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天气骤变,痛风患者的身体就像是天气预报似的准确。但是身患痛风的朋友们却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痛风属于特别难以治愈的一类疾病,所以今天小编给医院风湿科专家张继胜老师为大家介绍中医如何治疗痛风,痛风又分为哪些类型呢?赶紧往下看吧!
名医简介:
张继胜,医院风湿科专家,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同年9医院中医科,师从于名老中医沈依功教授十余年,深得其传,医院中医科主任,年调入北医院风湿科工作至今。
自毕业以来潜心研究古今中医大家治病经验,精于舌诊脉诊,治病善于从整体平衡着手,注意顾护患者的正气及脾胃功能,中医基本功扎实,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口碑极佳。
擅长运用中医中药诊治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症、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过敏性皮炎、慢性湿疹、更年期综合症及肿瘤术后和化疗后的中药调理。
坐诊时间:9月25日
坐诊地点:医院
预约王毅勇
中医如何调理痛风?医院特聘北京专家张继胜来帮您!
什么是痛风?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的症状?痛风的症状一般是半夜或清晨急性发作,有发热、头痛、口干口苦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早期多累计足跟、指、趾等中小关节,晚期或见关节肿大、畸形、僵硬、耳轮、指间、指掌处呈现黄白色痛风或破溃形成瘘管。痛风的辨证论治?张老师指出,现代中医专家们结合前人经验及现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将痛风分为3个病期13个类型治疗,下面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吧。急性期1、寒湿痹阻型症状: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红肿不甚,得热则减,关节曲伸不利,局部有冷感,舌淡红苔白,脉弦紧。治法:温经散寒,祛风化湿。常用成方:乌头汤加减。2、湿热痹阻型症状:关节红肿热痛,肿胀疼痛剧烈,筋脉拘急,手不可近,更难下床活动,日轻夜重,舌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热除湿,活血通络。常用成方:宣痹汤加减。3、痰(湿)阻血瘀型症状:痛风历时较长,反复发作,骨节僵硬变形,关节附近呈暗红色,疼痛剧烈,痛有定处,舌暗有瘀斑,脉细涩。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络。常用成方:身痛逐瘀汤加减。4、血热毒侵型症状:关节红肿痛,病势较急,身热汗出,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脉数。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利尿。常用成方:痛风止痛汤(经验方)加减。5、肝郁乘脾型症状:头眩,胸闷憋气,烦躁易怒,脘腹胀满,肢节酸楚,肿胀,结节,下肢沉重、精神紧张加重,舌红苔薄,脉弦数。治法:舒肝泄热,健脾祛湿。常用成方:疏肝解郁消骨汤(经验方)加减。6、脾虚湿阻型症状:关节酸楚沉重、疼痛部位不移,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自觉气短,纳呆不饥,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而小数。治法:健脾祛湿,泄浊通络。常用成方:运脾渗湿汤(经验方)加减。7、肝肾亏虚型症状:痛风日久,关节肿胀畸形,不可屈伸,重着疼痛,腰膝酸软,肢体活动不便,遇劳遇冷加重,时有低热,畏寒喜暖,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数或沉细无力。治法:补益肝肾,除湿通络。常用成方:独活寄生汤加减。迁延活动期1、湿痹稽留型症状:急性期不愈,湿热流注,关节痹阻,红肿胀痛,痛风石、尿结石生成。治法:清化湿热,活血散结。常用成方:宣痹汤加艾叶、全虫、生草乌、生半夏各10克,生南星15克。2、脾胃虚弱型症状:脾虚运化湿浊功能减弱,代谢产物蓄积不化,湿浊流注关节郁久化瘀,湿瘀相合是痛风高尿酸血症的病理基础,所以,尿酸高而不降,有痛风石,关节肿胀活动不利。治法:补脾益气,化痰除湿。常用成方:运脾渗湿汤加黄芪、泽兰各20克,防己、灵仙各15克,丹参30克。3、瘀血型症状:病久迁延,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治法:化痰祛瘀,疏风通络。常用成方:身痛逐瘀汤加穿山甲、地鳖虫、蕲蛇10克,法半夏15克。间歇期1、脾虚湿滞型症状:血尿酸明显高于正常值。治法:益气健脾,泄浊化瘀。常用成方:尿酸平降剂方(经验方)加减。2、正虚邪恋型症状:关节炎症和体征已经消失,血尿酸仍增高,神疲乏力,反复感冒,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濡弱。治法:补气养血,舒筋通络。常用成方:三痹汤加减。3、脾肾不足型症状:痛风诸症缓解,但仍腰酸膝冷,畏寒水肿。治法:健脾护肾,祛湿扶正。常用成方:加味四妙汤加减。抓中药看名医就到医院农合医保门诊可报销医院一定会用地道的药材、齐全的饮片、信赖的专家团队、专业的服务、规范的流程为盘锦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树立典范,为全市的广大百姓服务。
9月25日,张继胜老师与您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