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先减肚子,艾灸这样做从此告别大肚腩

?点击上方“经益国学”,回复“秘方”可获得“治疗咽炎特效秘方”

本文已由经益中医学院「专业审稿团」审核

腹部的肉不知不觉又长了好多

虽然控制了饮食,腹部的肉好像还是只增不减

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仅体重超标的人会随身携带“游泳圈”的烦恼,就连一些明明看上去很苗条的人也会有小肚子凸出“疑似怀孕”的困惑。

如果出现腹部赘肉的情况一定要加以调治,否则会给身体带来比较坏的影响。

为什么你会长肉先长肚?

1、带脉不通

从中医理论来讲,腹部肥胖往往是由人体一条特殊的经脉——“带脉”堵塞所造成的。

带脉,人体奇经八脉之一,位于腰腹之间、人体唯一横向运行的脉络。

像腰带一样的带脉

“带脉”中的“带”字,含有腰带的意思,因为其横行于腰腹之间,统束全身直行的经脉,状如束带,故称“带脉”。

带脉能约束纵行之脉,足三阴、三阳以及阴阳二蹻脉皆受带脉之约束,以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带脉还有固护胎儿和主司妇女带下的作用。

带脉病候主要表现为“带脉不引”,即约束无力所致各种弛缓、痿废诸证,所以带脉於堵了就容易胖小腹。腰带的作用是什么?为了让裤子不松弛。

人体其他的经脉都是上下纵向而行,惟有“带脉”横向环绕一圈,好像把纵向的经脉用一根绳子系住一样,所以,带脉一旦堵塞,就会使身体多条经络在腰腹处堵车,小腹及其以下部位自然就胖了。

很多人发现,自己腹部、腰部的赘肉越来越多,然后怎么减也减不下去。其实,这就是在提醒你,“带脉”堵塞了,力量不够强,不能再约束腰部及腹部赘肉的生长。这就好像我们的腰带坏了,没有办法扎紧裤腰一样,赘肉就会“噌噌”地长出来。

2、脾虚湿盛

从中医理论来说,腹部肥胖还与脾虚湿重有关。

《黄帝内经》中把这类肥胖人群叫膏人,有“纵腹垂腴,皮缓,肉不坚”的特点。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弛纵的腹部,下垂的肉,肚皮很松弛,肚皮里的肉不坚硬。

这是因为,在脏腑之中,脾主要负责运化水湿,当脾气虚弱之后,水湿不能被及时运化,而出现内停。

而停滞的湿是一种弥散状态的邪气,瘀积久了,就会凝聚形成相对粘稠的病理的邪气,中医上叫做“化痰”,痰和湿聚在体内之后会形成痰湿蕴结的大肚腩。

中医认为肥人多痰湿,也正是这个原因。

说到这,“纠缠不休”的小肚腩背后,还可能隐藏着不少健康问题呢!接下来咱们一起看看~

怎么才能甩掉大肚腩?

1、适当运动

中医讲:“动则生阳”,即在肌肉运动中可以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脾阳虚的人,可以适当锻炼。

每天快步走:快步走或快慢交替走,每天45-60分钟,一方面会可以减掉腹部脂肪;另一方面也不至于让人运动过度。

因为,运动过度会导致皮质醇过剩,反而促进腹部脂肪的堆积。

2、通畅带脉

很多女性发胖先胖小腹,却不知道小腹肥胖的原因,中医认为,小腹肥胖除了自身便秘导致的腹部脂肪堆积外,还与女性宫寒有关系。

子宫热量不足,为了维护自身的生理机能,脂肪就充当起“护宫使者”,子宫越冷身体就越需要囤积脂肪,从而引起发胖。严重的并伴有气短乏力、失眠多梦、月经过少、不排卵等症状。

先调理宫寒,重新找回身体“小太阳”,让肚子暖起来,子宫不冷了,然后多余脂肪自然就跑了。

宫寒克星——“艾灸”,是用点燃艾条之后熏灸相应的穴位,将热力渗透到经络里面,之后药效沿着经络游走,从而调理身体。《黄帝内经》:“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可见艾灸非常适宜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是治疗宫寒的最佳方式。

艾灸配穴:关元穴+大肠俞穴+中脘穴+丰隆穴+足三里穴+中脘穴+阴陵泉穴

点击图片查看穴位信息

腹部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中医认为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腹部为阴,所有的阴经都要经过腹部,如胆经、肾经、脾经等。

如果腹部着凉,很容易就会让带脉瘀堵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各条阴经的於堵,小腹胖只是它的外在表现,破坏性更大的部分还是我们看不见的——经脉於堵给健康到来的危害。

3、祛除痰湿

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中医减肥的本质其实就是祛湿,在中医看来,人体的赘肉一直都是造成气血运行迟滞、甚至堵塞的原因,也被叫做痰湿。

痰湿是可以摸到的,不妨用拇指、食指上下捏住一处腹部赘肉,稍微用力捻揉,很疼,呈泡沫状,这就是痰湿了!

所以我们会发现,胖的人脾都比较虚,脾属土,脾虚了才会痰湿重,古人对于脾虚与生痰的关系就研究的非常到位——如张景岳对脾虚生痰论述“夫人之多痰,悉由中虚而然……惟是不能食者,反能生痰……正以脾气愈虚,则全不能化,而水液尽为痰也”!

身体肥胖的人,90%都是体质虚弱者。体虚尤其是脾虚,会导致气血不通,新陈代谢减慢,痰湿不能消耗掉,堆积在体内就形成肥胖!

所以要祛除浑身赘肉,就要从祛湿化痰、通经活络入手,以调理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为主。

灸透这五个穴位,祛除全身赘肉!

艾灸配穴:曲池穴+天枢穴+中脘穴+阴陵泉穴+丰隆穴

点击图片查看穴位信息

艾灸时间:肢体每穴15-20分钟,躯干每穴30-40分钟,一定要循序渐进延长时间!隔天艾灸一次。

留言看看大家都是身体哪里胖哦~

可以和小编交流一下减肥心得

—往期回顾—

学古人,如何快速“找准穴位”?

-08-27

肝郁了,怎么判断用逍遥丸还是加味逍遥丸?

-08-04

坐骨神经痛怎么艾灸配穴?环跳穴配这几个穴位效果特别好

-08-02

你的“命”是空调给的,你的病也是空调给的!

-08-13

今日立秋

疫情当前,自我防护艾灸配穴(建议收藏)

-08-07

点击在看

送你的老师小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tianzx.com/dwxxs/135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