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大洼人文地理十五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鬼谷子村——有关鬼谷子的那些民间传说和故事

洼店村的14个村民定居点就相当于14个小村落,在这其中,名声最响的,当属鬼谷子村。

鬼谷子村位于整个洼店村的北部,全村都是田姓人家,相传该村为战国时期齐国名将田忌的后人。村内有河流穿村而过,村中房屋多依山而建,顺等高线延伸、梯级分布,整个村子顺势就形,错落有致,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村子及附近,至今留存有很多与鬼谷子相关的传说和遗迹,如鬼谷子隐居的鬼谷子洞、晒阳石、王禅葬母、无字天书、鬼谷子迁居时牛车留下的车辙等。

不仅是鬼谷子村,整个大洼山峪乃至蒙山周边地区,有关鬼谷子的传说和故事数不胜数,这些传说和故事,在信息闭塞、知识匮乏的年代,是山里人田间地头的谈资,也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食粮。现如今,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当年人们津津乐谈的那些有关鬼谷子的传说,以现代人的视角来看,未免有些荒诞不经。尽管如此,我们并不能否认,这些有关鬼谷子的传说和故事所营造的浓厚的鬼谷子文化氛围,以此形成了大洼山峪独特的鬼谷子文化,业已称为大洼山峪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年,临沂地区地名办公室出版了一本《琅琊乡音》,其中收录了不少关于鬼谷子的传说和故事,由于本文篇幅所限,对鬼谷子的传说和故事不能一一列举,在此仅摘取《琅琊乡音》中的两篇,以飨读者。

《鬼谷子洞的传说》

(本篇由阎凤鸣搜集整理)

古时候,在那峻拔秀丽的蒙山脚下,有一家姓王的富户,家中有一位相貌出众的小姐名叫王胜仙。这位小姐从小就聪明伶俐,但她不学穿针引线,描龙绣凤,喜欢的是咬文嚼字,攻读诗篇。到了十七岁那年,她已经通晓天文地理,满腹诗文了。

胜仙常常抱怨自己是个女子,一肚子才艺没地方使。因此,她整天闷闷不乐,常常面对诗书独自发呆,久而久之养成了一个孤独的脾气。

这年中秋佳节,月明星稀,天清气爽,胜仙独自在后花园里赏月散步,看花解闷。但是转了一圈儿,也没找到一朵称心如意的花儿。当她走到菊花池旁,一眼看到菊花下孤零零地长着一株高高的谷子,谷穗黄澄澄、沉甸甸,大得出奇。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这么秀气的谷穗,不由得又惊又喜,一伸手掐下谷穗放到了嘴里。没想到,谷穗一入口,“唰”地一下子钻到了她的肚子里。

原来,这棵谷子是天上一位神仙变的。因为他在天宫冒犯了天条,被玉帝贬到人间,来到蒙山水帘洞落了脚。这天,时值中秋夜晚,心事重重,怨恨玉帝,走出水帘洞,来到了王胜仙的后花园,借赏花消愁。不巧正碰上了王胜仙,一急之下,便变成了一棵谷子隐在菊花下面。没想到偏偏叫王小姐看见了,更万万想不到王小姐会掐下来。本来他想立即现出原形逃走,又一想,王小姐是个闺阁千金,要是她手中的谷穗变成个人飞走,还不把她吓个半死啊!他心里只盼着王小姐能把他扔到一边,等小姐一走远,就赶快现出原形溜走。谁知王小姐爱不释手,玩弄一会又把他“吞”肚子里去了!

说来也怪,王胜仙自从吃了这穗谷子,就怀了“谷孕”,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她知道这是“谷子”坏了她的清白,自个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她不敢向家里人谁,只是怨自己嘴馋,恼那可恨的谷子。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快十个月了,王胜仙在家里再也待不下去了,只好偷偷地躲进蒙山上的一个山洞里。不久,就生下了一个白生生、胖乎乎的儿子。她看着怀里的孩子,想着那恼人的谷子,就给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鬼谷子。鬼谷子没有父姓,就随了自家姓王,又恨自个嘴馋惹的祸种,就又给孩子起了个大号叫“王馋”。王馋就是后来修道成仙的王禅,王胜仙生王禅的洞,后人就称“鬼谷子洞”。

《王禅计霸蒙山》

(本篇由姚友明等搜集整理)

传说泰山奶奶本来不是住在泰山,最早在蒙山修道,只是后来上了鬼谷子王禅的当,才被迫离开蒙山去泰山的。

古时候的蒙山,可不象现在这么峻美,而是树木凋零,山泉枯涸,烟尘腾腾,泰山奶奶云游到此,看到这荒颓的景象,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她就在蒙山之巅——龟蒙顶建起一座禅院,每天起早贪黑整山治水。她采来榆、槐、松、柏等树籽撒到山上,又把沟、坳、岭、崖上栽满了各种花草,还疏通了三股山泉,把天宫蟠桃会上扔掉的那些桃核捡来,种满蒙山的七十三崮,一百道峪,没多久,蒙山的旧貌变新颜,真是绿树葱葱,花草艳艳,清泉汩汩,百鸟争鸣……蒙山多美啊!泰山奶奶别提多高兴啦!

话说蒙山的东南方四十多里外有座天宝山,山上住着一个修炼多年的老道士叫王禅,他老是嫌天宝山不秀,山矮不竣,一心要寻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以便参禅悟道。

这天,王禅游逛来到蒙山。嗬!这可真是仙境啊!王禅被诱发了“馋病”,馋得拔不动腿了。可惜蒙山的主人是泰山奶奶不是自个儿。唉!他双眉紧蹙,连连拍着脑瓜儿,焦急地从这峰转到那崮,从这条山沟看到那个山拗,转着看着,想着,嘿!到底叫他生出个鬼心眼来。

王禅急急忙忙三步并作两步,窜到泰山奶奶住的禅院门前,一边拍门,一边喊叫道:“何人居住此地!快开门!”

泰山奶奶正坐在蒲团上闭目打坐,猛听得人有叫门,就赶快走了出来,开门一看:咦?是位不相识的老道,她面带微笑,客客气气地问王禅:“道兄为何登门?”“哼!这些日子我出外远游,你趁我不在,偷偷摸摸地在我的山上私建禅院,太目无我山主了!”王禅装模作样的乱叽噜一气。

泰山奶奶一听可来气啦,心想我来蒙山好多年啦,从没听说这儿有什么山主,且看他要怎的!她压下火气,平心静气地问:“你是那方的道士,怎敢一张口就自称山主呢?”

“哈哈,你问问这山上的大小石头,没有不认识我王禅老祖的!”王禅慢悠悠地回答。“噢,你就是王禅呀!”泰山奶奶点头笑道,“放着天宝山的山主你不当,却到我这里胡搅蛮缠个啥?告诉你,蒙山的主人是我!”

“哈哈哈……”王禅一阵大笑,又一本正经地说“你既然自称山主,对蒙山都了解吗?”

“当然了解!”泰山奶奶斩钉截铁地回答。

“好!那我来问你,蒙山有几座崮?”

“七十三座。”

“有几道峪?”

“整整一百道。”

王禅眨巴了两个眼皮:“要是不对呢?”

“不对?不对就把蒙山让给你!”泰山奶奶胸有成竹地说。

“哈哈,错啦!蒙山共有七十二崮,九十九道峪,不信咱们查查看!”

于是俩人就击掌为约,从蒙山这山头数到那山头,又从这道峪数到那道峪,泰山奶奶纳闷了:咦,数来数去怎么会是七十二座崮、九十九条峪呢?她真急眼了,王禅这下可神气呢,他笑了一阵,两手一摊,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请离开蒙山吧!”泰山奶奶又气又羞,恋恋不舍地望了望自己亲手修建的禅院,亲手整治的山峪,亲手栽种的花草树木,一咬牙、一跺脚,离开了蒙山,去那更高的泰山落了脚,又把那泰山整治得和蒙山一样美,从此以后,人们都敬称她为泰山奶奶。

原来,这是王禅搞得鬼,就在泰山奶奶数数时,王禅背地里一甩袖袍,遮住了那一崮一峪,泰山奶奶是个厚道人,她哪里料到王禅会来这么一手呢?心里还以为是天意呢!

别看泰山奶奶离开了蒙山,可她心里总忘不了,每年春天,她都要来蒙山行三场浇花雨撒三次松柏籽,直到今天,无论旱情多么严重蒙山照样细雨飘雾,苍翠葱郁。

再说王禅用计霸占了蒙山之后,心里却总觉得不是个滋味,想前惦后,总感到这事做得不光明,悔不该当初心血来潮,气走了泰山奶奶,因此,他不另外打墙盖屋在明处安院。仍然保留着泰山奶奶当时的禅院,还不时地进行修缮,又不想昧心在霸来的禅院久住,就在蒙山前寻了一处叫“鬼谷子”的山洞住下来,专一参禅悟道。从那以后,王禅就被称为鬼谷子王禅了。后来,王禅收了两个徒弟,一个叫庞涓,另一个就是孙膑,王禅交给他们两个任务,一是学艺、二是护山种树,并把天宝山的梨树栽到蒙山脚下。所以,经过了多少年后,蒙山上还保留着泰山奶奶修建的禅院,蒙山上不但松柏葱葱,而且山腰梨花片片,至今,这里仍有春游蒙山观梨花的习俗。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tianzx.com/dwxly/9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