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蓝色小字丨 这两天,大洼区第一初级中学的师生都在为搬往新一中忙碌着。下周一,他们将正式入住位于原大洼高中的东校区。区一中搬迁的消息成为历届毕业生和退休教职工热议的话题,除了对母校发展感到欣喜之外,更多的是回忆在母校度过的那段青春岁月。
下面这些影像,
将成为很多一中学子的共同回忆……
老一中大门,
历经59年风雨的洗礼,
承载着几代人的梦想。
最后一处土操场,
曾是全市最好的操场。
平房教室、教师办公楼、实验楼……
虽褪去往日光鲜的外表
却锤炼了拼搏向上的一中风骨。
依依垂柳,陪伴我们度过无数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让我最后一次在你的蔽荫下晨读、嬉戏。面对分离,你是否也有道不出的不舍、言不尽的惜别?
五星红旗,这是我们最后一次站在土操场上向你敬礼,轻唱国歌,心却在颤抖,看着慢慢升到太阳旁边的你,我已分不清脸上的泪水是因强光而流还是为离别而洒。习习南风吹来,猎猎红旗哽咽,老校区的最后一次升旗仪式,我将永生铭记。
我们是老校区最后一届的毕业生。同窗三年,我们曾为挫折相拥痛哭过,也曾为荣誉欢呼雀跃过,今天在此别过,明天奔赴不同的求学之路。告别老校区,告别我那一去不复返的初中生活。
——初三毕业生
第一次站上讲台授课,我还是一个青涩的大孩子;第一次手握红笔批改作业,我的内心燃起了莫名的神圣之感……从桃李年华到两鬓斑白,我在老校区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见证了我的成长、蜕变。告别老校区,告别曾经年少的我。
——二年五班班主任田亚珍
老师,我能跟您合张影吗?孩子,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后一届学生,即将迎来中考的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还有好多嘱托没来得及说,祝福我的孩子们学业有成,考出理想的成绩。告别老校区,告别我钟爱一生的工作岗位。
——初二地理教师陈翠峰
83年我考入一中学习,那时的教室还是砖房,狭小、昏暗,北风吹来感觉整个屋子都跟着摇晃。第二年我们住进了崭新的楼座教室,有水磨地面、粉刷一新的墙壁……那时的一中是全市硬件设施最好的学校。94年我回到一中工作,这里还是记忆中的样子,在熟悉的环境中,和曾经教导我的老师并肩奋斗。这是一种怎样的幸运,让我经历了一中各个阶段的变迁,告别老校区,告别我的母校。
——区一中教师王慧
得知一中搬迁的消息,我彻夜难眠,虽然已经退休十余年,却从未感觉与它分开过。家,就住在老校区附近,孩子们的读书声时常传来,这是多么动听的音符!每天清晨我和几个老同事都会到这边转一转,回忆教学时的旧闻趣事。告别老校区,告别我奉献一生的校园。
——年退休教师赵福昌
区一中建校于年,学校现有教职工人,名在校学生。59年来,从一中走出去的学生遍布全国乃至于世界,成为各领域的精英和栋梁。面对母校的搬迁,他们纷纷送上祝福寄语,期待母校再创辉煌。
盘锦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徐敬富
辽宁金社裕农供销集团董事长 巩金生
祝愿大洼一中:积历史之厚蕴,更展宏图,再谱华章!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机专业 魏守鑫
“新校区占地面积2万余亩,配备理化生数字化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学一体机,教学环境居于全市初中前列。”区第一初级中学吴书记表示,新校区可同时容纳名学生同时在校,完全能满足周边群众孩子的就学需求,而老校区将用于建设一所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一所课外活动中心以及一所公立幼儿园,继续服务教育事业。
区一中校长杨晓光说:“今天我们离开这所屹立了59年的校园,留恋不舍是肯定的,但我们会将这种难舍之情化作前进的动力,以学生为本,更加勤奋的工作,办人民满意教育,在新校区续写一中辉煌!”
END
来源|张乾/文 李冶/图
编辑|李伟 李华策划|蒋律编审|周德莹
出品|盘锦市大洼区新兴媒体宣传管理中心
大洼宣传
an长按识别西安白癜风医院北京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