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发现“美丽河北”!
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腾讯大燕网河北新闻中心,
联合推出
“美丽乡愁”
专栏。
为大家集中挖掘河北的美丽乡村和特色文化之乡,
系统展示来自河北乡间的美丽。
▼
“美丽乡愁”今日推出
第一期:
河北十大最美古村镇
之
涉县大洼村
《雨后山村》摄于大洼村
供图:河北省民协
悬崖峭壁筑石堡
巧夺天工皆奇观
与世隔绝藏特色
原始古老蕴内涵
▼
这首诗,说的就是,
涉县大洼村。
一个深藏在太行山脉青阳山下的古老石头村。
粗狂之顽石,
细腻之智慧,
在这里有一次历时余年的碰撞。
大洼村的家谱
供图:长城网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
张氏族人的一支迁至南太行山深处的青阳山下。
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河,
正是隐居的绝佳场所。
除张氏一族,
从来没有外姓来此定居,
这里逐渐形成了家族式村落,
戏称“一洼不容二鸟”。
一份传了28代的老案(家谱)
记录着这个家族的“凿空”之功。
如今,
老案由各家轮流保存,
一次只能保存一年。
大洼村石房
供图:河北省民协
余年,历28代,
张氏族人用斧凿,
在山间开辟出一个不一样的田园。
峭壁嫁接峰崖,
石堰续高悬壁。
这里
石头房一座接一座,
石头路一条接一条,
一家一崖,
一户一峰,
院搭院,院叠院,
房搭房,房赶房,
参差错落,
俨然一座“悬崖石堡”。
大洼村你家的小院就在他家的屋顶
供图:河北省民协
土地金贵,
村里的房屋大多纵向发展,
为三层楼房加四合院,
极具太行山传统山居村落风情。
石头房建在两丈多高的石堰上。
有的
原石未动,粗犷奔放,
一派农家淳朴风貌;
有的
精雕细刻,雕梁画栋,
于淳朴之中隐藏着富贵之气。
如今,
68%以上的石头房
依旧保存完整。
这是一个石头的世界
供图:河北省民协
漫步村巷,出入农家……
你会发现,
原来一切的生活家当
都可以是石头做的。
石碾、石磨、石井、石窑、石槽、石凳、石碓臼,
从古至今沿用。
它们,
凝聚着村民的生存智慧,
填补了村民的生活需求。
它们
和石头房、石头桥一起,
散发出古老传统的民居气息,
演绎着对历史文明的传承。
农家的孩子除了嬉戏,还要做小农活儿
供图:河北省民协
石拱桥,
村中的标志性建筑。
人称“石头立交”。
历年,
其功用至今不减。
这是村民因山就势的智慧结晶。
石拱桥全部由石头垒成,
不含任何粘合剂,
完全是一个赵州桥式的“力学奇迹”。
驴子在北方山区是最高效的生产伙伴
供图:河北省民协
更乐镇大洼村前溪水山洞
供图:河北省民协
年的安闲自在,
保持着历史的余温。
漫山的石头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连同
那山、那水、那人、那驴子……
尽显乡间惬意。
孩童戏水,
驴子悠闲地穿过乡间石桥,
或许
正是城里人向往的田园。
“天人合一”
不是天为被地为席,
而是取之于山水、用之于山水,
故可融入山水。
《山村元宵夜》年正月摄于大洼村
供图:河北省民协
地为纸,光为墨,
文化在这里恣意挥洒。
小落子戏、社火、庙会等传统文化,
无限融入村民的生活。
从古到今每年三月初一,
他们都会在村子里的
奶奶庙、关帝庙、龙王庙
进行农耕祭祀,
祈求风调雨顺、谷物丰收。
社火“九曲阵”
更是融入了
山乡对生命的不屈执念。
《村口》年10月张家庄大洼村
供图:河北省民协
一个小村
眼见的是那风土人情,
背后承载的
却是数代人的坚韧开拓。
大洼村位置图。
图:河北省民协、长城网
文:美丽河北北京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倍他米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