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乡情黄骅的红荆条

红荆条,在我们黄骅的方言里叫“荆条(jintiao)”,我们西排村当然也不例外。它是一种在我们那块曾经盐碱的土地上的沟边、地界儿上到处都有的灌木。西北地区有的叫红柳,中药典里叫柽柳,大概它属于柳科吧,我不是植物学家就不去过细地考证它了。

  那是一种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植物,从来没有人栽种,没有人呵护,但却随处都有它的身影,生机勃勃,郁郁葱葱。春天里,冒着白碱的土地上还没有几点绿色的时候,它就从那如同老农粗糙手指般的墩柞上钻出松枝般模样的绿绿的新芽,向人们报告着春的信息,展示着新的生命的开始。

  夏天里,暗红色潇洒的枝条一根根簇拥着形成如一个大家庭般的一大蓬,每一根枝条的上半部都密密麻麻地开满了如粟米般大小的粉红色的小花,远远望去如同一片粉红色的霞;细看那一朵朵小花却也娇小得精致、玲珑得令人爱怜,我相信插花族要是发现了它那肯定是它的劫数。

  小时候,虽然处于孔孟礼教和毛泽东思想教育的双重道德纪律的约束中,但也无法扑灭我们这些男孩子爱破坏的天性。因为没有玩具、没有现在的游戏机、电脑、手机之类可消遣,为平抑那青春初萌的躁动,它就成了我们不经意的牺牲品。不是折来做马刀拿野草野花撒气就是抻来做打苔的赌物,抑或是吆牛的鞭子、捉蚂蚱的拍子,或是斩蛇的花……总之,我记得它是我小时候糟蹋得最多的公物——因为它们是生产队的啊。

  虽然生长的时候没人   不仅如此,那时候地里树少,劳动休息时又不可能跑很远去找树阴凉,于是它那一蓬蓬的阴凉总会带给我们社员和牲口一份关爱。另外,劳动时有男有女,想方便了又没有厕所,于是它又成了我们男女隔离的屏障,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绿色环保厕所。

  今年八月份我去黄骅码头,在黄骅到海港的一段路上,看到了红荆条被用来作为绿化带中的绿化植物,使我陡增一份欣喜和激动:欣喜的是黄骅人的务实,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激动的是我喜爱的植物又上了一个被人观赏的档次,且突显了我们黄骅独有的地方特色。

  细想起来,我爱红荆条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生长在了我所热爱的那片土地上,它生长在了我所爱的那群父老乡亲之中,也是因为在我孕育感情享受亲情时它参与了太多太多的缘故吧。不管怎么说,它就是我所热爱的故乡的标志物。我觉得它就像故乡父老乡亲的品格——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在人们需要时献身、燃烧。

  我有好几个网名,最喜欢的就是“红荆条”。有这样一段说明:点缀着渤海边的风景,描绘着大洼的风采,故乡的赤子,不倦的乡魂;虽不金贵但却顽强蓬勃,无人赞颂却也铮铮铁骨,在阳光雨露中那一片粉红色的霞光也温温地透着无尽的柔肠!借物喻人吧,虽然对它描述得过于简单了,但熟悉它的人尽会感知它那平凡而坚实的品格。我不奢望做雄鹰冲入云霄,也不敢比青松让人人景仰,我只希望如它一样做一个普普通通且不失气节情义的人。

  红荆条的生长是静静的,它的生存要求是那么地朴素和简单,只要有片土,不管是肥沃还是贫瘠,它都会茁壮地成长,默默地奉献。不管是风吹雨打,牛啃人摧,它总是执着地奉献着美丽,贡献着财富。不管是出门在外还是留守故乡的父老兄弟,都是这块土地上具有着黄骅人特有的真挚侠义和具有红荆条品格的汉子,只不过我们被“移植了”,而故乡的父老兄弟们——是他们仍坚守着这块我们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故土,为我们这些漂泊异乡的游子守护建设着我们这个共同的家园。

  我祝福你红荆条:祝你永远蓬勃秀美,替我永远陪伴报答我敬爱的父老乡亲们;

  我祝福你父老乡亲:愿你们永远平安,健康,长寿,幸福;

我祝福你撑起一片天的汉子们——广阔天地尽展风采,好人一生平安

不要忘记在下面的上点一下,表示支持哦~

再不







































北京中科白癜风建院十周年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tianzx.com/dwxxs/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