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坤的第十三篇日记ldquo从写实

感谢青岛凡尔高美术赞助我的第一阶段风景研修班(.01.10~01.21)今天的日记分享的是我十一月九号在大洼写生艺术节分享的讲座内容"从写实到抽象-我在写生路上遇到的问题和所想"。这第一篇是从年到大连研究生时期到年第一次办个人画展,具体能写几篇我也不知道。年我来到陕西榆林学院念师范专业,从大四临近毕业,我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距离离校的时间可以自己支配的时候,我计划了两件事,写生和自学Ps。很遗憾的是那段时间完成的作品没有保存下来,电子版也没有。那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梦想之类的事,只是兴趣。所以也没在意过自己的作品。那时的眼界是极其狭窄的,思想也是相当无知的,狭窄到自己为考研只有西安美院和陕师大可以考,无知到画的好的只知道有崔国强和郭北平。《郭家沟》60×90cm《郭三叔家院子》60×cm在陕北就画陕北,谁画的好呢,崔国强。以致于我来到大连工业大学读研究生,寒暑假放假我还是会跑到陕北去画那里的风光,虽然毕业了,但是那里给我留下了问题没有解决,当然应该还有一点对那里的倦恋。来到陕北一方面明确了画什么,另一方面还要思考怎么画,这时我在国画的大的构图上借鉴了一些,同时我买了一本崔国强的画册,我找一个跟他画面相似的场景,画册就放在旁边,边写生边临摹边体会崔国强是怎么把眼前的场景转化成艺术的画面的。幸好当时的无知,要是我当时知道自己是这么的差,早劝自己干别的去了。《大连烟台街》60×50cm很荣幸来到大连工业大学读研究生来到廖刚老师门下,我的经营直面的意识就是在刚刚来到廖老师这里被种下的,画面的趣味促使我举一反三,钻进了这广阔的艺术乐园。

《商洛》50×40cm

《商洛》50×40cm

从研究生到毕业之后这段时间我干过动漫场景绘画师、干过临摹那种古典写实行画、画过手绘墙。我只有这样一个要求就是干画画相关的事,而且不管画什么都用心去画,满足客户的同时重写实重结构,借这样的机会既挣了钱又解决了画面根本问题。通过这段经历我总结了一个道理"生活中无所谓做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事,而在于我们做事的心态,事情可以不喜欢,但是时间在流逝,重点不在于做事而在于把时间过得有意义。

《画一张照片》60×50cm这时有太多的生活细节浮现眼前,从最初的为画写生到后来的写生上瘾,这里面有很多画面之外的对人生的启迪,期待我将来能把它们都写出来,这次日记只写画面。

《老家道口》30×40cm

《庄河老街》60×40cm

《大连七七街》30×40cm一番折腾之后我冷静来,画面的问题太多了,想法也很多,但是表现不出来。那就要想办法啦,我决定先搁置自己的创意,然后从技术层面入手,画面里的每一个细节问题我都单列出来,解决完了之后再放回画面,这也是我这些作品呈现不同面貌的原因。

《大连七七街》30×40cm

《本溪桓仁》30×40cm毕业之后我也没想过去宋庄之类的地方,一方面在大连积累了一些活,另一方面我当时认为就是画画在哪里都是画,都是解决问题,画画是自己的事情。

《郭家沟》30×40cm

《郭家沟》40×30cm这段时间我画了很多小画,解决细节和整体概括能力,研究画面要讲究方法我在这时就开始想办法去研究画面,来到大连我看到了大连当地名家的作品,还有俄罗斯过来的作品,这些作品普遍重写实,作品也很经典,很幸运在这一阶段来到大连遇到了这些作品。《庄河》54×73cm大连的画家谷钢,玉锡钰,王嵬,还有孙国伟的我到最近才欣赏得了,还有沈阳的宋恵民,俄罗斯的卡拉霍夫,还有一个美国的叫克莱德的画家。他们的作品现在还保存在我的电脑里,尤其是谷钢和卡拉霍夫的作品,他们的画册已经不知被我翻掉了多少页,在我随身的书包里背了许久。还有那些行画,为了追求效率,他们用尽可能少的笔触表现尽可能到位的提炼都是值得借鉴的。我喜欢谷刚的风格,他那提炼的笔触表现画面不拖泥带水,我喜欢这样的一针见血。《大连美术馆》30×50cm《湘西龙山》40×60cm

《湘西龙山》60×40cm

这两幅是我参加一次张家界曹魏老师组织的一次写生活动画回来的作品,这时的表现力还行,但是构图有一大半都有大问题。由于画画很受客观引导,遇到不舒服的地方我便开始思考主观调整现实场景位置以服务画面。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是付出了很长一段时间和很多的作品的量来反客为主的。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摸索谷刚的笔法,运笔与造型结合的那么潇洒。

《宏村》60×90cm

那次写生活动以后两年多我没有再参加写生活动,每次都是一个人出去,一个人在外面画画研究性更强一些,这一段时间所做所想,吃饭睡觉都是画画上的事,写生就是有这样的好处这一段时间专注于这一件事效率非常高。

《宏村》60×90cm

对画面的控制能力也是随着画框的尺寸逐渐扩大的,这时我画的尺寸已经是60×90cm的了,这也是我出去写生能带在身上的最大的画框尺寸。我用画框不断扩大的的尺寸挑战火车车厢通道的宽度,就是六十厘米。

画大一点的尺寸作品经常就会画到中间的时候因为画面摆的东西太多而控制不住画面,这时我会口干舌燥,加速心跳,完全控制不住全局的感觉,现在想想自己的当时好好玩儿。画画最大的快乐不是重复自己所有,而是探索未知,那种新鲜感,真是让人兴奋。

《婺源虹关》60×90cm

这段时间我学习的对象是王辉和白羽平的,王辉的用笔的重结构造型,和白羽平的大场景构图都让我觉得新鲜,我就把他们都借鉴过来,自己也体会一下,反正我学谁都是总是不伦不类,总是有些自己的骨子里的东西改不掉画着画着就成了自己的样子了。我想也就这一点点东西算所谓自己的风格吧,其他的都要学习别人的来丰富自己。

《婺源虹关》60×90cm

写生到最后的时候,也疲惫了,也画腻了,心有时甚至都不在画画上了。这时就会想简单糊弄一张,凑个数吧,或者想都画了半个月那样的了能不能换个画面效果,少画点东西,又简单又出效果,或者这张我用刮刀潇洒的抹一张。往往是在这样非正常的心态下出来的作品让我眼前一亮,让我发现了一点进步的迹象,而往往一批画拿回来一看,最满意的作品就是在最后这两天画出来的。所以我非常推崇偷懒法则,是偷懒法则让我进步。

一个长跑运动员每天跑一万米,这一万米不能让他进步,只能保证他不倒退,真正让他进步的是跑完一万米之后,加练的那五百米。

《孙家岔》1×10m

这是在陕北绥德一个叫孙家岔的老村子画的,估计很多朋友都去过,这是一幅1×10米的联幅,我想挑战自己对画面的控制能力。正值夏天,画这幅画的半个月内我的后背晒掉了两层皮,不是辛苦,只是当时自己无所顾忌。我到现场画小速写稿,回到基地,我把速写稿放大到画框上,每天拿着一个画框去现场相应的场景画,回来再放在一起调整。

《太行山》60×90cm

《太行山》60×90cm

整理作品的时候才发现我年竟然出去了这么多地方写生,真实辛苦我的宝贝媳妇了。这段时间我试图在国画中寻找经营现实场景的办法,但是又总结不出实在的规律。还是不能摆脱现实场景的局限。我一幅一幅的探索着。就好像狼嗅到了远处一丝丝猎物的味道一样,我也始终能体会到那一点点说不出的感受。总想在画的过程中逐渐让它清晰出来。

很奇怪这几次出去写生每到一个地方就是先下雨,但是我冒着雨也要画,真是感觉老天爷也在考验我一样。

《凤凰古城》90×60cm

以后我经常画俯视的视角,应该是从这幅开始的。在风景里面我最喜欢画建筑,因为我觉得建筑在风景这么多素材里是最难画的,所以我要把最难得解决才行。因为难,才好玩。后来我也体会到建筑是当地人文的体现,也是一个地方跟其他地方的区别的根本所在。

《凤凰古城》90×60cm

《冬天再来郭家沟》54×73cm

《冬天再来郭家沟》54×73cm

这几年我越来越少与人交谈,因为谈多了收到的消息都是劝我放弃绘画的言语。我自己也无数次的想过放弃,每一次的消沉之后,兴趣总是又把我拉上路来。偶然一次我在一段视频广告里看见一个节目叫“开讲了”,闪过成龙说的一句话“当你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坚持一下”。我将信将疑的做着,同时又在怀疑他说的是对的吗。几年后,当结果浮现,体会到了他说的这句话,他是对的。我喜欢鸡汤文字,那才是真正生活的道理,有人否定它,那是因为这个人错了,而不是这句话错了。

爸爸是打铁的,我知道钢是怎么锻成的,简单说就是把铁高温然后在迅速沾在冷水里。这跟我们生活中遇见的褒和贬多么的像啊,想要让自己的信念真正的坚定,缺哪一方面都不行。

《色拉寺》60×90cm

《哲蚌寺》60×90cm

第一次来拉萨这次写生,收获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吧,作品方面则是对物体的方面开始思考减法了,想用尽可能少的笔触概括树的细节,不用过多的覆盖,但是就是容易忘记整体。一幅画面涵盖的知识点很多,有时一笔下去照顾不全面。

质变都是建立在量变之上的,所有的进步和所谓风格的追求都是顺其自然的。这时我还会尝试着用点刮刀,可是总是表现不到位。然后就再用笔重新塑造,我始终认为所有工具和材料的运用都是建立在对笔的成熟运用的基础之上的,否则就显得浮躁。

这次来拉萨我带了一本书叫《艺术与视知觉》,每读一句都非常受用,真正能让我在画面上产生改变,可惜到现在我还没读完,太难懂了,每一段都要反复读几遍才能弄明白。还有一本类似的讲的比较简单的《绘画艺术形式》也很棒,不是单纯的理论,还有针对每一幅配图进行的讲解,也是拿来就能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改变。

我还买过一本书是刘懋善的一本薄薄的画册,很喜欢他的作品的气质。好像没学他的什么技法,但是又觉得学到了什么。

《查济古村》80×80cm

《查济古村》80×80cm

年10月11日我的第一次个展在大连骏美艺术公社举办,积累了几年的作品总算可以展一下了,那次展览的开幕式上我害羞的一句话也没有说。展览的五十几件作品全部售出,当时的生活已经走到了瓶颈,这个展览的收入救了我,这时我家的大宝贝儿还没出生,奶粉钱总算有着落了。这个展览的成功更是帮助我坚定了一下继续画下去的决心,生活就是这样赶着走的,我体会过乔布斯说的“你已然一无所有,没理由不追随内心”。那些年,不是归零的心态,而是实实在在的经常归零。我还读过一句话,我也相信,那就是“当你追逐你的梦想的时候,全世界都会来帮助你”。感恩我的遇见,感谢我的朋友们。

我们下一篇日记见。

赵宝坤风景写生研修班第一期第一阶段课程

授课时间:

年1月10日——年1月21日(12天)

授课地点:

青岛观象山写生基地

学费:

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两人间元/天/人(含三餐),三人间90元/天/人(含三餐),画材可预订,也可自己携带。

招生人数:

12人(以缴费顺序录取,额满为止)

报名时间:

即日起——1月5日

报名咨询请联系藏伟老师

电话

感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tianzx.com/dwxxw/103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