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尾巴老李传说丨跨越两千年的古村,从汉代

大芦湖传说主要流传在高青县大芦湖周遍几个乡镇,其故事家喻户晓,因传说大芦湖的形成与秃尾巴老李有关,所以本故事又名秃尾巴老李传说。这一传说自汉代口头传承至今,已有近多年的历史。

汉朝时,千乘一带地沃水饶,在千乘郡城西十多里的地方,有个大芦村。天宫里有条小黑龙,厌倦了天上的寂寞生活,变成一位姓李的青年到了大芦村,大芦村有个姓芦的大地主,他有田地几百亩,雇了十几个长工扛活。李黑龙就受雇于这家,自称李作车。

大芦村北有一个小朵村,菜园就在两村之间。一天,小朵村的一个姑娘来买菜,钱不足,老李见她为难,便直言道不要紧,咱都是穷人家,掌柜的回来有我,不行就扣我的工钱。姑娘见老李诚心,就把菜拿走了。临走对老李说:我姓芦,父亲是个郎中,你以后有什么难处,可去找我们。事隔不久,老李身体不适,求芦父诊治。芦父见老李耿直憨厚,人又勤快,有意许女,便找人撮合。两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妇。婚后芦姑精通医术,治病救人,丈夫耕地种菜,挑水打担,夫妻恩爱,悠悠数年,邻里称道。

一天,芦姑到菜园送饭,不见老李,但垄沟里在哗哗地流水,到井上一看,水车斗子里有一条黑花水蛇,尾巴上下摆动,井水顺着蛇尾巴向上流,芦姑很是奇怪。回头之间,老李已站在她身边,小蛇不见了,水也不流了。芦姑问老李是咋回事,老李只是嘿嘿地笑。有年大旱,数月无雨,百姓求天天不灵,呼地地不应,都十分焦急。这时老李似有心事,独自出门几天未归,芦姑不解。

突然一天狂风大起,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从天而降。芦姑独自在家,心中正担惊害怕,却见一条黑龙破门而入,黑龙见芦姑惊惧,忙转身外出,这时,又忽然见一条白龙盘旋而入直冲黑龙而来,因老李冒着触犯天条的危险趁夜间行雨为百姓降雨除灾,白龙来将其带回天庭受罚。原本疲惫不堪的黑龙见状,随即腾空跃起,两条神龙在打斗中根本施展不开,再说这老李因为行雨时大伤了元气,身上已多处受伤,显然有些招架不住。白龙一时不犯防备,它猛一纵身直奔屋外,此刻,大蛇的大半个身子已爬出了屋门,只有尾巴还在屋里。白龙来不及追赶,推开黄姑,白龙顺势翘起尾巴狠命抽向屋门,只听“咔嚓”一声,竟把大蛇的尾巴挤断了。现在芦湖边盛长曲曲菜,永不断种,每个菜叶上又沾个红斑点,传说是秃尾巴老李的血染的。

芦姑怎么也没想到这条黑龙是她恩爱的夫君,丈夫走后,芦姑日夜思念,积郁成疾,不久于农历的二月二日病逝。每年二月二都细雨绵绵,这就是“二月二”龙抬头的典故。而老李打滚的地方,形成了两个水洼,一个叫大洼,一个叫小洼,方圆40里的大洼,大洼中心有约两万余亩的面积,常年积水两米多深,其中芦苇成片,人们叫它大芦湖。

蓑衣樊村湿地内渠纵横交错,湖塘星罗棋布,风景秀丽,到处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大片的杨树林、金黄的稻田、成群的天鹅、满塘的芦苇成为蓑衣樊村绝美的画卷,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美景,生产的“大芦湖”大米更是富含锶、硒等微量元素量极为丰富。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原生态的种植模式,赋予高青大芦湖大米营养积累期长、胚膜、胚芽中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矿物质含量要比普通大米高出很多,并且经质监部门检测,大米中无农药残留物和重金属类有害物质,为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自然、营养的高品质大米。

乘车路线

1.滨莱高速(高青北)出口沿广青路(省道)向西,行驶6公里到达蓑衣樊村南门;

2.高青县城沿广青路向东,行驶8公里到达蓑衣樊村;

--

联系刘经理

李经理

苏经理

“菊香秋韵情满古城”周村古商城菊花展摄影大赛征稿也将在11月30号截止,这两天如果想把自己拍摄的作品分享给大家,那得赶快投稿了!

征稿方式:

1、







































小儿白癜风患者能不能服用丹芪偏瘫胶囊
白癜风的最初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tianzx.com/dwxxs/11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