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山古寨往下看,一条狭长的深谷,仿若一处神秘莫测的探险之地。寺里师傅告诉我们,山下便是大洼里,一个历史厚重的村庄,宋朝的同安监遗址就在村子里。于是,我们去往大洼里的行程即刻被队伍呼应。
因为摄协大腕们地加入,队伍似乎更专业一些了,几位资深的“摄”者中,老钱建议走城山与断弓山之间的山洼,终是因为山崖险陡、树林密布而中途放弃。更重要的是,队伍中还有几位女士,我们扔掉手中的木棍,老实的原路返回。经过暂时休整,大家决定先驱车往大洼里,而后步行至山里,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路口,小心翼翼地前行。
听说我们是要往古同安监的遗址去寻找铁屎墩,一位拉着板车的奶奶热情地推荐了行走路线,并告诉我们她就是洼里人,这是去往大洼里拾柴,于是我们跟在板车后面,东张西望。一条被农用车碾压的乡间小路,直通山间的峡谷,难怪此地名为“大洼里”,地如其名。路旁坡埂上野蔷薇开的正艳,隐隐约约我们听到了溪流的声音。
果然,前面就有一座横在溪水之上的小桥。奶奶停下板车,站在桥上转身对我们说:“咧,那边就是铁屎墩喂!”顺着奶奶指引的方向,一块平地后面被碧绿包裹的小山坡,豁然出现在我们视线里。历史,被岁月覆盖,绿色的植物,开在光阴的故事里,低调、从容。我们欣喜若狂,初次遇见,仿若久别归来。
我们踏入历史,弯腰便可抵达。在一株株杂草丛中,拂开陈旧的过往,黑色的铁渣粒粒分明、孔洞清晰,像是刚从土窑里被窑工推出来一般。捧一撮在手心,高温已去,余温穿过数百年,仍可灼热我的内心,一幅神秘、热闹、辛勤的铸币场景在四周骤然腾起,在大洼里擦出壮阔的历史之光。
?奶奶的老伴在我们不远处收拾柴木,我们下去递烟,跟老人打招呼,老人姓方,数代祖住如此。对于我们到来很是客气,说起大洼里,曾是古代的造币厂,他小时候经常在此玩耍,偶尔会拾得几枚铜钱,当做玩具把玩。我问及曾经炼铁的位置大概在何处,老人不得而知,一旁的奶奶指着不远处一块陡坡告诉我,那曾是他们家的菜地,现在早已荒芜,不过以前在地里倒是挖出过分化变形的镐子、铲子之类的工具。奶奶还补充说,这里有三处炼铁后的废渣墩,面积都较大,我们看到不远处的槐树边,的确有类似的铁屎墩,感叹不已眼前这片宁静,就是传说中宋代四大钱监之一的同安监。
老人点起一支烟,粗糙的大手在空中划出一个大圆圈,说很久以前会宫这里曾是东海梢,境内铜铁资源丰富,又邻长江。大洼里邻近古同安城焦岭,地势优越,山洼隐蔽、古树不尽,且数里可通江达海,古人在此设监铸钱可谓佳地。
老人从小便听此故事长大,耳闻目染,几处数量惊人的铁渣堆似乎应验了他口中说的,那数百载炼铁铸钱的繁荣年月。我们在铁渣前徘徊,寻找一些似乎可以留住的痕迹,只是喧嚣远去,只剩下这些黑褐色的记号,标注着曾经的辉煌。
我的思绪瞬间被一片浩瀚的历史填满,画面油然而生,仿佛自己已然穿上布衣,立于采石之间,寻那一块最初的铁石,行于炉火与铸币的窄道中。那一片片带有这块沃土的钱币,哗哗声响过时空,响过我不曾想到的光影里。而后,流入纷扰的都市或小镇换取生活,换一碗酒或一场寂寞的诗书琴画。
寂静的大洼里,流淌着千年不变的旋律。竹声萧萧、溪流淙淙,葱葱古树上几声鸟鸣就道出一处绝好的世外风光。因为铁矿地开采,大洼里的村民早已搬往交通便利的规划小区,老旧的房子隐约在竹林中间,俨然一副山水之画;山涧深处淌来的泉水,经过岁月地过滤,清澈见底,我们在涧边行走、拍照。树依石旁,石立水中,不经意就绘出了一幅青苔着旧石,曲水绕古根的动态美景。在村子里寻寻觅觅,没有现代气息的建筑,总是能带你走进年少的时光,一把丢弃的废灯盏、一罐藏于草丛间的菜坛抑或一辆悬于屋檐下的旧水车,就能回去从前,就能找到失去已久的记忆,怎能不流连于斯?
我们试图往洼里深处行进,遇上一位年迈的背柴老人,老人说,山上时有野兽毒蛇出没,要小心为宜,而且不熟悉山上地形,会有诸多陷阱危险,比如古井、矿井、捕夹等等。我们谢过老人,顿时感觉山里人的淳朴热情,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有许多关于大山的故事,焦岭城、朱元璋命名的“黄帝岗”、老虎洞、华佗落脚石的位置,以及代有辈出的名人及政者,像长眠于城山顶的明威将军方松泉,或是方荃、方希孔、方希录等等。这里有千年古镇你所不知道的历史和风景,而大洼里更像是一本古书一样,精彩、扑朔迷离。
这里人清一色姓方,让我记起小时候,印象里大姨家的表哥姓方,常常提起家在大洼里。大姨是六外公的女儿,我那时尚小,但每年采茶时节,她都会带些自己亲手制作的山茶给外公品尝。我环顾大洼里这四周,果然随处可见一垄一垄的茶树,或栽于山地,或立于路边。一位老奶奶正在摘茶,旁边放着一把经过年月的木椅,不小心就成了我们眼里的风景,等在我们经过的路途上。
幽篁阵阵,不见当年烟云迭起。泉溪依旧涓涓,像是诉说着一段往事,而后流往未知的方向。我们沿着来时的行迹,退出铺满历史的小径,身后摇曳的树林悄然无声,像是什么也未经历。回望大洼里的路,仿佛一卷厚厚的经书,被轻轻合上。宁静,而悠远。
图片来自:悦己摄影工作室
欢迎广大网友踊跃投稿,我工作室将视情况配图发表。
投稿须知:文章能反映枞阳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来稿请注明作者。
尽管没有稿酬,但我们一起宣传家乡之美,获得的是快乐和幸福。
来稿请发邮箱:
qq.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