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等了你二千年的城。涉县,它因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故事而被后世传诵;涉县,它曾因刘邓大军的六年驻守,上党、平汉著名战役的胜利而让后人感到自豪和荣耀。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如今,当你穿行于涉县的大街小巷,宽阔的将军大道,旖旎的龙湖风光,灯火璀璨的大洼村,一派“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和谐画面映现在你的面前。我们没有辜负二千年的漫长等待!站在浩瀚的历史与富强、文明、美丽现代化涉县的交汇处,我们可以大声并自豪地高喊:“你好,涉县!”
历史长河中的涉县
涉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隶属河北省邯郸市,地处于太行山东侧,有“秦晋之要冲、燕赵之名邑”之称。汉高祖刘邦元年(公元前年),涉县立县之始。
编钟,战国,年涉县北关村出土
编磬,战国,年涉县北关村出土
东汉初改涉县为涉侯国,属魏郡。晋属司州广平郡,北魏曾先后并入临水、刈陵县。隋复置涉县,先后属上党郡、潞州等。南宋时涉县被金所占,曾两次升为崇州。元初废州复县。清代袭之,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年河南省安阳市彰德府地图,涉县属安阳县。林县,武安县,汤阴县,内黄县,临漳县是当时安阳县的传统区域
民国初属河南省豫北道。年,涉县直属河南省政府。年,属河南省三专区。年,八路军挺进涉县开辟抗日根据地。年,建立涉县抗日政府。年至年,先后属边区政府、太行行署第四、第五、第六专区。年5月,偏城县并入涉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年,改属河北省邯郸专区;年属邯郸市辖;年归属邯郸地区。年7月,邯郸地、市合并,属市辖县至今。
独具魅力的涉县文化
涉县是千年古县,绵延几千年的历史形成了涉县辉煌灿烂的文化脉系。文化脉系交相辉映,形成了底蕴深厚、灿烂夺目、特色鲜明的涉县文化。
女娲文化
女娲是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坐落在涉县古中皇山上的娲皇宫,传说是始祖女娲“炼石补灭,抟土造人”的地方。因女娲创造了人类,故被世人尊称为“华夏祖庙”。娲皇宫的主体建筑——娲皇阁悬空万仞,构造奇特,被称为河北古建筑十大奇观之一。
相传农历3月15日为女娲诞生之日。为追寻女娲的伟大功绩,自汉迄今,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五,涉县及周边省、市、县的香客云集娲皇宫,焚香祭拜,形成盛大的娲皇庙会。今日娲皇宫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女娲祭祀场所。
涉县祭祀女娲大典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祭祀女娲已成为女娲文化的重要活动载体。在涉县不但有上百处娲皇祠庙或遗迹,而且还有很多特有的女娲、石头和泥土崇拜现象,以及众多的女娲神话故事。千百年以来,流传在这里的民风民俗、民间信仰和神话传说形成了多彩的神秘的女娲文化,在中国广大地区,影响深远,传播甚广。
涉县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女娲文化之乡”。女娲在洪荒之世,战天斗地、征服自然、缔造生命、拯救人类的不屈精神,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红色文化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涉县是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腹心地,曾有多个党政军机关先后在涉县驻扎。
年,太行山区军民在师政治部所在地涉县召开军民联欢大会。
年,太行山区八路军出击晋中攻打祁县。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一二九师将士在涉县驻扎长达6年之久。他们以太行山为战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展现出军民团结抗日的浩然正气和民族之魂。刘邓首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大小战役余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民族的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书写了“九千将士进涉县,30万大军出太行”的传奇故事;形成了彪炳千史的“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勇于胜利”的一二九师精神。
年,太行山区涉县老百姓踊跃送郎参军,妻子送郎上战场。
年,太行山区八路军自力更生开垦荒地。
年,美军轰炸机机组人员参观太行战绩展览。
—年,涉县共有人参军,9万多人次参战,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涌现出了杀敌英雄樊四的、八路军母亲李才清等优秀人物。老区涉县精神也由此而萌发并逐渐发扬光大。
年6月安阳战役北流寺战斗中,师进行战前动员。
从涉县这块红色热土上走出了多位将帅,19位曾担任过党和国家领导职务,成为新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中坚力量。涉县被誉为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发祥地。为缅怀刘邓等一二九师将帅的的丰功伟绩,继承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表达老区人民对革命先辈的深情厚意,涉县政府和人民修复了一二九师司令部等多处旧址,修建了“将军岭”,兴建了陈列馆等纪念设施。
太行区大批干部和民工随晋冀鲁豫野战军一起南下。
一二九师精神、老区精神、军民亲密无间、团结斗争的精神,形成了强大的红色文化软实力和正能量,激励和鼓舞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石刻文化
涉县石刻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石刻佳作广布,名家墨宝甚多。
清泉寺王羲之的“白鹅飞到凤池中”
慈禧的“真如自在”手书石刻
清泉寺王羲之的“白鹅飞到凤池中”、康熙的“虎”、张天师的“龙”、慈禧的“真如自在”手书石刻,江家大院刘墉、林则徐、何绍基、成亲王的楹联石刻以及娲皇宫、将军岭等地启功、沈鹏、刘炳森、欧阳中石等著名书法家的题词石刻无不吸引着众多文人,迷恋着八方游客。
北齐固新林旺石窟
明代曲里千佛洞
宋代木井佛爷垴石窟
宋代木井堂沟石窟
清顺治合漳乡白芟村涂家坟石刻
农村居民的院门大多装有对联石刻,是涉县的一大文化特色和靓丽风景,这在全国其它地方极为鲜见。白芟涂家坟的石兽、石像、石牌坊等雕刻精美,令人叫绝。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皇山摩崖刻经,规模宏大,刻艺精湛,意境深远,以其独有的创造力,被称为“天下第一壁经群”,是我国现存摩崖刻经中时间最早(北齐天宝年间)、面积(平方米)最大、字数(13.7万)最多的一处经文石刻,倍受有关专家学者和艺术家的青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