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简称“琼”,位于中国最南端。西临北部湾与广西、越南对望,东濒南海与台湾对望,东南和南部在南海与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为邻,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热带海岛自然风光,海南省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大圣地。
近期,据海南省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至年10月,海南省共计接待游客总数万人次以上,年均增长9%;旅游总收入超过亿元,年均增长13%,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以上,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20%,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达50万,带动间接从业人员达万。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海南省主导产业。从正面的角度来说,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直接或间接的促进商业、饮食服务业、交通业等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但放远目光来看,我们也要看到旅游业给海南省带来的负面影响。
据相关数据显示,20%的海南人工资低于元/月,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人收入在0/月以下,而海南作为旅游大省,随着游客的增多,消费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这就造成了人民收入和消费不匹配的怪相。另外,海南作为离岛,除农业这一传统的产业外,制造业几乎没有发展,当然也没有较为出名的本土企业;教育行业在海南也面临困境,没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海南省难以留住人才更谈不上吸引人才。以上种种现象,让海南省逐渐缺失年轻劳动力,留下来的人也只能选择投身于旅游业,所以,旅游业在成为了海南省支柱产业的同时也遏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但回顾近几年的时间,海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并未按照预期进行,尤其在当下消费低迷的时段,旅游业更容易陷入困境。在我看来,海南省旅游业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科学系统的产业规划,定位不清晰。海南省最得天独厚的就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热带海岛风光,而其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这一特点。毫无特色的旅游景点、别无二致的特色小吃街,产品雷同的旅游纪念品等等逐渐让消费者丧失了旅游的兴致,也更少的能吸引到游客和回头客。另外,海南省房地产占GDP比重高达45%,绝大多数目标客户是旅游业带来的消费人群,而在消费泡沫时期,如果旅游业出现意外,那么海南省的经济也将受到重创。
第二,管理混乱,基础设计亟待改善。近年来,海南省“天价海鲜”“天价酒店”的新闻层出不穷,这不仅反映了商家在消费为王的时代恶性竞争、缺乏道德的行为,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相关部门的管理不力,让海南省的旅游口碑不断下降,这对于旅游业而言极为不利。此外,不够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文化产业,也让消费者难以获得良好的消费体验。仅双节期间,海南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8.51%,酒店入住率同比增长18.94%,就目前而言,这样的数据是无法让消费者获得良好旅游体验的。
第三,缺乏高素质人才,群众参与度低。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活动,旅游经营和管理人才对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海南省现在教育水平较低,教育资源缺乏,严重限制了文化旅游业的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群众对旅游业的认识不够到位,让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与经济挂钩之外,并未给居民带来实质性的生活体验改善,这就导致了群众对于旅游业的参与度不高,旅游业难以更好的发展和渗透。
综上,海南省作为我国的旅游大省,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旅游业的红利,但我们也要看到在经济不平稳时期旅游业下的种种困境以及海南省亟待发展的经济状况。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致力于将海南省打造成为主动适应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新趋势、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和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由贸易港,这一政策的实施,为海南省在旅游困境下指引了新的道路。总体来说,该方案内容可以概括为“6+1+4”,“6”就是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1”就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4”就是要加强税收、社会治理、法治、风险防控等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按照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强法治、分阶段的原则,逐步建立高水平的自由贸易港。
在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在有序建立中,同时海南省的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也会随之取得质的飞跃。年国庆假期间,海南离岛免税购物异常火爆,5天时间销售金额达到5.3亿元,同比增长.9%,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海南省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正确性。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我们可以展望到海南省将会逐步走出过分依赖旅游业,缺乏核心产业的困境,走向高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光明未来。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文案/卢凯睿
排版/赖雯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