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粗茶淡饭的过去
还是美食丰盛的现在
我们的餐桌上总少不了
一碗热腾腾的米饭
而说起哪里的大米好
很多人都会想到
辽宁的盘锦大米
它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盘锦大米
味道清香浓郁
入口糯而不粘
营养价值丰富
深受人们喜爱
盘锦大米为何如此独特?
它有怎样的故事?
碱地生蟹田长一季稻四季香
古歌曰:“终古斥卤生稻粱”
盘锦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造就了盘锦大米独特的口味
盘锦位于我国海岸线最北部
的渤海湾中心地带
境内地势平坦
土壤碱度较高
盘锦芦苇湿地图片。陈献朝摄
这里产的大米多为蟹田大米
即在同一块稻田里
既种水稻、又养河蟹,形成
“水稻护蟹、蟹吃虫饵、蟹粪肥田”
的生态种植模式
从而实现“稻香蟹肥”
气象赋能盘锦大米提质增量
6月
在盘锦人工湿地(稻田)观测场里
水稻正处于拔节-分蘖期
田间气象仪器全天候实时监测
数据第一时间上传到服务人员手中
盘锦人工湿地(稻田)观测场。陈献朝摄
据盘锦国家气候观象台高级工程师陈龙介绍,这是盘锦市气象局连续4年与我国16个农业气象试验站开展水稻区域联合试验,分别在每年的4月5日、4月15日、4月25日、5月5日进行水稻分期播种试验。同时,在大洼区赵圈河镇国家基本农田内进行对比试验。试验对水稻生长
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呢?
请戳下面视频了解↓↓↓
盘锦人工湿地(稻田)观测场。王美丽吴琼摄制
除了推动水稻相关试验
近年来,盘锦市气象局
建设9套农业气象监测站
建设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站
农田小气候站、实景监测系统等
研发智慧气象服务平台
百姓天气通App
……
智慧气象服务平台。陈献朝摄↑
百姓天气通App界面。王美丽摄→
大洼区新兴镇盘锦鑫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温室大棚内就有3套农田小气候观测站。公司董事长刘广会表示,“我们根据这些实时数据来管理大棚,在水稻育苗期间白天大棚内气温高于30℃,我们就要及时通风,这样我们管理起来非常方便,效果也特别好。”
在温室大棚内的农田小气候观测站。陈献朝摄
在大洼区清水镇稻田基地里,令盘锦千鹤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桂荣印象深刻是年5月底当地遭遇强降雨天气,她通过手机短信提前接收到天气预报及生产建议,及时取消了原本计划的无人机施肥作业,及时避免了人力物力的损失。
“每年水稻收获期,气象部门提供产量预报产品也非常实用,适时延长蟹田稻收割时间,可以提高大米的品质和产量。”她如是说。
在大洼区清水镇稻田基地采访。陈献朝摄
粮食增产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
“鱼米之乡”的盘锦还拥有
全世界最大芦苇湿地
盘锦国家气候观象台
利用监测数据资料
每季度、每年发布
湿地生态监测评价报告
负氧离子监测报告
为当地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工作
提供科学依据
据盘锦林湿局统计
盘锦湿地保护面积由
年的8万公顷
增加到年的12.4万公顷
自然湿地保护率由36.95%
增加到57.27%
盘锦国家气候观象台精心服务保障生态安全视频。王昕王美丽摄制
未来盘锦气象人还将围绕
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
持续发力!
推荐阅读宝,气象人向你推荐了一碗粉!
川渝气象这次组“CP”,挽救了那座千年古城!
真甜!一场玫瑰色的浪漫,气象人如何守候?
死里逃生后,他们眼中的“天气预报”成了这样……
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视频摄制:王美丽王昕
图片来源:陈献朝王美丽葛玉芬网络
作者:陈献朝
编辑:陈献朝审核:段昊书王美丽广告投放及商业合作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