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个人信用报告?
个人信用报告是个人的“信用档案”,全面、客观记录个人信用活动,如偿还贷款本息、信用卡透支额的情况等。
主要包括以下信息:
个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证件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
银行的贷款信息:何时在哪家银行贷了多少款,还了多少款,还有多少款没还,以及每月还款情况等。
信用卡信息:个人办理了哪几家银行的信用卡,信用卡的透支额度以及个人还款的记录等。
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信息:姓名、证件号码、开户银行代码、开户日期等,不包括结算账户的存取款、转账支付和余额信息。
信用报告被查询的记录:计算机会自动记载“何时、何人、出于什么原因”查看了个人的信用报告。
随着数据库建设的逐步推进,除了以上信息外,个人信用报告还将记载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信息、社会保障信息、是否按时缴纳电话、水、电、燃气费等公共事业费用的信息,以及法院民事判决、欠税等公共信息。
2
如何拥有良好的个人信用记录?
如果有可能尽早建立信用记录。简单的方法就是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例如可以向银行办理一张信用卡或一笔贷款。不从银行借钱不等于信用就好。因为没有历史信用记录,银行就失去了一个判断个人信用状况的便捷方法。
如果有拖欠的款项,尽快将欠款付清。否则,逾期还款等情况就会如实反映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对个人的信用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如果已经建立了信用档案,请关心自己的信用记录。由于一些无法避免的原因,信用报告中的信息可能会出错。一旦发现自己的个人信用记录内容有错误,应尽快联系提供信用报告的机构,及时纠正错误信息,以免自己受到不利的影响。
3
如何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年6月9日起,公众可通过互联网、商业银行网银、自助查询机和柜台查询等四种方式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目前北京市的8个区已设立了12处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网点,初步建成覆盖全市的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网络。除了网上查询以外,全国人民均可以通过自助查询机、柜台和商业银行网银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
4
征信可以干什么?
节省时间。银行需要了解的很多信息都在信用报告里,无须再花更多时间去调查、核实借款申请表上填报信息的真实性。所以,征信的第一个好处就是给个人节省时间,帮助个人更快速地获得借款。
借款便利。如果个人的信用报告反映一个按时还款、认真履约的人,银行不但能提供贷款、信用卡等信贷服务,还可能在金额、利率上给予优惠。
信用提醒。如果信用报告中记载个人信用记录不良,银行在考虑是否提供贷款时必然要慎重对待。由此能够提醒个人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自觉积累自己的信用财富。
公平信贷。征信中心提供给银行的个人信用历史的客观记录,减少信贷员的主观感受、个人情绪等因素对贷款、信用卡申请结果的影响,令申请人得到更公平的信贷机会。
5
个人在征信活动中有什么权利?
个人征信的对象是个人。作为数据主体,个人拥有以下权利:
第一,知情权。个人有权利知道自己信用报告中的内容,知晓的途径是到征信机构去查询。有些国家(如美国)法律还规定,征信机构每年必须至少免费向个人提供一份信用报告。
第二,异议权。即如果个人对自己信用报告的信息有不同意见,可以向征信机构提出来,由征信机构按照异议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第三,纠错权。即如果经证实,个人信用报告中的记载的信息是错误的,个人有权要求提供信息的商业银行和征信机构对错误信息进行修改。
第四,司法救济权。即如果个人认为征信机构提供的信用报告中信息有误,损害了个人利益,个人在向征信机构提出异议后仍不能得到满意的解决后,还可以向法院提出起诉,以法律手段维护个人的权益。
-END-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