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书燕平大地故事大洼村的传说

在昌平区沙河镇东北,有三个村庄,从上到下的排列依次是小王庄村、大洼村和王庄村。传说最早来到王庄村的人是明代燕王扫北时,从张家口地区带回来的移民王财主。王财主一家移民到昌平县,被分配到现在王庄村那个地方定居。王财主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一家后来迁居到小王庄,小儿子一家就跟着王财主住在王庄村。后来人们为了区别两个王庄村,把小儿子一家居住的王庄称为大王庄村,大儿子居住的王庄称为小王庄村。据说有一年夏季,沙河地区遭到了百年不遇的旱灾,河套成了干泥塘,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连吃水都成了问题。住在王庄村的王财主召集两个儿子,商量办法。大儿子说道:“地面没有水,只能打深井试试了。”小儿子说道:“对,我们找个会看水线的阴阳先生,让他帮忙确定打井地方。”王财主一听,两个儿子都说到自己心坎里了。于是他招呼人去昌平县旧县村去找著名的看水师傅高先生。高先生被王家重金邀请而来,手里捧着罗盘,先到了大王庄村走了一圈,然后摇了摇头。又到小王庄村走了一圈,又摇了摇头。王财主一看就急了。高先生说道:“这两个地方我都看了,离水线太远了,我实在是无能为力,再想想别的办法吧!”王财主一家听了,十分泄气,无奈之下,只得陪着高先生往回走。刚刚走出了小王庄村两里地,只见高先生手里的罗盘奇怪地震动起来,高先生一看,喊出了声:“这里有水线!”大家定睛一看,前边是一片洼地,中间稀疏疏地长着几杆芦苇。高先生用罗盘东测测,西量量,然后撅了一段树枝,插在芦苇的边上,转身对王财主说:“在这个地方挖井,不出三丈,就能出水!”王财主一家半信半疑,疑心高先生找不到水线,随便找个地方糊弄王家吧。高先生一看,便指天指地发了毒誓,如果这里打不出水来,一分钱不要,自己还要拿出钱来赔偿王家。王家听到这里,便安下心来。第二天一大早,王财主带着两个儿子就开始挖井,直到太阳落山收工回家。第二天,一家人又到挖井的地方,一看奇怪了,挖过井的地方塌陷了,两边的黄土把井坑填平了。大家又挖了一天,第二天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没招了,王家人一同商议,连轴转吧,日夜不停地挖,就在井坑边上支起了锅,吃喝拉撒都在工地上,轮番不停地挖。许多天过去了,基本上快挖成的时候,忽然大家觉着地下有动静,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像是有水,顾不上累了,赶快挖,挖着挖着忽然有两条一青一白的蛇钻了出来,向南边跑去。大家追了半天也没追到。王家累了好几日,井终于挖成了,也出水了,但不明不白地跑出了青白二蛇,很让人不解。王财主对两个儿子说:“这井虽说距咱家远一些,但咱们两家总算是有水吃了,这井出的水,只够咱们家吃的,千万别走漏咱们打井的消息。”没过多少天,王财主家挖出来了一口井的消息,不知道怎样就在百善村传开了,百善村的村民有的肩挑着水桶,有的轰着驮驴,都来这个地方打水。王财主一见,这么多人都来打水,急忙拦着百善村的一个村民问道:“你们村离我这里好几里嘞,我前天才打好的井,怎么你们今天就知道了?”百善村民告诉他说:“我们村的两座山来了青白二蛇仙,二仙平时居住在寒潭洞府,不料想被你穿井,高先生只得把它们安置在我们村住了下来。高先生不想让你们独占这口井,把消息告诉了我们。”王财主一听,事已至此,这些村民人多势众,自己又是外来户,也惹不起,只得与附近村民共享这口水井。后来,在这口井边上,逐渐地有了人家,越聚越多,形成了一个小村落,因这口井所在位置是一个洼地,所以村子就取名为“大洼村”了。从这个洼地逃出来的青白二蛇,青蛇跑到了百善村南的小山,就是后来的青蛇山,白蛇跑到了百善村西北的小山,那山就称为白蛇山,这两座小山至今还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tianzx.com/dwxxs/157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