,在辽宁双台河口、吉林向海、莫莫格、黑龙江扎龙、兴凯湖等湿地,看丹顶鹤群舞、听丹顶鹤组歌,记录它们精彩的传说。年,22万字的散文集《丹顶鹤的那些事儿》出版发行。这是国内外第一部描写丹顶鹤的散文专集。被几个省市列入《全民读书月百部推荐书目》。年获省第12届文艺振兴奖。

大洼与大洼文化是我创作的源泉。这种难以割舍的对大草洼的依赖,集成我大部分创作灵感。我已创作散文集《大洼如歌》《大洼行吟》《丹顶鹤的那些事儿》《九秋》等8部。年散文《秋声秋色里的大苇洼》获得第三届冰心散文奖,我被评选为沧州骄傲十大新闻人物,年散文集《九秋》获孙犁散文奖、年获中国散文30年突出贡献奖。

保护生态栖息心灵

光大文化“五城”同建

主持:要写出大洼之美,首先要热爱这片土地,要细致入微,要提炼升华大洼的文化元素,使之既有个性,又有普世意义,要有语不惊人不罢休的精神。

现在有许多大项目落户大洼,大洼的生存状态受到影响。如何才能保留生态之美,让农耕文化、鱼盐文化、农垦情结有归根之处?

张华北:我国有两个城市湿地。

一是香港湿地公园。二是西藏拉鲁湿地。这两个湿地为全国湿地保护提供了经验。

南大港湿地是国内较大湿地。沧州对湿地的保护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科学是双刃剑,“可持续发展”才是正途。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湿地维系着大洼文化的生命。就大洼文学而言,一条出路是创作地域生态文学作品:要具有独特的地域性,以大洼为依托;要有独自的思考,突出对地域生态的忧患意识。

主持:保护大洼,需要文化人呼吁,更需要普通民众和决策者认清湿地的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发掘延续大洼文化,促进“五城建设”?

张华北:大洼文化和大洼文学在沧州文化中不可或缺,对沧州的生态文明建设起着积极作用,是沧州文脉之一。

目前,大洼文化引起学术界广泛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如何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tianzx.com/dwxly/1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