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大米盘锦市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又被称之为“辽河金三角”。盘锦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西邻锦州,东界鞍山,南临辽东湾,地处辽河下游,市中心距省城沈阳公里。全市辖双台子、兴隆台两区和盘山、大洼两县。区域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境内地势平坦,多水无山,有大小河流21条,海岸线长公里。属温带大陆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盘锦的水稻成为响誉全国的优质产品。由于所处地区为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有极为合理的温度条件和较长的生长期以供水稻生长发育籽粒成熟,有甘甜纯净丰饶若乳的西辽河水灌溉,又无“工业三废”污染,特别是具有偏碱性土壤所特有的生长优质粳米的特性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因而生长出的粳米直链淀粉含量低,韧性强,口感好。加之选用优良粳稻品种,严格按照生产有机食品的农业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农事作业,诸如施用生物有机肥,采用农业措施综合防治病虫害,实行机械、人工灭草和放养河蟹灭草等,都为生产优质精制的盘锦大米奠定了基础。对盘锦土壤的检验结果还发现,盘锦土壤中氯离子含量较大这会使大米淀粉在糊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油状的薄膜,使盘锦大米外观更亮,口味更好。盘锦河蟹河蟹官名中华绒螯蟹,又名螃蟹、毛蟹.中华绒螯蟹个体较大,经济价值较高.河蟹是一项重要的水产资源。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为水产中的上品。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消费量十年来剧增,每逢秋高气爽、菊花盛开之际,人们总是以能持蟹品酒对菊赏月为幸事。目前流行的各菜系中,河蟹是不可少的一景。河蟹为中国的饮食文化增加了一个亮点。据分析,每克可食部分中,蛋白质含量为16%,脂肪5.5%,碳水化合物7%,维生素A国际单位。均高于一般水产品。河蟹是重要的出口水产品,每年有数百吨空运港澳。河蟹为洄游性的甲壳类动物。秋季性成熟的河蟹自内河湖泊爬向大海,在咸淡水交界处0产卵,至翌年春末夏初卵孵化发育成大眼幼体(俗称蟹苗),再溯江、河而上,进入湖泊、草荡等水域生长育肥,从而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夏季蟹苗汛和秋季成蟹捕捞汛。辽宁省盘锦市位于九河下稍,河海交界处,地理条件非常适合养殖河蟹。今年,盘锦市养殖河蟹面积达30万亩,其中成蟹养殖面积20万亩,扣蟹养殖面积10万亩。现在河蟹养殖大丰收,为各地有识之士提供良好商机,抓住商机就是抓住财富的源泉。盘锦河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辽宁省盘锦市《关于申请盘锦河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函》(盘政[]4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辽宁省盘锦市现辖行政区域。
盘锦碱地柿子是利用盘锦独特的高盐碱土壤和灌溉水的自然环境条件下,集成应用优良品种与特定的栽培方式,生产出的独特风味品质与高营养价值的番茄果实。口感风味品质特别鲜美浓郁。果实比较坚硬,比重高,耐运输。货架期也长于普通番茄。如大果型具有明显的放射性条纹绿肩,随着贮藏期延长而逐步消失。果实明显小,平均单果重63克。
盘锦碱地柿子营养丰富,与普通柿子对比其特点为:可溶性糖高94%、总糖高34.6%、总酸高%、蛋白质高9.9%、维生素C高8%、维生素E高33.3%、钙%、锌高%,详见表4。其碱地柿子的硒0.mg/kg,粗纤维0.5%,分别比普通柿子高出%和16%。大果碱地柿子可溶性固型物明显高含量8~10,樱桃型果8~9。盘锦泥鳅继大米、河蟹之后,泥鳅将成为盘锦又一大特色“名片”。今年,盘锦主推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两种模式,泥鳅养殖面积达到7.1万亩,预计将实现年产量0.9万吨,产值2.7亿元。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形成集苗种繁育、标准化养殖、精深加工、出口创汇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把盘锦打造成“中国泥鳅产业第一市”。
盘锦泥鳅产地范围为辽宁省盘锦市现辖行政区域。
盘锦河豚许多人都知道河豚是“长江三鲜”之首,却不知我省的松辽平原南端、大辽河下游入海口处也是我国河豚的主产区。
盘锦拥有目前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集河豚养殖、餐饮连锁、食品加工、河豚鱼酒业、保健品和生物制药开发、培训于一体的河豚现代化产业化企业。辽宁河豚主产区位于松辽平原南端、大辽河下游入海口处。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良的水质、丰富的饵料为河豚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自年,盘锦市依托自然优势开始进行河豚养殖,目前养殖面积已发展到近万亩,并成为国家级河豚种苗繁育基地。众所周知,河豚、刀鱼和鲥鱼被称作中国“长江三鲜”,河豚位列“长江三鲜”之首。历史上文人墨客一贯对“长江三鲜”中的河豚不吝溢美之词,但近年来由于盘锦河豚率先走出了一条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盘锦河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辽宁省盘锦市现辖行政区域。蔚蓝彼岸Ss