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合记忆碎片
他们帮患者找到失散23年的家人
这帮穿警服的医生从未停下寻亲的脚步
本报记者王志浩通讯员胡丽芳
本报讯 整整23年,当贵州的刘芳(化名)和家人在医院见到女儿陆小春(化名)时,一家人忍不住抱头痛哭。“没想到,这么多年后还能找到女儿,谢谢医生!”刘芳抹着泪说道。
让刘芳道谢的医院,是全国较早创建的一家收容治疗危害社会治安的精神病人的专门机构,而陆小春是年5月15日由淳安医院的。“刚来时,问她什么都不会答,也不会写字,只说是贵州的,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她的主管医师虞华说,鉴于此,医院就让她住院治疗,并为她取名安心。
今年9月,安心突发胆囊结石、胆囊炎,经治疗后病情得到了缓解。病情好转后,她的思路和口齿都变得清晰起来,甚至对虞华说:“谢谢你们,我想家了……”
这种情况虞华并不陌生,“这类病人平时话不多,身体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头脑就会突然清醒,这是因为身体在调动自身潜能。”而这个时期正是医护人员与病人拉近距离的好时机,虞华趁热打铁,多和她交流。循序渐进的交谈中,虞华慢慢知道了安心的大体情况:名叫陆小春,属猴,是贵州盘县大瓦子村人;哥哥叫陆绳英(音),属蛇,大三四岁;姐姐叫陆小桥(音),属鼠,大7岁;妹妹叫陆小莲(音),属狗。
虞华觉得,按照安心目前的情况,这些信息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完全可以尝试帮她找到家人!虞华立即行动起来。然而,公安部的人口信息系统中查不到陆小春这个人,也查不到她所说的亲属的名字。虞华又与贵州盘县公安部门联系,但得到的回复是查无此人。
“你家是哪个镇的?离盘县多远呢?大概朝哪个方向走?……”虞华再次与安心交谈,根据她的零碎记忆,在地图上不断搜索着贵州盘县。突然,安心说过的一个叫沙坡的地名跃入眼帘,他又一次和当地警方联系,希望缩小搜寻范围,重点在沙坡附近寻找。不久,当地警方传来消息:有个地名叫大洼子,估计就是安心说的大瓦子村,但没有找到安心说的人。
虞华不放弃,继续与安心多次交谈。一天,安心突然说出母亲叫刘芳。他赶紧将这一信息反馈给贵州盘县警方,最终警方找到了刘芳。原来,陆小春是23年前走失的,虽然家人曾苦苦寻觅,但始终无果。而她的哥哥和弟弟已相继去世,姐姐也已出嫁,难怪公安系统上查不到。在医生和两地公安的帮助下,陆小春终于与家人团聚了。
医院又一次帮助患者找到了家人,也是他们找到的失散时间最久、距离最远的患者亲人。始建于年的医院,履行着治安管理和医疗服务的双重职能,建院60余年来已累计收治各类患者余名,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三无”(即无身份信息、无经济来源、无家属监护)患者。一部分患者在身体逐渐康复或病情稳定后,可以说出自己的详细信息,医院就会及时联系家属,帮助患者与家人团聚。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无法说清情况,这个时候,医院就发挥专业优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治疗过程中细致观察、细心交流,尽可能从病人提供的记忆碎片中找到线索,再利用警务资源帮助其寻找家人。
今年,医院还主动与属地的良渚派出所、市公安局基层基础支队、余杭公安分局等部门协商沟通,完成了院内所有无户籍人员的信息采集,这既为这些患者解决了相关的保障问题,也为他们寻找家人增加了一份希望。帮他们找到亲人,或许需要几个月、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但在这些穿警服的医生心中,这个信念从未放弃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