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医院哪个好 https://m-mip.39.net/pf/mipso_8714325.html
地圖是林彪的命根子
年蔣介石忙於進攻中原,東北停戰了四個多月。國民黨計劃穩住東北,攻熱河。杜聿明提出想在長春會見林彪。毛澤東急電不能去,後又指示各戰略區負責人不要輕易離開隊伍,以免上當。
毛澤東和林彪都認為,東北停戰時間越長越好。
年10月,林彪將日常事務交給高崗,帶作戰科、機要科等組成的前總,搬到哈爾濱以南50公里的雙城。
年5月,羅榮桓從蘇聯治病回來。他到哈爾濱的第二天來到雙城,和林彪談得很愉快。林彪馬上打電報給毛澤東:我見到了羅榮桓,我主張他在前面同我一起工作,他表示同意。毛澤東也表示同意。從此,部隊的政治、訓練、後勤保障等都由羅榮桓挑起來了。林彪秘書譚雲鶴回憶,經常來找林彪的,除了高崗,就是羅榮桓和劉亞樓,他們工作互不干涉。
羅榮桓在大連養病時,劉亞樓就要求回來。劉亞樓年到蘇聯軍事學院學習,參加蘇聯衛國戰爭,又隨蘇軍到中國,是東北民主聯軍和駐旅大蘇軍的聯繫人。林彪、羅榮桓推薦劉亞樓擔任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劉亞樓一到,野戰軍的司令部建設、參謀工作立刻有了改觀[1]。
從此“林羅劉”成了專有名詞。
林彪仍和過去一樣,兩耳不聞窗外事,專管作戰。
軍事記者劉白羽寫道:林彪寡言少語,不愛活動,也從來不閒扯。他有時看書,有時在會客室裏走來走去,更多的時間是面對地圖或坐在沙發上沈思。打仗前,林彪一天到晚倒騎木椅,雙肘伏在椅背上,面對滿壁紅紅綠綠的軍用地圖,甚至身邊的警衛員擦槍走火,他也一動不動。機要員送來土地改革的電報,林彪不看,囑咐有關戰鬥的電報,你們一收到就拿來給我。林彪滿腦子都是打仗,凡是打仗的事,他都細得像繡花,而別的事情他不管不問,被羅榮桓戲稱為“林總的重點主義”。
紅軍時期,林彪就強調指揮員必須熟讀地圖。他自己更是愛圖如命,從地區全貌到每一個地段,邊讀邊畫。林彪常說等到把地圖畫爛了,也差不多刻在腦子裏了。而在東北最缺的就是地圖,劉亞樓摸透了林彪的心思,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組建地圖科和印圖廠。兩個月後,第一批地圖印出來了,結束了打仗沒地圖的歷史。隨後劉亞樓又辦了一所測繪學校,從部隊中抽調一批有點文化的戰士,學習繪圖,徹底解決使用軍用地圖的問題。
林彪高興地說:有了地圖,我們就有了得力的“司令員”。
[1]譚雲鶴《我的回憶·遼瀋、平津戰役中的林彪》,香港文化中國出版社年4月版,13-14頁。年8月林彪預言全面反攻
林彪不僅埋頭在地圖裏,戰前他總要親自勘察陣地,最大可能地瞭解敵情,核正地圖。直到閉上眼睛有一張鮮明的戰場圖形,他才認為心中有數了。就是後來林彪成了百萬大軍的統帥,依然如故。特別是年上半年,林彪經常帶幾個人跑到最前線。從錦西撤退到四平保衛戰結束,林彪經常“泡”在前線,他曾兩次冒著炮火鑽進四平城。開原阻擊新1軍時,炮彈在周圍爆炸,子彈在頭頂亂飛,林彪還是跑到前沿陣地,一定要親眼看看這個“天下第一軍”是個什麼樣子。大窪戰鬥中,林彪的指揮所距離前沿僅一裏地,敵潰兵過來了,警衛員趕快去抓。因為林彪的指揮所非常靠前,好幾次險些被敵人連鍋端掉。打錦州時,林彪冒著炮火到前線觀察地形,差點被敵機的炸彈報銷。……
為什麼要這樣?爲什麽置自己的生命而不顧?一個高級指揮員坐在屋子裏指揮不就行了嗎?而林彪一定要掌握第一手材料,他在當排長時就已經認識到偵察地形的重要,不能完全相信地圖。林彪說:我們的地圖不僅有很多地方未經過測繪,就是五萬之一圖也有很多地方錯得一塌糊塗,特別是偏僻的地域或大山中更錯得厲害,因為那些畫圖的傢夥是很馬虎的,他遇著那種地方大概僅僅調查一下,並未實地測繪。年11月15日,林彪對指揮員說:我們在敵佔區作戰時,各部應自動地特別注意些什麼呢?應該注意偵察。偵察中為什麼要強調地形的偵察呢?因為當我們決定打時,多半敵情已經弄清,大體已知道有多少敵人。那麼問題就是從那裏打?而攻擊點的選擇,主要是根據地形條件決定的。因為敵情和其他情況都是變動的,只有地形不變。而且無論敵我,都是從地形上決定作戰計劃,因此地形是雙方作戰的共同基礎。比如你從右面攻,右面是斷絕地形,就無法攻。從左面攻,左面是河,也無法攻。我們還可以根據地形來判斷敵人的工事構築。《兵團作戰概則》在《攻擊戰鬥的組織與實施》一節中講到“當所得敵情不清時,攻擊戰鬥可依據地形實施之。”誰去偵察呢?戰場上各級司令部派參謀去,各級首長也要去,特別是對主要的方向要親自偵察。偵察的目的,主要是選擇敵人的弱點作為我們的攻擊點。不能僅僅根據地圖,一定要指揮員的眼睛看過後才能決定。因為每個山頭的高矮、房子的大小、工事的堅固與否及其形狀都具有重大的意義。而這種具體的東西,只靠地圖是無法知道的。要親自偵察,親眼看的與不親眼看的有很大不同,班長有班長的見識,連排長有連排長的見識,各人發現的問題不同,所以要親自偵察,否則要打糊塗仗。有時只聽報告覺得簡直沒有辦法打,但親自偵察後就認為“大有可為”;有時聽了報告之後,覺得很好搞,但親眼一看卻並不是那麼容易。……團營長去偵察之後,還要連排長、組長、射手去偵察,偵察之後,大家的信心就增高了。偵察不是一次能解決問題的,要三番五次地看,這邊看,那邊看,反復地看,反復地考查[1]。
年8月的東北局會議,林彪預言:東北戰局大體要經過三個階段,先是敵人進攻,我們運動防禦並主動撤出一些地區;敵人占了城市,進攻遲緩下來,我們則在運動中乘機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並開始局部反攻;最後我們全面反攻,大量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把剩餘敵人孤立在幾個點上,加以消滅。
後來的戰局發展果然如此。
[1]《林彪文選·戰術指示》,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