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ldquo盘锦经验rdquo

“大力推进市县同权改革,将投资审批、行业许可、社会事业等项权力全部下放到县区。推行‘容缺审批+企业承诺并限时补办’‘全程代办’等投资便利化改革,城市信用环境明显改善。”日前,在国务院第二十督导组对我省实地督查的过程中,对我市在“放管服”改革方面的经验做法给予通报表扬。  

“放管服”,意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近年来,从国家到省都下达了一系列“放管服”的决策部署,我市秉承开放与共享的改革发展理念,通过推进实施接权、放权、制权、督权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多部门联动,“放管服”“三管齐下”,全面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发动了全市转型发展的新一轮引擎。

放权放出“新活力”

时近隆冬,盘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却暖意升腾、激情高涨,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扩产改造项目、山东天迈管业有限公司燃气管材制造项目、盘锦科安隆科技有限公司石油焦综合利用项目等一批项目顺利竣工投产,预计年底前新增销售收入近5亿元。

“这一批项目顺利竣工投产与高新技术开发区推行‘四不’园区建设息息相关,不同批次的简政放权正在不断催生高新区项目发展新动力。”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孟鑫在接受采访时坚定地说。“审批不出经济区”“收费不进经济区”“检查不到经济区”“服务不离经济区”,高新区以“四不”园区建设为载体,认真梳理“四不”园区相关审批权限,及时开展各项权限的交接工作,为“接得住、用得好”各项权限奠定基础。截至目前,高新区已与市规划局、住建委、人社局、发改委等市直部门签订了权力交接书,共承接各类权限30项。

简政放权是改革的“牛鼻子”。在推进简政放权过程中,我市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上级下放职权事项的衔接落实,近5年来累计承接上级下放职权事项项。一手抓简政放权,促进政府职能归位。目前,市政府累计开展了6批次权力下放,市政府累计取消职权项、向县区(经济区)放权项。

——全面取消了不符合全面深化改革要求与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创业等密切相关的职权事项,彻底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审批类别。

——实行县区“点菜式”放权,将直接面向县区(经济区)、量大面广、由县区(经济区)管理更为方便有效的投资、生产经营、民生等领域的职权事项下放至县区、经济区。

——全面清理全市前置审批要件事项和证明事项,取消无法定依据的前置审批要件事项7项;明确不再作为前置审批要件、需在规定时限内补齐的审批要件事项22项;取消与审批相关的证明事项27项。

——在开展六批次放权基础上,今年,我市把“深化县区体制改革激发县区活力”作为简政放权的“一号课题”,积极推进向县区、经济区赋予市级同等行政职权工作,将市直部门拥有而县区、经济区没有,但县区、经济区能够代替市直部门行使的职权全部赋予县区、经济区,较好地解决了放权不协调、不同步等问题,全面激发了县区、经济区的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市直部门共向双台子区、兴隆台区赋权项,向大洼区、盘山县赋权项,向辽东湾新区赋权项,向辽河口生态经济区赋权项。

简政放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推动形成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顺畅的权力纵向配置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市、县区基本享有同等行政职权的改革目标,增强县区、经济区内生增长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激发县区、经济区发展活力。”让县区、经济区真正实现“我的地盘我做主”,正在指日可待。

有放有管“新模式”

               

截至9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总数达到了户,同比增长6.41%。新登记户,同比增长16.35%,其中新注册企业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势头,平均每月新登记企业多户,形成了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的小高潮。

以放宽市场准入、建立公开透明市场规则、市场驱动发展战略等牵头工作为重点,我市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投资环境,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商事制度改革是简政放权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放权、放宽市场准入的同时,注重实施公正监管,推进综合监管,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则是推进“放管服”三管齐下、互相促进的又一重要内容。

简政放权,不止在“放”,有“放”还要有“管”。今年3月,在全省“双告知”系统未搭建完成前,依托市工商局门户网站,及时发布工商部门登记的涉及后置审批事项市场主体信息,供相关审批部门认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双告知”即工商部门为企业发放营业执照后,企业需要取得相关审批才能从事经营活动的,工商部门对商事主体和相关审批部门必须实行告知制度。

对市场主体实施窗口告知,履行提醒责任,由窗口办理人员当场告知申请人在取得营业执照后,按规定需要到相关部门办理行政许可,并当场向申请人发放“先照后证告知书”、留存申请人现场签署的“先照后证承诺书”。

7月中旬,辽宁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上线运行,市工商局及时召开了由46个政府部门参加的“双告知”推进会,下发《关于开展“双告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双告知”的实施,有效保证了“先照后证”后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开展。

放得好,管得好,老百姓才能说好。

——在监管领域,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等事项后续监管工作的意见》,构建起多部门参与、横向联动的监管体系。全市各级部门严格行政审批行为自我监管,特别是对食品药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按照“谁审批、谁监管”原则,切实转变监管理念,建立工作机制、落实监管责任。

——畅通行政审批监管投诉渠道,受理市、县、镇三级中心、分中心办事窗口的审批违规投诉,强化了对行政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

——各级执法部门采取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布查处结果的“双随机、一公开”新型执法模式,各区县、各部门均已经建立了“一单、两库、一细则”,即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市场主体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和随机抽查工作细则,并完善了相关配套制度,全面规范了执法行为。

优化服务“新高度” 

              

“点击住建委窗口,把所需要的证件手续传到网上,没用多长时间就收到了市行政服务中心发来的信息,通知我去取件。”辽河石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尤洪涛在办理“建筑业企业出境备案”时,充分体验到了网上办理手续的方便与快捷。跟以前相比,不仅少跑一趟腿,而且办理时效大大提高。

“简政放权有没有效果,关键要看群众和企业办事是不是更便捷。”市行政服务工作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纪复英说。

在优化服务方面,辽东湾新区积极探索建立“容缺审批”模式,为企业审批提供便利。“形成《辽东湾新区建设项目容缺审批制度实施意见》,深化诚信体系建设,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9月份至今共受理接件件,实现办结件。”辽东湾审批局副局长李丽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我市全力推进网上审批工作,完成了对市本级审批系统项行政审批项目,双台子区项、兴隆台区项、大洼区项、盘山县项、辽东湾新区项、辽河口生态经济区项审批事项的梳理、录入及前置要件和流程确定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服务指南》和《网上审批操作手册》。

——制定完善《盘锦市行政服务工作管理办法》,进一步明晰行政审批服务工作职能规范,启动行政审批管理体制改革,县区行政审批局已逐渐运行。建立起由1个市级中心、6个县区(经济区)中心、58个镇街道中心、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组成的四级全覆盖的政务服务体系。

——出台了《关于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深化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实现了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各级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按照“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告知”“一个章办结”的模式办理业务,实现了审批事项“零超时”。

——各县区、经济区行政审批局建立和完善了代办服务机制,对投资项目提供审批事项全程代办服务,实现审批提速,加快项目落地。

——推动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组织市直部门全面梳理本部门现有服务事项,共梳理出公共服务事项项,涉及市直部门26家,编制了《市政府部门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目前《目录》已经市政府审定通过,下一步将通过市政府网站及时对外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以前大约得需要1年时间,没想到只用了65天的时间就顺利办完所有入园手续,准备开工建设”,今年新入驻盘锦高新区的北京卓越臻品项目负责人董芹兴奋地说。

国务院的通报表扬,充分验证了市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之正确和定位之准确,对我市是一次激励,更是一种鞭策。让县区、经济区真正做到“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责任我承担”“我的百姓我服务”,“放管服”系列改革由“瘦身”到“强身”,正在释放前所未有的“精气神”,推动我市转型发展开启新篇章。

方健本报记者赵艳

盘锦日报新闻热线

辽河晚报新闻热线

小编:雪儿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tianzx.com/dwxxs/55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