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田野充满希望河曲县精神扶贫工作纪实

7月20日下午,雨过天晴。

文笔镇岱岳殿村的李狮子正领着一群羊赶往牧场:“去年卖了30只羊我就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李狮子满脸自信。

“丈夫去世后,我培训上岗再就业,现在月薪多元,衣食无忧啦!”在河曲职教中心的制衣车间里,贫困户杜变荣高兴地说。

“看到爸妈这么辛苦,我们都拼命努力,终于我们姊妹俩都考上了大学。”等待录取通知书的张彩艳含着眼泪说。

……

“政府拉我一把,我们要立起来!”

如今,在农村、在工厂、在学校,在任何一个地方,你都能听见贫困群众发自肺腑的声音,都能看到为改变命运而奔走的身影。

河曲县全面推进“”精神扶贫工程,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实现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总目标,实施八大行动,开展八项主题活动,帮助贫困群众把“志”扶起来、把“业”立起来、把“德”树起来。

“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打好精神扶贫主动战的要求,坚持“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切实从思想上、精神上帮助贫困群众‘站起来’”。县委书记边东圣要求。

“要牢牢抓住精神扶贫这一关键,真正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我能脱贫”,从源头上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县长任鸿宾强调。

河曲县精神扶贫如春风化雨正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让这片广袤的田野充满了希望。

我要脱贫——播下希望的种子

盛夏季节,刘家塔镇后大洼村61岁的贫困户刘军裕早晚乘凉锄地,上下午在家养蚕。

过去,村干部说啥他都“唱反调”,现在紧跟着“跑得欢”。原因是新的班子给他带来了新希望:“光伏发电让我挣了钱,帮助我养羊、养猪让我摆脱了贫困,现在我是干部叫干啥就干啥。”刘军裕的眼里充满了自信。

从“唱反调”到“跟着跑”,刘军裕的变化是全县抓党建促脱贫的缩影。

河曲以“四联三强化”为抓手,选强将、用智者,强班子,全县25个党组织成为五星级标杆;实施本土人才回归工程,名贤人、能人担任了村“两委”主干,占总数的52%;开展“我是党员我示范、精神扶贫我带头”等主题活动,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名,带动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旧县乡杨家洼村党支部书记刘兴田,注册“绿葱园专业合作社”,扩种红葱亩,其中吸收32个贫困户种植亩,仅此一项收入,就户均增收1元。

今年60岁的贫困户刘喜恒因病、因学致贫,说起脱贫,他满有把握:“没问题!你看,我种10亩红葱,至少能收入元,加上补贴元、低保元、金融扶贫元,每年能收入3元。”

思想决定行动,治贫贵在立志。全县共建设个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自信自强、诚信感恩”等八项主题活动演讲余次,参加人数人。

三月,是农民一年当中较为消闲的时候,可是旧县乡杨家洼村的农民却特别忙,大家聚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听村里的致富能手讲发财故事、谋明年规划。村民钟占宽虽然70岁了,但脑子不老,思维超前。去年他自费在自家的屋顶上安装了一套光伏装置,年收入元;光荣脱贫户刘拴蝉讲起脱贫经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有人‘祝贺我’,说当上贫困户,就等着上边给钱花吧。我听了后,感到脸上火辣辣的,打那以后,我就下决心甩掉这顶穷帽子,现在我学会了开拖拉机,耕种着20多亩地,日子越来越好了。明年我再扩大一倍种植,还要再养几头牛!乡亲们,小康的日子我们盼着呢!也一定能过上!”

身边的人和事群众信得过,最有说服力。河曲县选树一批自强自立的典型,为全县脱贫摘帽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比如脱贫带头人冯毅、自强不息的老人王槐树、好家长王兴弟,他们的先进事迹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tianzx.com/dwxxw/119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